整理:讀書心得,二百多名師讀書有感5萬字,很多老師收藏(三)

!

整理:讀書心得,二百多名師讀書有感5萬字,很多老師收藏(三)

讀《童年的饅頭》後,我知道了母親的疾苦,她們是多麼的勞累呀!對,是我們的母親,她們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地掙錢,養育我們長大成人,其實我們的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盼我們成大器。

在疫情期間,每天看著母親,親身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中透露著平凡。母愛它就像一股暖流,滲入了我們的心肺,母愛它就像一副翅膀,帶我們飛向高遠的未來。——趙豔華讀《童年的饅頭》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細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羅軍輝讀《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

我們會高估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度,不是因為自負或者自戀,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宇宙的中心,我們會情不自禁地以自身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這讓我們誤以為其他人也會以我們的角度看待問題。

——李錦聽“樊登讀書”

這是一部能治療人心的作品,能讓你煩躁的心平靜下來。文中的主人公海蒂天真善良、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她崇尚簡單、自由和快樂的人生,她的內心無比篤定和豐富,她對未來過什麼生活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都明白堅信自己的腳步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縱使前路艱辛,處處阻礙,海蒂卻選擇真實勇敢,撐起了自己的小小世界,她的那份執著的嚮往深深感動著全世界的讀者。很喜歡文中奶奶鼓勵海蒂的那句話:“如果生活中有什麼使你快樂,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別人說什麼。”

——楊培培讀《海蒂》有感

聽完《幸福陷阱》這本書,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操作方法也可以複製,太感恩了!人生如開公交車的比喻很生動形象,讓我豁然開朗。來來去去的都是客人,什麼樣的人上車下車都是隨緣,只有自己的目標開到什麼目的地自己能控制!做自己才是人生的主題。追求價值才會如獲新生,有時候,忘了自己是人生的公交車司機,才會恐懼。謝謝樊登老師讀這本書,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好書!感恩!

------王偉

九年級

《一片樹葉的奇蹟》讀書心得

我讀了《一片樹葉的奇蹟》後對我感觸很大。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個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們的人生有時也面臨著“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問題,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總會在腳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朱長彬

《儒林外史》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典長篇諷刺小說,它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反動統治的罪惡和虛偽。

作為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作品通過集中概括,典型的再現了生活的現實,揭示了它們的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於可惡。

——賈春磊

《夜鶯林的秘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沒有挫折與阻撓,那麼我們也不會變的如此堅強,正是因為這些阻礙,才使得我們成長起來,人的一生,不能燃燒,便會腐朽,我不會腐朽,我要燃燒!

——李浩

讀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就像書裡的一句話:“死,並非生的對立,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覺得在“挪威的森林”裡活著的人都不明所以的艱難!木月,直子和初美都選擇了自殺,玲子去了遠方,渡邊和綠子不知道最後相遇了沒有。好像每個人的心都要依賴著別人才會跳動。雖然生活是有很多瑣碎,和無奈,但這部小說太過於悲觀了,把每個人的“孤獨”都放大了。世界上有那麼多有趣的人和事,幹嘛把自己想的那麼苦澀艱難。去交朋友吧!交100個,總有哪怕一個明白自己的,如果沒有就再去認識100個;如若還沒有也沒關係,把孤獨當成一種體驗好了,或者去看風景吧!去追逐味覺和視覺的滿足,想想口袋裡的錢還哪有時間去胡思亂想,在乎這個那個的。所以加油哦!生活特別痛苦的時候要學會跟自己和解。還有不要忘了去愛這個世界,珍惜身邊的人!

——吳倩

讀完《史記》,我讀出了歷史的真實,讀史使人明智,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明智的人既要不忘過去,重視將來,更要全力把握現在,創造將來,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到聖賢真正的精神所在。

——王理想讀《史記》有感

聽了《養育男孩》一書,對照父親應該做些什麼,反思自己:也要努力做個好父親:和孩子一起運動一起玩;一起探險,需要父親給予安全感;和孩子子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以及現在的工作;同時教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一起運動和學習;不斷學習,為自己賦能,力爭做孩子最好的的榜樣。

——張威

讀了《一片樹葉的奇蹟》後對我感觸很大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個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們的人生有時也面臨著“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問題,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總會在腳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王真真

吳趼人創作的長篇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全書以“我”(自名“九死一生”)與摯友吳繼之在宦海商場的浮沉為主線,插敘近兩百個短篇故事,描繪了清代末年上至高官富豪,下至三教九流的人生百態——有靠偷竊,詐騙錢財捐得的高官,有為奪家產逼死弟弟,變賣弟媳的官宦子弟,有盯著船客行騙的母子,有窮得留下孤兒寡女和大筆債務自盡的清官……通過這些零零散散的故事,作者一筆一劃地勾勒出黑暗腐朽,道德淪喪的晚清社會圖景。

-----張雲哲

整理:讀書心得,二百多名師讀書有感5萬字,很多老師收藏(三)


