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文化:“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說的仁政天下呢?

不二蒙教


我來表達我對這一句話的理解,完整的原文是《論語》裡的“窮哉法治”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前半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這裡的“道”在意是領導的“導”,孔子在這地方講不是政治,而是如何政, 統治者你愛我什麼方式來管理國家。


意思是: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以高壓體制來領導,再用刑法來管理人民,“齊之以刑”,迫使老百姓不犯法,如果犯法就得受到懲罰。但是如果用法制來漢理國家,管理國民,就會造成“民免”,所有的人會逃避法律的制裁,鑽法律的空子,同時也逃避了責任、法律及處罰,他還會不知廉恥,認為國家拿他沒有辦法,毫無羞恥之心。


如同老子說的:“最有道德的人,從不會吹噓自己有道德,因此才是真正的有道德;只有缺失道德的人,認為自己沒有缺泛道德,所以他並不真正具有道德。”

所以“法令越嚴酷,盜賊就越多。”就是這個道理。


後半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因此孔子又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如果用道德來治理國家,讓人每國民都有道德的涵養,然後:“齊之以禮”,以禮教化於民。

這就涉及到“禮”了,大家能自動自發遵守禮,如果自己做錯了事,違背了禮,就會產生慚愧的心情,這樣話,可以實現人人有羞恥之心,不敢做違背禮儀道德的事,根本不要等到法律的制裁,自己的心裡就已經非常難過,這就是有“恥”。


到了這種情形,則“且格”,就達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孔子所主張用禮儀道德進行約束和感化,這就是儒家與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


當然,中國的政治秦用的是純粹的法制,漢初用的道家的無為而治,到了漢武漢帝雖然獨尊儒術,但卻是道家、儒家、法家混合用的。

其實是在古代中國的鄉村裡《鄉約》和族規以及平時的禮節,就是相當於禮治,同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住在一起,就會共同遵守一些行為規範。否則,家族其他的人就會鄙視你,視你為陌生人,家裡有紅白喜事,沒有人會伸手幫忙,這種效果一點都不比法律效果差。


如《白鹿原》裡鄉約,連女人奶孩子都得躲進屋裡,違反了鄉約,不僅受到鄙視,還得在禮堂向列祖列宗懺悔。就是這個意思,


國內ERP專題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

原文是: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大意是: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順之心。”這句話確實是在說:“仁政於天下”

 

這句話本身是沒有錯的,因為提出這句話的作者是春秋時期的人,但是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保質期,文化也不例外,很明顯這句話不適於當今這個人口如此龐大,信息如此飛躍發展的時代。

 

後人應該在前人的智慧結晶上 稍加修飾 而與時俱進 方為上策。

試斧成:“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顧兼德禮,剛柔有濟,知恥而格。

 

大意是:“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但同時用道德和禮制來教育他們,剛柔並濟,讓其有廉恥之心,方可讓民心歸順。”

 

可能這樣修改才比較適用於現代的“仁政”。

 


半庭秋


道:同“導”,引導。齊:整齊,約束。格:方正。 用道德來加以誘導,用禮法來加以約束,人們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循規蹈矩。語出《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宋.李攸《宋朝事實》卷三:“夫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今無禮以齊之,而刑施焉,朕甚憫之。”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嗚呼,若先生者,誠聖人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者也。”也單引〔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材》:“夫將才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飢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梁書.徐勉傳》:“臣聞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故稱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環球正能量


孔子說:“如果以強權手段的行政權力、政策法令來管理一個國家,使其子民隨順,以壓服的方式採用強硬的刑罰來約束,使之達到所謂的“安分守己”,只不過是讓人隱藏了一顆不知羞恥的心。暫時不表現出違規違法的現象,表面上一派平和。假如,以禮仁之德法雙彰的方法、行為來感化人民隨德存仁,以禮義之法度引導人們提起相應的禮仁之心,類齊比肩,那麼人人都會做到,勇於知恥,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格除自己的不良習慣和醜惡心理進而長期保持不變。”

夫子說的德,德從自心深處牢廁所固之,那麼以德治理管理,處理一切國家企事業等等事務關係,就離不開德禮之基礎。以仁德禮義為本來處理一切,把博大的仁愛之心注照於人世間,就能一步一步的感化自己身邊所有的人,遠離羞恥之行為,人們知恥了,就能主動格除自己的不良行為,因此,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一切惡的誕生,均來自於人們的心不知恥,故夫子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自己若不知恥,如何能影響到身邊的人呢?自己都不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行好自己的行,養好自己的心,存好自己的德,如何能所好的德行傳遞給自己的子女,乃至其他周界?大家向一個方向前進,克己復禮,天下焉能不太平?



