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脫貧,“富民”之後還需“強縣”

到今年2月底,我國832個貧困縣中已有601個宣佈摘帽,179個正在進行退出檢查,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貧困人口也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

但是,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必須高度重視面臨的困難挑戰。從眼前看,剩餘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鉅,加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很大;從長遠看,連續多年的精準扶貧,儘管解決了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而一些貧困縣發展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富民”之後還需想辦法解決“強縣”的問題。當前的貧困縣摘帽標準,只針對貧困發生率、脫貧人口錯退率、貧困人口漏評率和群眾認可度進行評估,對縣域經濟水平和發展能力沒有明確要求。

從產業特點看,近年來貧困地區特色產業不斷髮展壯大,成為群眾增收的主力軍。但很多貧困縣的扶貧產業是以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鄉村旅遊、家庭手工作坊等為主的低稅收、零稅收產業,有的不僅對縣級財政沒有貢獻,甚至還需要大量財政補貼。這些產業雖然富民效果明顯,但強縣能力較弱。

從後續投入看,近年來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改善,群眾吃水難、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用電難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但基礎設施維護、基層公共服務設施運行、特殊貧困人口政策兜底等方面還需要持續投入。這些支出項目,有的是需群眾自己負擔,有的是運營企業可以解決,有的是靠上級財政統籌安排,但很多項目還需要縣級財政配套資金。

儘管中央已有明確要求,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通過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扶上馬送一程。但畢竟送一程不是送到底,在“後扶貧時代”,貧困縣花錢的地方還很多,但掙錢的能力卻不強。若要貧困地區縣級財政真正實現花錢不愁,既要圍繞“節流”減負擔,也要立足“開源”想辦法。一方面要在貧困縣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維護運營、兜底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建立完善多級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減輕縣級財政壓力;另一方面,要從優化縣域產業格局、壯大縣域實力等方面做文章,為縣域經濟強筋壯骨。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實現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鑑,共同發展。這既是對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也為貧困地區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

因此,在脫貧之後的“過渡期”內,除了要繼續落實“四不摘”,對貧困地區還需在“四幫扶”上繼續發力:

幫技術,貧困地區的群眾缺技術,產業更缺技術。因此,除了在勞動力技能培訓上繼續幫扶外,還可以將一些先進技術成果因地制宜引入貧困地區落地開花結果。一項技術成果的落地轉化,往往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發展甚至催生整個產業集群,將為貧困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超級能量”。

幫產業,隨著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改善,昔日製約西部地區產業發展的區位劣勢、交通短板已逐漸補上,同時自然資源、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優勢也將日益凸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正逢其時。

幫理念,貧困地區經濟欠發達,除了客觀因素,很多時候是因為理念不先進,而東部發達地區在產業政策、營商環境、經營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探索出了先進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願教,還得一個願學,貧困地區的領導幹部、企業家若能真正地將先進經驗、理念學透學實,營造出優質的產業環境,何愁投資不來,產業不興?

幫人才,經濟實力的提升,歸根到底,還是要靠人才這個核心競爭力。因此,貧困地區要營造優質的引才、育才、留才環境,一方面要自己努力培養本土人才,讓他們能夠才盡其能、脫穎而出;另一方面,要引進外部人才,讓他們能夠才盡其用、建功立業。東部發達地區既要在挖走西部人才時“手下留情”,也要對優秀人才馳援西部時“高抬貴手”。

縣域產業不興,則益貧能力不穩;縣域經濟不強,則脫貧成果不固。若要實現高質量脫貧、持續穩定脫貧,就不能忽略“縣貧”的問題,必須激活縣域經濟單元的“一池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