《月亮與六便士》最特殊之處在於它已不僅僅是一本名著,而是一種精神追求的代名詞,它代表著拋卻塵世鉛華的“六便士”,追求自我內心和夢想“月亮”的那份勇氣,對於今天大多數人來說,這是這種遙不可及的奢望,因此更覺得神聖與高潔,借這本書暢快的“放飛自我”也算是一種過癮吧。2這“六便士”可真不是“小數字”,與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田園的飄然崇高不同,這“六便士”包含了突破道德與人格的最底線,它不僅僅是我們想象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種拋卻功名追求夢想的豪氣,同時包括了:拋妻棄子、恩將仇報、傲慢自大、橫蠻無理、自私自利、奪友之妻、逼死女友……這些無下限的人格墮落、人倫崩塌。如果說藝術家需要為“藝術獻身”,那本書的主角就是間接要求別人為自己的藝術“獻身”。

——萬燦

通過閱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主要讓我們戒掉抱怨的關鍵是清楚自己在抱怨,並有意識的去避免抱怨,關注解決問題本身;而本書中介紹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首先準備一個手環,在你每次意識到自己在抱怨時,把手環從你的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上,然後有意識的不去抱怨,而是關注問題本身。堅持這個習慣,當你可以做到二十一天不抱怨時,你會看到另一個世界

的自己;抱怨是無能的表現,它只會讓我們沉浸在負面能量中,而無法解決問題。

———張娟娟

讀了《自卑與超越》,它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啟迪我們去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

——鄧高靈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是每個渴望成功者的心靈驛站。成功是目標,成長是到達目標的道路。但這條曲折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時讓我胸有成竹,有時讓我垂頭喪氣,甚至迷失自己,在挫折面前選擇最多的就是軟弱和妥協。讀完《成長比成功更要》這本書,我茅塞頓開,書中質樸、平凡、意味深長的小故事,幫我理清了思索,讓我悟出瞭如何做的“你自己”。

—— 《成長比成功更要》莊春明

讀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秘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

———劉衛平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真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鄭慧

讀《如何培養孩子自制力》:家長在家疏導情緒工作中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家庭教育系統,家長需要與老師統一戰線,這樣才能一點一滴地改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良行為規範,更好養成良好的自制力。

—— 高國強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

―---常怡軍

再讀《為什麼是毛澤東》,更驚歎於毛澤東超人的忍耐力和堅強的意志,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在於偉人遠勝於常人的品質。瞭解偉人成長曆程,反躬自省,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以史明智。

——元培培

讀了霧滿攔江老師的《人心至上:杜月笙傳》,感覺杜月笙此人不簡單,在舊上海能得到如此地位絕非僥倖。從武昌起義到新中國成立,中間多少風流人物雨打風吹去,為什麼杜月笙能夠超越同時代的“人物”被歷史定格?這是一個很有意思又值得深思的問題。我想杜在抗戰時的表現是一個關鍵的節點,如果沒有抗戰時杜的表現,他絕無法超越他同時代的那些拜把子兄弟們。那個動盪的大時代更是考驗人性的熔爐,杜的很多老朋友在抗日關口沒有堅守住,比如張嘯林比如那些為日本工作的“精英人士”。國都有可能不在了,那些民族大義還有必要堅持嗎?最想依靠的政府背叛了自己,那麼還有必要那麼固執嗎? 那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杜為什麼能夠堅守底線?這是一個“國”的底線。

——陳玉芳

《做一個理想教師》 親其師,信其道。被學生所喜歡就是好老師,但希望這種喜歡,更多的是教師的課堂教學、人格魅力和職業素養。這本書有種娓娓道來的意味,講述了一個個小故事。張老師很用心的待學生,發自內心的愛,且擁有著教育智慧,每次處理問題都會採取最恰當的解決措施,值得學習參考借鑑。最難能寶貴的是張老師從教那麼久竟還保持著初心,對學生的愛不會減少,工作也不會有應付感和倦怠期。想必是內心充盈的人,想必是真正熱愛之人,寫出來的文字都是有溫度的。

---—劉靜

讀《給教師的建議》本文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要贏得學生的思想和心靈,關心學生的智力生活。多次用到“愛心”“愛惜”“耐心”“關心”“細心”“培養”“幫助”……等詞語,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人道主義,他認為對人漠不關心是最不能容忍、最危險的一個缺點。讓我真正體會到要當好一名教師,經營好自己教師事業除了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專業能力之外,要有仁愛之心和勵能之心和對學生的信任,每一個孩子猶如一朵朵鮮花,而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棵草都有泛綠的時候,愛在左,智慧在右,用心走近他們,野百合也有春天。以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促成學生的成長進步;以仁愛之心開啟每一名學生的心靈之門,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仁愛之心施展教育的魅力,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的尊重。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鼓舞和喚醒,給學生一個機會,他會還你一個傳奇。勵能之心可以成就孩子的夢想,也許是一次會心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馨的問候、一個體貼的動作對於孩子們來說那是龐大的力量,甚至可以改變他們的一生。

———趙敬鴿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

――景小蕊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作者路遙以一群平凡而可愛的農民在1975——1985年這十年間的生活展現了人心的自尊、自信和自強,同時也展現了人生的奮鬥、挫折與痛苦,也許正是因為小說描寫了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生活才讓它變得真實、吸引人,但我們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在這平凡中正有一股不平凡的力量從他們的心底噴出。儘管在有些人看來他的生活依舊平凡,但我仍認為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豐富的,這種精神世界的充實終將會帶給他幸福,這也許就是他的平凡而偉大之處!

