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國演義》裡的劉備沒有三顧茅廬,會怎麼樣?

小美三房


會逐漸完蛋。

當時劉備身邊文臣雖有孫乾、糜竺等人,武將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萬人敵。但卻缺少可以謀斷乾坤,掌握全局的大才。

第一,劉備雖有野心,但卻時運不濟,投靠陶謙,陶謙就死,然後劉備兵敗。投靠劉表,劉表也死,然後劉備又兵敗。這屬於運氣不行。

第二,劉備雖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傳到他這裡的時候,基本也窮的差不多了,不然他怎麼可能去賣草鞋。這屬於經濟不行。

第三,嘴功。劉備的嘴很厲害,且很會表演,但也只能忽悠一下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猛將。曹操,孫權等真正的梟雄是不會鳥他的。這就屬於自身硬件的級別了。

綜上三點,劉備需要一個大才,幫他運籌帷幄,扭轉時運;氪氪金,提高經濟實力;順便幫助劉備提升自身實力。為三分天下奠定根基。




北國藏鋒


如果劉備不三顧茅廬,諸葛亮耐不住了,會屁顛屁顛的找到劉備門上。


布衣之徐


臥龍先生自比管仲雄心勃勃想幹一番匡時濟世偉業然而待價而沽不會主動去"跑官"的幹活!若非劉備一把鼻涕一把淚立雪不怕凍僵三顧乞求,孔明是不會向任何草頭王"毛遂自薦"的,劉備不來,終會有李備張備來請他出山襄助的。


2968186160


可以猜想諸葛亮對天下大事瞭如指掌,第一不找他,他也可能自己出山,讀了這麼多書,心中肯定有入市抱負。

因徐庶推薦,劉備帶關羽、張飛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第一次,諸葛亮遠遊。第二次仍未見到,劉備便留下書信,抱著未見到孔明之遺憾冒雪返回。第三次,諸葛亮在午睡,劉備等他睡醒更衣後才終得相見。諸葛亮被劉備感動,答應出山。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

劉備瞭解了諸葛亮的一些情況後,更加嚮往認識到這樣的人才,於是他帶了關羽、張飛兩員虎將和幾名隨從,騎馬往隆中,一路翻山越嶺,方才來到諸葛亮的隱居之地。

見群山環抱,景物幽雅,劉備更增仰慕之情。隨從小叩柴扉,好一會兒才出來一名潔雅清純的童子。童子說諸葛先生出去了,不知何時回來。

劉備不願回去,又等候多時,童子多次婉言請回,劉備這才謝了童子,原路返回。劉備就這樣來回往返三趟。最後,他終於見到了諸葛亮。



西瓜霜和


這個假設有點兒意思哈。

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的話,以諸葛亮的性格是不可能主動找劉備的,那麼這樣劉備也將失去諸葛亮。即便沒有諸葛亮,劉備依然能入主西川,成就一番帝業。

劉備與諸葛亮

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身邊雖有關張趙等三員猛將,但是仍然拿不下一塊穩定的根據地。

劉備心裡非常清楚,自己身邊沒有可以像荀彧、郭嘉那樣具有戰略光的謀士,所以他一直求賢若渴,好不容易發現了諸葛亮這樣的大才,自然不會錯過,別說三顧了,就算十顧二十顧也得請到。

假如劉備與諸葛亮失之交臂,那麼他一定會繼續尋找諸葛亮這樣的大才,來輔佐自己完成大業。那麼,這個人會是誰呢?

我認為一定是龐統,並且會像諸葛亮一樣,輔佐劉備完成帝業,甚至有可能比諸葛亮功績更大。原因如下:

一、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跟劉備同事提到兩個人——臥龍鳳雛

臥龍即諸葛亮,鳳雛即龐統,且龐統的叔叔跟水鏡先生是好友,龐統跟水晶先生可以說是好友兼知己。如此看來,水鏡先生在這兩個人之間相對來說,跟鳳雛關係更好一些。

這位神秘莫測的世外高人跟劉備談到臥龍鳳雛時,似乎有意將重點放在臥龍身上,這跟他那句“得其主,不得其時”多少有些干係,從內心他希望兩個人不要出山勞累耗神,這種希望貌似在鳳雛身上更多一些,這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

劉備從水鏡先生莊上第一次聽說臥龍、鳳雛這兩位高人,自然渴望一見,最好兩人都能來輔佐自己。

諸葛亮與龐統

二、徐庶在劉備面前也提到過鳳雛

劉備從水鏡莊上出來,沒碰到臥龍鳳雛,卻遇見了徐庶。這個人是個大才,雖然沒有臥龍鳳雛厲害,卻比劉備身邊的所有謀士強上太多。然後,劉備內能留住徐庶,卻從徐庶口中得知了臥龍的下落。

