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印象:高山引來“致富水”,古稀老人戰貧困!


祁陽印象:高山引來“致富水”,古稀老人戰貧困!

三月的湖南祁陽,湛藍的天空如水洗般澄澈。群山環抱的羊角塘鎮金竹村被瀰漫的油菜花香包圍著。田間,鄉親們沒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已經開始了農忙,被翻過的田地散發著一股清新的泥土味,家畜偶爾發出幾聲低鳴,喚醒著山村的春天。
3月17日清晨,該村貧困戶71歲老黨員王天喜來到半山腰處的山塘,忙著給新修的山塘蓄水。山泉水沿著渠道順著山勢向下流淌,蜿蜒著流進山塘。晨曦中,山塘裡緩緩升騰起氤氳霧氣……經過兩個多月艱辛勞作,王天喜發展山塘生態養魚的規劃已經到了最關鍵的一步。
王天喜一家6口人,兒子前些年生意失利欠下了鉅額債務,老伴身體又不好,兩個孫子還在上初中。2014年被評為貧困戶後,他不等不靠,讓兒子兒媳外出務工,自己在家種地發展種植業,決心通過辛勤勞動來脫貧致富。
村裡半山腰處有口8畝多面積的山塘荒廢多年一直沒利用起來。“能不能把山塘修繕好,用來生態養魚。”去年11月,王天喜萌發了這樣的想法,立即跟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委會商量,得到了村扶貧工作隊長張新華、村支書易邵陽的大力支持,併為其積極爭取專項補助。
說幹就幹,王天喜動員家裡親戚一起勞動。清淤、砌石、壘土、固壩,忙得熱火朝天。“考慮到成本,很多活都是我們自己動手做,好多材料都是我們用肩挑。想著來年會有個好收成,生活更有奔頭,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勁。”王天喜開心地說。


經過一個多月的辛勤勞動,王天喜的山塘終於修好了。可就在這時,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看著村裡黨員幹部帶頭防控疫情,忙著排查返鄉人員,王天喜毫不猶豫擱置了自己的“致富計劃”,主動請纓要求赴一線參加防疫工作,並動員兒子兒媳義務參加村裡防疫宣傳和衛生消毒清掃。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他在村口值守卡點、在村頭巷尾宣傳防疫知識、在村民家中排查外出務工返鄉人員,一直挺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精神勁一點也不比後生小夥差。當家裡親人勸他歇一歇的時候,他總是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我這個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肯定要為村裡、為百姓多做點什麼才行,放心我身體吃得消。”


二月底,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王天喜立即重啟了自己的“致富計劃”。為使山塘有源頭活水,他瞄準了3裡外山上的一處水源,帶著家裡人揮鋤掘土、揚鍬壘邊,開挖起了“人工天渠”。
“挖這條渠遇到了很多困難,山上石頭多,有些石頭深埋地下很難用鐵釺撬開,就只能錘碎或繞行。山勢陡,有時需要貼山開挖來保證水量。我們一點一點地掘進,進度很慢,用了近20天才完成。”


當前,王天喜已經準備好了草魚、鯉魚、鰱魚、鱅魚、鱖魚等魚苗。這些魚易成活、生長快,很適合山塘餵養。對於生態養殖,王天喜成竹在胸:“這兩天我就把魚苗放進去。山塘用的是山泉活水,我不投放任何飼料,養出來的魚肉質好,吃起來味道鮮美。現在市面上山塘清水魚很緊俏,價格高、賣得快,常常供不應求。這麼大一口魚塘,如果管理好了,一年出產4000多斤魚不成問題,粗略估計可以增收28000元以上。”
“現在政策這麼好,只要我們捨得流汗,肯下力氣,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這山泉水以前喝著只覺著有點甜,現在看來還真是‘致富水’咧!”王天喜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