------何蘇波

羅恩克拉克先生所作《優秀是教出來的》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讓我對教育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師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

作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生動形象,作為讀者絲毫沒有感覺枯燥乏味,相反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親切自然。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55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總之這位老師的做法讓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機智和教育的挑戰。

---------楊威鋒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駱夢菊

讓我們承擔起屬於自己的甚至更多的責任;為了自己,為了榮譽而努力,對待工作是全力以赴,滿腔熱情;為責任而工作,就是為自己,為將來而努力,在工作中表現出色直致卓越,全力以赴,最完美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努力工作,忠誠於企業,在捍衛企業榮譽的同時,也樹立了自己的榮譽,自己就向成功更邁進了一步。

-------霍紅磊

生命的意義在於你對生命的看法,態度,從而決定你行駛的方向,作者在面對惡劣的環境,人事物上,運用自身強大的力量去戰勝它,就像“西遊記”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度過難關,最終取得真經,以前不懂孟子寫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今在回讀,似乎別有一番滋味,意味深長,明白了任何苦難的降臨,只是對你的一種磨鍊罷了,而我們應該微笑面對苦難,去挑戰它,不是逃避它,你會發現雖然上帝關上了這道門,卻開啟了另一道門,也就是你又重新啟動另一個人生,也許更精彩

———張振杰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李老師用他的愛心和教育智慧化解了一個個棘手的教育難題。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之愛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滲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讓教育智慧流淌於我們教育生活的一點一滴,每時每刻。

——鄭義

生而為人行走於世,初心是基調,底線是基礎。不管何時,也不管身處何地,始終不能丟失那份初心,不能跨越那條底線。哪怕陷於困境,哪怕遭遇緊逼步步退讓,只要初心不改,底線不忘,就知道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就不會失去方向,誤入歧途。

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掩卷而思:我們的初心是什麼?毫無疑問,教書育人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初心。那麼,守住初心,我們眼中應該始終有學生。

------朱仲禮

透過讀《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我覺得在今後生活、教學工作中就應像孔子一樣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像孔子一樣約之以禮、重視自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像孔子一樣學思並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樣教學相長、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簡單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夏瑩瑩

遠洋部八年級A部三月份讀書心得

讀《未來學校》一書,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一切都在或多或少地發生著變化,教育方式也不例外。傳統的教室和學校會不會也因此而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學習場所?未來的教育趨勢會是怎樣?由誰來學、誰來教?學什麼?怎樣學?如何判斷學習效果?父母應該做些什麼?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教育學家朱永新結合了中外大量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案例,對未來的教育模式做出了詳細構想的預判,為教育者們梳理了一條通往未來教育的清晰行動路徑。

——張中才

《紅與黑》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個自我,一個堅守著性格里的剛毅和自尊,執著於生命的高傲,一個虛偽地為了生存強顏歡笑,諂媚逢迎。在我看來,紅與黑,就是關於人的性格與人的前途碰撞衝突的故事,於連,是一個拿破崙的瘋狂崇拜者,卻遺憾地降生於世俗繁文縟節復甦的時代,他很想拜託階層與出身的束縛,一直掙扎著往上爬,卻又因為自己個性而湮滅。這其實很真實。只是我們都在無視,於連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上。每個人生而就在嘗試融入社會,吸收主流價值觀,或許我們沒有於連那樣子的野心,但一定曾經有過自我與社會衝突的無奈,法國尚且如此,在傳統宗法觀念根深蒂固、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中國社會,多少傑出的靈魂自甘墮落,卻又毫不自知?於連的偉大便在於,他力爭上游的同時,遵循著自己的性格,或許他始終在做偽君子,但那也是在虛偽地對待世人,他始終都真誠地面對著自己的內心。

——楊書豔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為三位舉世聞名的文學藝術大師譜寫的英雄史詩:第一位是身患殘疾,孤獨貧困,從未享受快樂,卻創造了歡樂,並將其奉獻給全世界的貝多芬;第二位是生於憂患,受盡磨難,給人類留下許多藝術作品的米開朗琪羅;第三位是不肯安於富貴,願為天下黎民百姓而獻身的俄羅斯小說家托爾斯泰。他們如一顆顆明星般照耀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

——葉靜

讀《愛的教育》有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許慧慧

《水滸傳》這本書中的個個人物都有忠,他們忠於朝廷,就像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們劫富濟貧就像我們幫助我們不相識的人一樣,他們對於朋友和親人又是那麼盡心盡力,他們為了朋友可以不顧一切,這本書裡,幾乎個個故事都深深的體現他們對家人對朋友的忠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民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都有著這樣的精神,這一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假如我們生活中人人都有這種精神。

——劉情

近日,品讀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使我感受頗深,他重點對人的心態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只有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我們的工作、事業才會得到許多的助力。稻盛和夫曾說:總是積極向前,有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點,凡事總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天的人和事,我們的性格將會在潛移默化中變的開朗,充滿激情,隨之的工作也會取得一定的進展,家庭也愈加和睦而溫馨。

——盛文平

當我閱讀《童年的饅頭》後,我明白了母親的疾苦,她們是多麼的勞累呀!從我們剛出生起,從一個還不會說話的男孩到剛毅勇敢的少年男孩,哪一些不經歷著風吹雨打的考驗啊?對,是我們的母親,她們每一天都在辛辛苦苦地掙錢,養育我們長大成人,其實我們的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盼我們成大器。在時光的流逝中,我們是否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所以我今後要多多報答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我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中透露著平凡,卻又暗含著一些偉大。母愛它就像一股暖流,滲入了我們的心肺,母愛它就像一副翅膀,帶我們飛向高遠的未來。啊!多麼偉大的母親,它就像《童年裡的饅頭》一樣呵護著我們!