劉備還從徐庶口中得到了對鳳雛的評價,這個人比起臥龍來絲毫不差。如果劉備沒有得到諸葛亮,必然會全力尋找鳳雛龐統的下落。

三、龐統不像諸葛亮,更主動

龐統在決定輔佐劉備之前,一直在江東飄蕩,曾經見過孫權,沒遇到孫權不識金鑲玉,將龐統拒之門外。這就說明龐統不像諸葛亮那樣,待價而沽,等著人家上門來請。

另外,龐統仍然是主動去找劉備,不過沒有將諸葛亮的推薦信呈給劉備。他這樣做也很正常,但凡有能力的人憑的是自己的真才實學,而不是一封推薦信。

龐統沒有給劉備看諸葛亮的推薦信還一個原因,他想看看劉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求賢如渴,平等待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龐統比諸葛亮做事更主動。

劉備與龐統

四、沒有諸葛亮,龐統有可能會幫劉備完成統一中原的大業

有人可能說,赤壁之前,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也沒有找到龐統,就會被曹操消滅。我認為曹操不可能消滅劉備。劉備跟曹操交手不是一兩次了,雖然有時很狼狽,但都能化險為夷。再說,曹操南下的真正目的並非漂泊不定的劉備,而是虎踞江東的孫權。

反倒是沒有了諸葛亮的刺激,曹操對劉備註意力會弱一些。如此,劉備反倒保存了實力,以便更好地在荊州一帶安身。

赤壁大戰時,徐庶跟隨曹操出征。期間,他肯定會知道劉備的情況。後來,徐庶在曹營遇到前來為曹操獻連環計的龐統。

本來徐庶對沒能負輔佐劉備就感到非常遺憾,在得知自己推薦的諸葛亮沒能輔佐劉備後,必定會跟龐統述說劉備的為人,並大力向劉備推薦龐統。如此,就相當於是將諸葛亮的推薦信,變成了徐庶的推薦信了。

徐庶與龐統

龐統一個人輔佐劉備,之後幫劉備取西川時,也就不存在因諸葛亮而急於立功。這樣,也就避免了飲恨落鳳坡。

龐統雖然跟諸葛亮謀略不相上下,兩個人行事風格卻不同。龐統相對來說,做事更主動,也不像諸葛亮那樣事必躬親,謹慎有餘而魄力不足。這樣的話,蜀漢就不會人才那麼匱乏。

龐統為人樸實,常常給人一種傻傻的感覺,不像諸葛亮看起來那麼咄咄逼人,精明能幹。龐統的這樣性格決定了他能聽取手下人的意見,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事,這樣蜀國定會人才濟濟。

如此,魏延進攻長安提議,很有可能會被龐統採納,攻佔長安,進而逐鹿中原,實現劉備統一漢室江山的偉大戰略構想。

然而,這一切只能推演,歷史不會重來。就以此來慰藉一下英年早逝的鳳雛先生吧。


圖:《三國演義》劇照


原度拾趣


三顧茅廬的故事家喻戶曉,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多次拜訪諸葛亮,諸葛亮感其誠意,出山相助,最終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但是如果三國裡劉備沒有三國茅廬,結果會怎樣?

從劉備方面來看,劉備可能繼續求賢,廣羅天下賢士,最後終於覓得一個足以匹敵諸葛亮的賢人,並且在其輔佐之下,稱王稱霸。還有一種可能,劉備最終也沒求得一個大賢相助,一輩子依附在別人手下,壯志難酬,碌碌無為,抱憾終生,甚至命喪敵手。那麼諸葛亮呢?或許諸葛亮也可能找到另外一個明主輔佐,建立千古奇功,被後人累世傳頌;或許諸葛亮會一輩子“躬耕於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其實“如果”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明主求賢,賢臣亦求明主。劉備和諸葛亮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找到對方。劉備求得諸葛亮,如虎添翼,使得其政治抱負得以實現,建立帝王偉業;諸葛亮在劉備手下亦可以把自己平生所學發揮的淋漓盡致,千里馬不至於駢死於槽櫪之間。但是正如司馬徽所言“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五丈原的秋風,改變不了歷史,但是卻可以傳下三顧茅廬的佳話。


工程考試學習


三國不會鼎力,曹操一統天下,諸葛亮老死廬中



品酒筆記之陳厚坤沙酒


劉備三顧茅廬是聽到諸葛亮有安邦定國之才,一心想請他出山來幫助自己,因為劉備深深地知道沒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想在那個軍閥割據的亂世裡幹出一番事業來,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當時的他即沒有地方,也沒有軍隊,只有志同道合的哥們三個,那兩位都是武將,只有在布衣中,才能請來為百姓請命的賢士來,其他人,看到他的情形,是不會輔助他的,因此,他決定無論如何要把諸葛亮請出山來,他的三顧茅廬使自己有了立足之地,也實現了諸葛亮未岀茅廬知天下事的志向,沒有三顧茅廬,也不會有後來的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或許還在曹操處委曲求全。

