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願者戰“疫”日記:用堅守播種“春天的希望”


01

“我會堅持值守在防疫一線,不到疫情結束絕不撤退。”

周杰 第三檢察部

2020年3月24日,我再次來到海淀區淨土寺社區,協助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從我2月1日第一次值守到現在已經快兩個月了,和社區的居民也都熟絡起來,平時經常在小區裡溜達的大爺大媽看見我都會和我很熱情地打招呼,對我呼寒問暖,還主動給我提供手套和口罩等防疫物品,這讓我感到非常溫暖。

到達執勤點後,我很熟練地拿起測溫槍,對進出小區的居民進行體溫測量、檢查出入證、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我所在的執勤點是淨土寺社區住戶較多的小區,平時進出人流量較大,所以防控壓力也比較大。在防疫檢查工作中也會遇到嫌麻煩,不願意配合防疫工作的群眾,我便會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耐心勸導,避免與群眾發生衝突,最終得到了大家的理解與認可。

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不到最後一刻我們仍然不能放鬆警惕,我會堅持值守在防疫一線,不到疫情結束絕不撤退,堅定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02

“所有的堅守,時間都會賦予它新的希望。”

穆麟 第四檢察部

2020年3月25日晚,風起,但卻有了一絲暖意。

根據社區值班工作需要,今天的我被調整到交大東路19號院值守,那是我兩個月前最初值守的地方。站在這裡,回望,雖然依舊是嚴格的測溫、查證、登記等,但你會發現這裡在悄然變化著。

大概兩個月前,晚八點的路上只有零星幾人匆匆而過,偶見的公交車也基本都是空駛,那時的街區一片寂靜,在寒冬裡更顯深沉。對歸來的幾個居民測溫登記時,雖然戴著口罩看不到面容,但眼神中透露出的是緊張、是迷茫,對庚子年的戰疫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希望。而今天再次回到這裡,我看到的是小區居民在跑步、遛狗、買東西,三三兩兩的出,又陸陸續續的回,口罩已擋不住眉眼間的淺笑和欣喜,身後再滿幾樓燈火,身前霓虹燈已漸漸點亮,不經意抬頭間,樹枝上都已冒出新芽,春風裡,城市在復甦,希望近在眼前。

而這離不開所有人的堅守,離不開奮戰一線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的救死扶傷,離不開社區工作者不辭辛勞的走訪奔波,離不開保安大叔深夜中的獨自守護,離不開社區居民們的積極配合......我有幸參加到戰疫中,雖然做的只是測體溫、查證件、登記、協助部門同社區進行溝通配合等疫情防控中再普通不過的工作,但願盡微薄之力,同堅守,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不懼黑暗,憧憬光明,我們所有的堅守,時間都賦予了它新的希望。

03

“一句簡單的關心就像嚴冬裡的一盞熱茶,足以驅散寒冷,溫暖人心。”

王敏 第七檢察部

2020年3月25日,我第12次作為志願者來到海淀區北下關街道南里社區執勤,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進行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的執勤地點換到了青年公寓,這裡有將近一千住戶,常住人口大約二、三千人,流動人員非常多,基本每天都有從外地返京人員。對返京人員進行登記、查詢移動軌跡,收取快遞、量體溫、檢查進出公寓人員的證件,工作量很大,趕上高峰時段,三個工作人員都忙得不亦樂乎。

回想2020年2月4日我第一次作為志願者參加南里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當時心裡其實有點緊張,因為在疫情之初我對新冠病毒不甚瞭解,但看到全國各行各業都在為國家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尤其是那些一線醫務工作者,他們無所畏懼、甘願犧牲的精神深深激勵了我。我想即使作為一名普通人,如果能為社會貢獻一點小小的力量,我們的國家就能在這千千萬萬的一點一滴中匯聚起一股強大的力量去戰勝疫情。

基層社區的工作確實繁瑣不易。我最開始參與志願服務所在的華僑公寓以老年人居多,他們有的對國家政策不太瞭解,不理解社區實行出入證管理及量體溫工作的意義何在,我們就耐心向他們舉例解釋,儘可能說得通俗易懂,直到他們能夠真正理解;有的因為年邁,收取、查找快遞不方便,我們就把快遞按照樓號整理好,用馬克筆做好標記,便於他們看清,做到快速查找、收取,減少人群聚集。逐漸地,他們瞭解了社區防控工作的重大意義,都積極主動地配合我們工作,每次量完體溫後還會熱情地對我們說:“謝謝,你們辛苦了!”

一句簡單的關心就像嚴冬裡的一盞熱茶,足以驅散寒冷,溫暖人心,相信一切美好都會在我們共同的堅守下如約而至。

供稿 | 穆麟 周杰 王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