——王潘潘

《三國演義》所以成為經典,成為幾百年來耳熟能詳的故事,首先當然是因為好看,這也是任何小說都應該具備的本領。三英佔呂布、赤壁之戰、華容道、猇亭戰役,每一個故事都是活靈活現,曲折反覆,讀者的心時而緊張,時而放鬆,時而捏著一把汗,時而會心一笑。故事中的人,也總是那麼栩栩如生,周瑜的風流倜儻,諸葛亮的指揮若定,曹操的用兵如神,都刻畫得力透紙背,令人無法忘懷。

——張超民

《竊讀記》這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讀了這篇文章,我發現文中的小女孩雖然沒錢買書,但沒有因此放棄對知識的追求,仍然想盡辦法,拼命閱讀。這使我百感交集。從現在開始,我要讓每一本好書都發揮出它的價值;珍惜每一本書,並把林海音讀書的精神用在學習上,好好學習,奮發向上。

——於闖

看過這麼一段話:書是燈,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推動了人生的船。因為讀書,人生才會精彩。我想起了冰心說的一句話:“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是啊,讀書有很多益處,會增長世面,學會很多知識。還要讀好書,如果讀沒益處的書,會讓你成績越來越下降,對書中的情節走火入迷,所以要讀好書。我們還要喜歡讀書,喜歡讀書才能知道讀書的樂趣。

——王鑫

讀《做最好的自己》如果你是正確的,不要太多爭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如果你是出色的,不要到處顯擺,別人會在你的得意忘形中遠離你。如果你是難過的,不要逢人就訴苦,煩惱人人有,何必四處揭傷口。做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別人的光;做好自己生命的主角,別跑到誰的世界當龍套。當一個人能做好自己之後,才能用足夠好的狀態去面對對方,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李倩

《教育的奇蹟》這本書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這讓我從中悟到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愛,賞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激勵他們。對教師來說,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樂的眼光,賞識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地成長;或許我們真誠的愛會創造教育的奇蹟呢!

——常栓栓

《今天怎樣當老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係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當老師?書中一言一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 張文芳

《做不抱怨的教師》剛開始看到書名,心裡想著,哪有老師會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抱怨,似乎也成為“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但是這本書裡的第一章有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郭書敏

《人生之路》人生之路總是艱難的,奮鬥的,沒有哪一個人的人生路生來就是坦途的、順利的,我們從小至大,由弱變強,都是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順生逆難,要與時俱進,只有不斷的自我學習,自我變強,才能達到想要的彼岸。

——夏輝

讀《一片樹葉的奇蹟》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個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們的人生有時也面臨著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問題,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總會在腳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蔣麗傑

讀《海底兩萬裡 》,作者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秦皓

《老人與海》這本書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古巴老漁夫桑提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被別的漁夫看作失敗者,可是他堅持不懈,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儘管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這本書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公續鵬

《半生緣》讀後感,姐姐“害”妹妹的一個小片段,也正是這個片段吸引了我,我想可能是與封建家庭有關吧。一段故事有開始就必然會有結局,從他們相識讀起,期待世鈞和顧曼楨會經歷什麼,遭遇什麼,會是怎樣的結局。讀到中間,情緒沒有太大的波動,感覺這是哪個家庭,那個時代所帶給她的必然後果,所以自己也沒有多驚訝和心痛,只是期待,在結尾他們可以相見,可以訴說,可以傾訴衷腸,但有一點我是可以肯定的,他們回不去了,從顧曼楨的那一夜開始,已經註定了他們的結局,即使他們相愛,即使他們痛苦。

——趙麗

《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讀書心得,最近我在這本書裡看到了這樣一句話——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這段話讓我認識到教育隱藏在最深處的真正的內涵。教育是工作,但應該更是事業,是個人的事業,更是國家和民族的事業。雖然我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微不足道組成了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教育事業。我今後一定會認真鑽研,潛心研究,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瑋瑋

遠洋部七年級B部教師3月讀書心得

勞動的崇高道德意義還在於,一個人能在勞動的物質成果中體現他的智慧、技藝、對事業的無私熱愛和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同志的志願。

——趙克令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強有力的促進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進心。

—胡紅豔

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喚起的那種感覺,是類似我們當著親愛的人的面前時,洋溢於我們心中的喜悅。

——劉婷婷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趙玉芳

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

——耿劉紅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隻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黃文傑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張莎

愛人吧!對人的愛是你道德的核心!應當這樣生活:讓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純潔、強大無比!做一個真正的人,這就是說要為你周圍的人貢獻出自己心靈的力量,讓他們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讓你生活中接觸的每一個人從你那兒,從你的心靈深處得到一點最美好的東西。

——李靜

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

——孫仿仿

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認為,教會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最高級的技巧和藝術。