諸葛亮的岀山,使精誠團結的劉、關、張集團更加壯大,使劉備如虎添翼,在文治武韜方面更勝一籌,文的一方面有諸葛亮、龐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武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威名遠振,慕名而來的文臣武將雲集。

再說諸葛亮,當初就有臥龍鳳雛,得一者得天下,可見諸葛亮之能力不是一般,他未岀茅廬就知天下三分之事,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政通人和,知人善用、軍紀嚴明,是一位傑岀的政治家、軍事家,這樣的人才,不管是那位想逐鹿中原霸主的人,都是想得到的,從當時的情況看,劉備的勢力最弱,諸葛亮早知道三囯會成立,劉備不是天下之主,他是逆天而行去保劉備,就是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他所抱的態度,就是士大夫的"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去感恩劉備的。他也在“出師表裡”就說“臣本布衣,躬耕與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在諸葛亮看來,天下事縱然結局如何,但三顧茅廬之情不可不深,沒有劉備,他也不可能為誰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地步去,他會跟世事隨波逐流,以大局走向而定,正是這"三顧",他看岀了劉備的真誠,和仁義之心,為了他,也為了天下蒼生,諸葛亮願背道而馳,去儘量現實他們的理想,直到劉備去逝,託孤也不敢心有他屬,最終病逝五丈原。

在諸葛亮的英明輔佐下,始終堅持東聯孫吳,北抗曹操,立足成都,三分天下,待時而發,實行一統,穩步前進的將無棲身之地的劉備,從新野岀發、到得徐州,借荊州、取西川、定成都、掃南蠻,一路披荊斬棘,把一個小縣令推送到獨霸一方的英雄。實屬不易之舉。

沒有他的三顧茅廬,諸葛亮岀山不岀山未可知,假若未能三顧茅廬,諸葛亮不歸附於劉備,劉備就不可能獨霸一方,也形不成後面的三足鼎力之趨勢,或許早己被曹操吞併,從關羽的死,他急於報仇,不聽諸葛亮之勸,,擅自岀兵伐吳,至使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導致全軍覆沒,遺恨白帝城,從這件事看,沒了諸葛亮,劉備就成了只無頭的蒼蠅,沒計劃、沒目標,全憑義氣行事的普通人來,這樣,也永遠成不了大事。

因此,劉備的三顧茅廬,挖岀了個真才實學的軍事家,不去三顧茅廬,就沒劉備的三分天下,這就是時勢造就了英雄,但英雄也把握了時勢,才會拓岀一方疆土,奠基千秋基業。至於發展,也就得因人、時勢變化而變化了。


木火燊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c1000eecefdecfde3f\

創業勵志故事匯


以諸葛亮《出師表》所言:“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如果劉備沒有三顧茅廬,諸葛亮沒有顯示軍事指揮才能的機會,很可能平淡一生。這是諸葛亮的敘述,但個人認為,如果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還是會出山的。

按當時中國的軍閥割據局面諸葛亮最終會去哪裡呢?餘認為他最終還是會選擇劉備的。當時的最大軍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幕府人才濟濟,無疑是當時有才之士的最佳去處。而且曹操也是雄才大略級人物,志在一統中國。雖然是最佳去處但諸葛亮是不會去曹操那裡的,因為諸葛亮當時被稱為臥龍先生,自恃才高八斗,胸藏乾坤,若是去曹操集團,在那個人才多的數不清的幕僚裡如果一去曹操便予軍師高職勢必引起其他老幕僚的寒心,還有可能遭到其他幕僚的圍攻最終導致殺身之禍。其二便是去東吳孫家,相比於曹操孫家相對會好很多,孫家經過父兄兩代人的艱苦經營在當時已是不容小覷的軍事力量。為何諸葛不會去東吳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去了東吳要想成為高級幕僚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對一直在隆中等待出世的諸葛顯然時間上太久。二是當時的孫權雖從父兄手裡接過大業然權比起兄長差太遠了,又受頑固派的掣肘,東吳當時更偏向於守城而無圖進之志。第三個去處便是荊州劉表處,劉表雖是皇親但從其對待孫堅孫策父子時便知劉表心地軟弱,滅亡是早晚的事。至於張魯、劉璋亦不是大志之人。思前想後還是去劉備處更合適,一是劉備當時沒有什麼能力出眾的幕僚,唯一的一個也被曹操弄走了。二是劉備是個創業者,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正是諸葛亮施展能力留名青史的最佳去處。所以即使劉備不三顧茅廬,諸葛亮也會創造機會去劉備那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