陽光行者OK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出處: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簡注:道,同“導”,引導; 以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齊,整齊劃一,指要求老百姓言行都符合周禮;刑,刑罰;免,倖免、暫時不會(犯罪);無恥,沒有羞恥之心;以德,用道德感化、教育;禮,符合周禮的禮儀規範;有恥,有羞恥之心;格,方正,守規矩。

  評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當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刑罰是不能少的。但比“政道”與“刑齊”的霸政來,孔子認為更為有效而長遠的治理方式還是“內聖外王”的 “德道”與“禮齊”的仁政。 當然,從執政者的角度考慮,最理想的還是仁霸兼濟,所以有後來荀子主張的王霸兼治:“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大略》)這樣,一禮一刑,上禮下刑,上王下霸,一手軟一手硬,老百姓就真的“ 有恥且格”,不但口服而且心也服了。譚嗣同所謂“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仁學》》),一語破的。

  "仁"字,幾千年來是一面光輝的旗幟,“人”都是匍匐著的,從來沒有直立起來過。要從根本上糾治不文明行為,應內外兼修,堅持宣傳教育與嚴格管理並重,按照孔子所指出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在提高國民自身道德素質的同時強化社會的外部約束。通過官民攜手互動,在全體國民的共同參與下,國民告別不文明行為,走向與和諧社會、與全球化要求相適應的新型公民,一定指日可待。


開始下一個10年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出自《論語·為政》的詞語。原文是: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孔子說:原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意思是:用政令指導人民,用刑罰規範百姓,國人被動地出於懼怕觸犯禁令、遭受刑罰而行為,禁令、刑罰之外便肆無忌憚不知廉恥;用道德來感化人民,用禮法來約束百姓,國人才會因為在心底知道廉恥而自覺地行為併發自內心地反省改善。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句話是仁政天下,道德禮法共用使人們自覺的發自內心地棄惡從善。


王志毅


此句出自《論語·為政》,全文內容是,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就是,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這體現了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r

在管理上,僅僅通過道德引導,禮制同化是不夠的,沒有律法的規範,沒有刑罰的震懾,是做不到令行天下,大家遵從的。但如果過於側重刑罰,而忽略道德引導和禮制培養,又容易使被管理者由懼生怨,不利於大局的穩定發展。



筱君929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個出自《論語.為政》。

這個說的以“德”為政,不是“仁”政。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植物貼畫


政策法令和道德禮制都是人規定出來的用於規範社會限制人的自由的,讓眾人活成上層人所需要的樣子,不能超出規範社會里的界限,否則就用刑法或道德來制裁或抨擊。

仁政是錯了不可一棍子打死,應以批評教育引導他人,並結合問題所在給予支助,引導他人走上正道。

同時仁政也不是以某些人口中的道德和禮制用他們的世界觀來以偏概全,形成少數人有禮有道德而大多數人都是沒教養和無道之人。

無論是政法道德禮制都要使大多數人受益而不使大多人都變成匪徒和罪犯,這才是仁政;反之就不是。

所以仁政的定義是能使全民受益率能達到90%以上的政法道禮,其它一切損害眾生的行徑和規範都是扯淡。


抒新


  • 巜道之以德,齊之有禮,有恥且格》出自論語。
  •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 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用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同時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建設是必要的,但卻忽略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用道德教導人民,用禮教來整齊感化他們,人民不但懂得廉潔是非,而且從心裡歸服。雖然孔子的觀點十分明確。統治者以“德”和“禮”治國,就能得到百姓的認同和擁護,整個國家的凝聚力也會大大提升。若用“刑罰”和“政令”治理國家,雖然也能起到效果,但是民眾對國家的感情卻很淡,缺少相應的凝聚力。而最理想的政治形態,莫過於“禮樂刑政”的統一,才是最完備的治國方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