——王莉

學習中經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並改善學生作為學習的自我概念。

——齊坤傑

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 孫寬寬

為了在教學上取得預想的結果,單是指導學生的腦力活動是不夠的,還必須在他身上樹立起掌握知識的志向,即創造學習的誘因。

——王增業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 孟肖肖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在漫長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經常鞭策自警,萬不可以為有過一兩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應似長江水,日夜奔流無歇時。"

——楊源源

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劉安康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繫。

——謝文靜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樣一個信念在我們的教師集體的創造性勞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

——任世兵

《做卓越的教師》讀書心得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位為高尚的智者交談,使人受益匪淺。《做卓越的教師》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智慧的好書。在這本書中,,彭興順大師從“做卓越的教師”、“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做會當家長的教師”等等方面論述瞭如何做卓越的教師,為教師專業發展指明瞭前進的道路。寒假裡拜讀、品味《做卓越的教師》,我對教育、對教師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

遠洋部八年級B段李登峰

“做卓越的教師”強調:“教育是打造卓越靈魂的事業!”“讓每一個學生都渴求事業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輝煌,這才是我們教育所終極追求的目標,這才是把我們國家和民族引向騰飛和強盛的教育!”能夠從學生長遠來分析考慮,真正體現了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要培養卓越的學生,就必須有卓越的教師!

遠洋部八年級B段馬豔玲

卓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師體驗職業幸福的過程,是對人本質的弘揚和價值的昇華。”要想走向卓越,必須自覺從六個方面進行修煉:差異有限,潛能無限;不能離開,好好愛她;勇於實踐,善於積累;博覽群書,以書為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強研究,勤於寫作。

遠洋部八年級B段李超傑

“一個人想要自己成為怎樣的人,他就能成為怎樣的人”。“今天做事的態度,決定了明天存在的狀態。”做教師,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師,這不僅僅是教師個人事業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責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今後,在自己的教學中,我將會按照書中講的六個方面修煉自己,更加熱愛教育事業,“愛我所選終不悔”;多讀書、讀好書, “腹中有書氣自華”,以書為友,不斷豐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註重教研與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實踐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登新高”,走向卓越。

遠洋部八年級B段段真珍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讀後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教師能力,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蘊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啟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

教師要很細心,很有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為上課謀福利

當你一心只想著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穫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麼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遠洋部八年級B段孫曉雯

愛學生、愛教育。愛,能產生力量。因為愛,自己才會樂意去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才會覺得不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愛當做教育成功的法寶。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用心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沒有足夠的愛心,就沒有辦法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沒有辦法真正的瞭解學生,進而幫助學生。愛要面向全體學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教師要眼中無差生,只有差別的學生。教師的工作就是培養他們,轉化他們,轉變他們。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具備一名合格教師的品質。在教師眼裡,所有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遠洋部八年級B段陳昊

深厚的教學底蘊、超前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授課技藝,是優秀教師的追求。 “人不學不如物”。只有高素質老師才能帶出高素質學生。要提高素質,必須從自主學習抓起。教育者必須先學習,教育在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不斷更新,不能只靠培訓,自覺、主動的不斷學習和積累,勤學廣集,才能厚積薄發。加強學習,學會學習,是優秀教師必備的條件。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平時觀摩、學習、培訓給教師提供學習素材,一節優質觀摩課,一次參觀學習都是很好的提高機會。只有勤于思考,善於思考,認真分析,不斷總結,才能獲得收益,是自己得到提高。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有得的、有經驗的教師。研究教學的得與失,找出閃光點,指出不足之處,教師在研究中不斷進步。

遠洋部八年級B段王留陽

教育工作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方面相互配合。認真對待關於學生的每一件小事,促使學生珍惜時間、自覺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把小事做細緻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一名教師要想成為名師,沒有絕招,也沒有捷徑。沒有哪一位名師是在幾年之內一步登天的。他也是從每一次認真研讀教材,用心地進行每堂課的教學設計,寫好每一篇教學隨筆,批改好每一份學生試卷和每一本作業開始的。從備課、上課到聽課、評課,從問題設計到板書設計等小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小事能體現教師是否優秀,也能造就優秀教師。

遠洋部八年級B段張壘珍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鮮活的事例、警醒的語言、充滿文采的詩句將研究性教師的成長之路詮釋的淋漓盡致,舒展灑脫的敘述了:專業發展、心理健康、班級管理、課堂教學、論文寫作、家庭教育、教師培訓、組織教研這八項專題。內容全面,敘述詳盡,簡直可以說是一部教師寶典。

遠洋部八年級B段王莉

這是開篇第一句話,也是全書的核心所在。我們的教育就是用卓越的教師培養卓越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渴求事業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輝煌,這才是我們教育所終極追求的目標,這才是把我們國家和民族引向騰飛和強盛的教育”。是的,教師的高度和層次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未來,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要教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將孩子們舉過肩頭,為他們在將來的歲月裡,成就偉大的夢想和人生的卓越助上一臂之力。

遠洋部八年級B段曹祿貴

書中寫道:“對一名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熱愛孩子,忘我地工作,並從中體驗到奉獻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確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學而理性地設計、實施自己的教育,同時不斷地總結、提煉、昇華自己的教育實踐。”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這些話讓我對“教育反思”這一活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當一個教師缺少反思時,他的行動往往是盲目的;只有不斷檢驗、鑑別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時,教師才能走向自覺,在行為上表現為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發展,從自在的人走向自為的人。因此我們要做到“為實踐而反思,對實踐的反思,在反思中實踐。

