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社区团购不该成监管盲区

  近期,社区团购成为不少居民采购的主要渠道,因其“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的优势,加入社区团购的市民越来越多,人们纷纷向“线上”转移,接受并习惯这种网上买菜的生活方式。然而,在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等优势的背后,“社区团购”也面临着食品安全和相关监管缺位的拷问。

  随着疫情的爆发,社区团购等线上购物成了不少人购物的主要方式。社区团购的火爆,不仅给市民带来便利,拉动了消费,还减轻了一些企业、农户生产经营的压力,但也因其基本靠对社区“团长”的信任和口碑维系运作,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比如多数消费者无法确认货源,团购瓜果蔬菜肉禽类的溯源、农残检测等方面只能靠社区“团长”提供,真假无从辨别;再如缺斤短两等问题,部分业主也遭遇过,但有人碍于面子,涉及金额又不大,也就不了了之;至于生产企业是否有资质,生产环境是否达标,是不是“三无产品”等,更是无法验证。

  正如某社区团购电商平台负责人所说,品控和售后是社区团购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保证品控和售后,让社区团购这一“新生事物”得到健康有序发展,笔者认为,不能光靠社区“团长”、团购电商平台的道德自律和自觉,更要依靠监管部门的强力作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区电商平台和消费者都在呼吁政府出台关于社区团购的扶持、监管政策,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这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火爆的社区团购不该成为监管盲区,监管部门应该有所担当。无论是从鼓励新生事物更快更好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说,监管都责无旁贷。所以,必须尽快将社区团购纳入到常态化监管范畴,为消费者把好质量安全关。

  具体而言,首先要完善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社区“团长”的登记备案,做到资质可查,出现问题可溯源追责。其次,要严格把关社区团购蔬菜瓜果等产品的检验检疫证明,采取抽查等方式对社区团购提供的相关凭证、供货商进行监督,同时开放消费者投诉咨询渠道,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安安心心消费。

  对于存在经营问题的社区团购电商平台和社区“团长”,还应该完善公开曝光、罚款等追责机制。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维权保障机制,对存在消费争议的社区团购,应及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约束社区团购相关经营者的行为。(赵有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