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台洪墩村驻村扶贫队:一心只想扶贫事 带领群众奔小康

人民网-安徽频道

“石榴枝边上的枝杈要减掉,不能让它向上生长,不然果子的数量会受到影响。”3月30日,在池州市石台县洪墩村软籽石榴观光采摘园内,该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张路向村民讲解道。

1989年出生的张路,并不是农技专家,而是九华山风景区税务局一名年轻的税务人员。很难让人想到,来到该村开展扶贫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俨然成为了村里的“农技专家”,更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2017年4月,张路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来到了洪墩村驻村扶贫,驻村后,他凭借着在税务部门多年养成的优良工作作风开始着手政策宣传、入户调查和资料梳理等工作。

2018年11月,经过前期科学调研论证,扶贫工作队提出建设软籽石榴观光采摘园的意见。张路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后,撰写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反馈协调相关事宜。目前,共种植5300株软籽石榴树,建设完成60亩“软籽石榴观光采摘园”。

“按照目前市价来算,每斤石榴在7元左右,预计纯利润可达20万元,村集体提成收入可达14万元,入股村民直接分红收益6万元。”张路介绍,同时,石榴果园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类用工年预计可带动务工村民累计增收4万元。

在张路及整个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2017年,洪墩村脱贫出列。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洪墩村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产业,于2018年,成功创建安徽省AAA级旅游村。

事无巨细 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李老,这上面的字,您看不清吧?我现在读给您听啊。”3月24日下午,张路再次来到了李天喜老人的家中,询问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

今年70多岁的李天喜老人儿子去世,女儿也已出嫁,由于缺少劳动能力,在2014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经各项帮扶政策的扶持于2017年脱贫。

“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如果能解决的,我们就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我们一定要及时回应。”谈起近三年的扶贫感受,张路向记者说道。

到村以来,他指导帮扶60余户贫困户扩大茶园种植,10户贫困户养殖生态家禽,13户贫困户发展土猪养殖,6户贫困户承包鱼塘养鱼,3户贫困户新发展农家乐经营,帮助20余户农户联系代销农特产品近6万元。同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培训,帮助15户贫困户40余人就近就业务工。

给思想“充电” 助乡村振兴

“思想不脱贫,一切等于零。”在扶贫工作中,树立贫困户的脱贫愿望和志气是扶贫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而帮助贫困户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成为了张路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刚驻村时,张路得知村中有位单身懒汉老唐,他便主动请缨做老唐的帮扶责任人,第一次上户,周边群众就嘲笑着对他说“十几年的懒汉,都懒到骨子里去,你能扶地起来?”

50多岁的老唐,一直未结婚,每天睡到下午,一天只吃两顿饭,吃完饭就打麻将,靠吃低保过日子。为帮助老唐改变生活现状,张路决定实施帮扶,首先帮助他规范生活作息,清理家庭卫生。每天定时到他家叫他起床,督促、协助他清理家庭卫生,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唐老汉的生活作息和家庭卫生明显得到了好转。

多年来,唐老汉有着收废品的习惯,张路便帮助唐老汉购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专门收购废品,并帮助他申报相关补助,经过帮扶,唐老汉不仅顺利脱了贫,而且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他的“懒汉”印象。

“扶贫更要扶志,只有思想改变,再通过自身努力,生活才能改变。”对此,张路感慨地说,今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扶贫工作队将与洪墩村两委一起,带领村民群众将工作重点放在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方面,通过奠定良好的基础,助力洪墩村尽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景愿。(杨赛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