遠洋部八年級B段宋田豔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要求我們創建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凸顯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成為探索和發現的主人。這就要求我們先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書中寫道“如果把新課程教學比作磨豆子,其中“知識和技能”就是“豆子”,是基礎性內容,沒有了“豆子”就會推空心磨;“過程與方法”就是推磨的技巧,沒有這個技巧也推不出豆漿;“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願不願推的動力問題,缺少了動力,也不會取得成功。”這裡通過打比方,將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做了淺顯易懂的解釋,雖然自己在教學中,每節課的設計都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的認識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層面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遠洋部八年級B段孫瑞霞

“每個孩子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家長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我想,這句話不僅是對於我們自己的子女,對於我們的學生同樣適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就談不上教育。”孩子有問題,是不是他的老師和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夠了解他,沒有充分的認識他,沒有找到真正適合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表現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魯迅曾說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蠻教,必有大礙孩子的發展。”因此,只有我們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滿足,心靈才會處於舒展狀態,我們也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從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遠洋部八年級B段宋真真

教師應該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一個培育學生的人,是一個會上課的人,是一個會寫作的人,是一個會當家長的人……只有符合了這樣的素質,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教師,也才能幸福地做一個教師!教師應該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卓越的教師!

遠洋部八年級B段謝玲玲

不做教書匠,要做教育家”,就體現了教師看不起技術,以為技術是匠人乾的事情,這是教師對技術另一個誤解。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教師的專業性還不如一些匠人。比如,三四十前,你只要讀個初中、高中,只要有需要,未經訓練馬上可以當教師。可是,你能未經訓練去當木匠嗎?所以,當下教師最缺的就是技術意識和技術,沒有掌握系列的教與學的技術,是當不好老師的。

遠洋部八年級B段宋美晨

理想,就是一個人為之奮鬥和追求的目標。沒有目標,無以至千里。在自己工作崗位上,不同教師從事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教師分工不同,工作就會有差別。物理教師要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聯繫實際,選其一二,劃定標準,確定目標。學科知識應該達到什麼標準,普通話達到什麼水平,課堂教學達到什麼要求,班主任工作達到什麼程度,認真研究,不斷實踐,實現理想。幹就幹出個模樣,當教師就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

遠洋部八年級B段蘇曉宇

《九型人格》讀後感

買了很久的書一直沒讀,這個特殊的假期終於有時間把他讀完。《九型人格》根據人內心最深處的渴望和動力把不同人的人格分為九種:完美型,全愛型,成就型,藝術型,智能型,忠誠型,活躍型,領袖型,和平型。九型人格中的每一種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性格,價值觀都有著根本上的不同。這就從很大程度上明確了區分度,給我們精確地指出了自己的定位。然後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優勢和劣勢。通過舉例說明了每種人格的不同性格特徵,不同的行為特徵,應該如何更好地與人交往,以及如何和各種性格特徵的人打交道。

我一開始就是帶著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徵這個目的去看

的。看完才發現我重要的收穫不是找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格,而且明白性格本沒好壞,她只是人的一種屬性。

——黨曉霞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

真正的成功有很多種:它可能是創造出了新的產品或技術,可能是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活學術成果,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行為而給他們帶來了幸福,可能是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也可能是找到了最能使自己滿足和快樂的生活方式。同樣,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令人羨慕的名望和財富也是一種應當被尊重和認可的成功。一句話,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從不同角度理解成功,尊重並鼓勵年輕人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功道路,以便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長,實現他們各自的價值——這才是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

——趙俊明

讀《林肯傳》後感

《林肯傳》林肯的人生之路是充滿坎坷的:一無所有的童年;求知若渴,卻得不到系統的教育;可悲的婚事;一次次的總統競選失敗;南北戰爭;最後是,罪惡沉重的槍殺……他的結局是悲摻的,但他的人生是輝煌的,作者以他細緻入微的筆觸,生動再現了一個富於理想、愈挫愈勇、滿懷仁慈之心的形象。

——張宗霖

書籍是我們成長道路上重要的夥伴,是很好的學習新知識的途徑。每件事物在世界上都有著不同的位置,人也一樣。也許你不曾擁有出眾的外表,也許你不曾擁有敏捷的頭腦,也許你不曾擁有驚人的智慧,但要記住,你就是你,你是這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朱雷

觀《少年的你》後感

未成年人世界出現的問題一定不只是未成年人本身的問題,更多是來自家庭、社會、學校給予的教育、關愛和安全感是否足夠。校園欺凌在我們那個年代似乎聞所未聞,而今卻成為媒體關注的社會問題,是孩子們更軟弱或更強勢還是社會風氣更勢力更冷漠?抑或很多家庭組織分崩離析,甚至學校急功近利、唯分視圖而導致一場場的悲劇?

面對如男女主角所飾演的未成年人,都處於孤獨無助之中,他們只能抱團取暖,相互療傷,在法律和道德邊緣遊蕩。主角們的行為令人同情,他們在隱忍邊緣堅守,但終還因為年少衝動而落入法律懲罰,而這種惺惺相惜的情誼又使彼此釋然。這也是年少的證明啊!

好電影總會帶給人思考。撕心裂肺的演技使電影精彩。

我仍祈盼,負責任的父母多一些,敢負責的學校多一些,社會對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再多一些。年少的她他就是這個社會的未來,我們期盼未來更美好,想美好就從培養美好的每一個少年的她他開始!——李曉

《殺死一隻知更鳥》讀後感

現代人更注重生活環境與質量了,但儘管人們努力將自己所在的城市創建得更加文明,也掩蓋不了人與人之間的偏見。《殺死一隻知更鳥》這部小說讓我看到的不光是人性的汙穢與光輝,還有“偏見”的恐怖。它把一個城市的文明摧毀地體無完膚。小叔主人公阿迪克斯年輕時是一名神槍手,但他告訴孩子們“無論你射殺多少隻藍鳥都不允許殺死一隻知更鳥,它們是純潔、美好、正義與光明的象徵,它們不毀壞別人的花園,也不在玉米地裡做窩,只是一心一意地為人類唱歌。”小說中的黑人湯姆,他不但沒有犯罪,還好心地幫助別人,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他不是被法律擊倒,是輸給了人性、偏見。那個不公平的社會。湯姆的離世讓人心痛,同時也反映了一連串社會問題。

——張靖莉

讀後感《瓦爾登湖》

作者梭羅用精美的語言描繪了像湖水的純潔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綠。全書自然的景色進行了很多動人的描寫,如春天蓬勃,又如黎明的恬淡。作者所向往,所追求的是一種與自然結合的境界,體現了自然的純淨,遠離城市工業化的汙染,給讀者一種精神的昇華。他隱居瓦爾登的生活,並不像在城市裡,它充滿了恬靜,也充滿了娛樂。之所以說是充滿了娛樂是因為生活在大自然裡能夠感受一種原始的,遠離現實的快樂。可以像作者一樣自己農耕,感受以山為伴,以林為友的樂趣。但這本書所蘊含的不只是青山綠水,其中還有不少精闢的說理,給人諸多啟示。作者用非常藝術化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悟。

——童曉勤

《閱讀的力量》感悟

讀書使人充滿力量:讀書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對於生活旅程和世間百態的認知和感悟;讀書能促進人格的不斷完善,基於理解的閱讀,更能讓自我品格完善,且與世界和平相處;讀書還能提高人的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品格的完善,不僅能充分理解溝通對象的意願,更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想法。

——童勤順

讀 《城南舊事》心得

《城南舊事》這樣一部安靜的小說,它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那些點綴在英子人生旅途中的人和事,就這樣匆匆遠離。昔日像一首詩,躺在回憶的深處,不曾忘記也不需要想起,因為他們早已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舊事,那飄逸在童年角落讓人回味無窮的點點滴滴,或喜或悲。請不要為了那業已消逝的時光而悵惘,如果這就是成長,那麼就讓我們安之若素。

——楊銀傑

讀“感恩”有感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每每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感恩的愉悅心情都會隨心而生,感謝現在我所擁有的一切,哪怕一個簡單的呼吸都是那麼的輕鬆自由。

其實我們每個人就像一臺不斷工作的人體機器。自出生以來就在消耗著家人,朋友,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給予我們的種種資源,所以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燃燒自己的同時也要把自己的那份光,那份熱去溫暖更多的人,溫暖這個社會。

首先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他們每個日出拉長的身影,每個日落漸漸增多的的風霜兩鬢是他們給予我們最寶貴的生命;感恩老師那一直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書五經,加上五神六注,七嘴八舌,九變十化的諄諄教導;感恩朋友陪我們一起走過的每一個值得回憶的

日出日落。感恩是一粒幸福的種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學習,幸福就會在你的心頭湧流。感恩是一種智慧。心存感激的感恩的人靜看落花開花,雲捲雲舒。心存感恩的心,就會讓家庭獲得長久的溫馨幸福,社會才會有真正的安定國家才會更加繁榮富強,世界才會有更多的和平。——張巧麗

讀了《自然之道》這篇文章,首先我明白了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太陽東昇西落;人的生老病死 ……這些都是最普遍的自然之道。其次,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植物和動物,它們在大自然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它們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一旦破壞,就會違背自然之道,帶來嚴重的後果。地震、海嘯、沙塵暴、龍捲風,這一個一個的自然災害都逼向了人們,不得不引起人們深深的思考。所以人們切記,不能破壞自然之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趙丹

《小王子》是一本清澈心靈的書,正如書中所說的,水對心是有益處的。而《小王子》就如水般澄清透徹,使人安寧並且心生暖意。我對簡單、乾淨的故事有種天生的愛好。在詩歌閱讀上,我喜歡簡短,也許是懶惰的緣故,也許不盡是。簡單、留白會少去很多壓迫感,會給人靜謐如幽谷的感覺。 《小王子》的故事簡單,文字素淡。我很輕鬆地就讀了兩遍,沒有絲毫的倦意。童話也許就是對平淡生活的一種恩賜,他讓你輕鬆地閱讀,同時在輕鬆間也給予你一些東西,比如生活的純真與美好,比如簡單與清澈。

——趙師瑞

《擺渡人》裡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對於小說的主人公迪倫來說,她的擺渡人毫無徵兆地出現在她身邊,填滿了她孤獨,脆弱的內心,教會了她如何去愛,如何去活。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人吧,就像迪倫一樣,在她“死後”出現的一切包括她的擺渡人都是她心靈的映射。當我們內心充滿陰霾的時候,我們真應該好好地思考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切,而不是就這樣放縱自己,因為往往就在這時候人們會怨天怒地,抱怒為什麼給自己一個不幸的人生。

“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有的人會說,他是一個能在我遇到因難的時候,給我勇氣,陪伴我走向光明的人。而在我看來,他只是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跡,我們不能永遠依賴於別人;而真正的擺渡人應該在自己的心裡,在自己的努力裡!

——黃桂方

讀書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樂趣,我們能夠從書中汲取到許多的知識。讀一本好書,就有如發現了一顆原鑽,越深入越美麗,越調卓越閃亮。從書中學到的知識,會是我們一生的精神財富,所以說,每當我們讀過書後,就會有著非同一般的愉悅感受,因為,我們為收穫了知識而開心。快樂。

——賈志斌

餘秋雨積三十年之力撰成本書,深入淺出地梳理出清晰的中國文化脈絡與精華。他以生動的筆觸講述中國文化的發展、傳承,歷代文化巨匠的鮮活故事,使我們在感慨、驚歎、感動、自豪之餘,讀懂中國文化的精髓,瞭解我們如何走到今天。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作為傳承人,我們只有深透地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在這本書中,我們將瞭解到:瞭解華夏文明如何走到今天, 建立對中國文化的系統認知,提升我們的人文素養。

——肖永利

讀劉心武的《給心房下一場雪》有感:在自己的一生中,應該儘量去幫助別人,可是卻一定不能有依賴別人的想法!溫飽無虞時,也請記得,把自己的幸福感和快樂情緒,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張兵傑

“一個人想要自己成為怎樣的人,他就能成為怎樣的人”。“今天做事的態度,決定了明天存在的狀態。”做教師,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師,這不僅僅是教師個人事業的追求,更是一份責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師敬

偶然看到《撒哈拉的故事》中的一句話,“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這麼一遭啊。”她的文字中平淡中透著一股力量,那些年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場景彷彿在我眼前展開,通過故事我們能夠感受到撒哈拉威人的落後,他們都的落後不僅僅是物質更是觀念上的。回往眼前,我們缺少的不僅僅是三毛奇妙的人生際遇,更是她對於生活的態度。生活不易我們應變成有趣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喜愛的事喜愛的地方,全身心的投入,不管這件事的結果如何我們都不應辜負自己。 任麗敏

讀餘華的《活著》:有時候活著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不得不來,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是不得不離開,對於開頭和結尾我們好像都沒有任何辦法去幹涉。我們只能把中間屬於自己的人生過的精彩一點。對於屬於自己的未知生活裡大膽一點。

---嶽燦燦

讀雨果《悲慘的世界》“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對我很受教,一個人做到寬容,不僅是被寬容的人獲得心靈的釋放,而且對你自己也是一種解放。恨往往是很累的,而且也很傷心,那麼我們會那麼笨選擇去恨別人嗎?

----沈衛衛

共情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善於共情的教師可以充分理解和體驗學生的內心感受。教育與其他職業的重要區別在於工作對象的不同,教育的工作對象是人,是一個個鮮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學生。因此,教育的過程不可能不關涉學生的情感,沒有觸動學生情感的教育也絕對不會有好的教育效果。在同學們有了很多當初我那個年紀也有的疑惑後,想把很多年前的一句詩送給他們,“我也有過你們這樣的青春,那時的我們就像今天的你們。”

---張肖肖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學生的第一件愛好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李帥

專業自信也就是要有基本的知識,學習力,積極向上的執著力等,專業自能,也就是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體系,專業自我,即獨立的思想與人格。我認為,身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我,不斷提升自己,適應極速變化的世界,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與學生更好的接軌,更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教學。 ---龎淑賢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福貴的人生告訴我們:活著,不僅僅為了自己,那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同樣值得你為他麼而活。現實也許殘酷,但不總是殘酷;往事不堪回首,就不要去回首。生活再糟糕也沒到絕望的地步,想想福貴。你或許會得到些安慰

--- 王楠

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們才不會在失去的時候而倍加惋惜,痛不如生。特別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去節制慾望,抵禦誘惑,用一個平常的心去生活,照樣活出生活的精彩與快樂! --- 錢曉輝

讀《自卑與超越》有感: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引導我們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樹立自信。這本書詳細分析了自卑這一情感,同時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觀念和看法。自卑與超越相互影響相互轉換,構成生活意義的理解。

---彭思林

作為一名教師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劉衛衛

《蛙》是莫言醞釀十多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創作的第十一部長篇小說,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大時代背景下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在形象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鉅而複雜的歷史過程的同時,成功塑造了一個生動鮮明、感人至深的農村婦科醫生形象;並結合計劃生育過程中的複雜現象,剖析了以敘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一個不好的年代終將會過去,一個光明的未來一定會到來!---程鈺晰

讀《陶行知文集》有感: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愛。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生效果。

--- 邵天波

整理:讀書心得,二百多名師讀書有感5萬字,很多老師收藏(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