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不是地球人口老龄化的一次自我矫正?

呼儿嘿呀哈


新冠肺炎是不是地球人口老龄化的一次自我矫正?

冠状病毒针对的多数人群

新冠肺炎海外疫情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状态,截至3月29海外累计确诊人数581877人,死亡人数27504人,死亡率高达4.7%。庞大的患者人群数量和相形见绌的医疗设施形成鲜明不对称。

目前新冠病毒已经形成,不分地区,不分民族的大型流感病,尤其是近期国外媒体报道,多数国家采取优先治疗年轻人的策略,将更多的资源留给年轻人,这将意味着很多老年人将丧失更多治愈的可能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采取各国的患者数据分析,男性和老人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紧张素转化酶2)在肺泡细胞中表达率高,尤其是吸烟的男性所占比例更高。

女性患者占比较少,除此之外,男性的生殖器官中含有较多的紧张素转换酶,也就意味着冠状病毒会对男性生殖器官造成一定影响。

在所有的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往往是居高不下。为什么老年人会成为病毒的重灾区?

老年人的身体身体机能的下降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是自然下降,新陈代谢缓慢,免疫力降低,抗体产生少,内分泌系统易紊乱,肺功能降低,各项机能器官处于处于“半退休”状态,因此患各种疾病的风险非常大。

即便是简单的小感冒,老年人的身体也经受不住考验,大致与儿童的身体素质相仿。

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传播能力强、威力较大的流感病来袭时,老年人通常会受到感染。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差,病毒会轻易的穿过人体三道免疫防线。

而且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体内自主产生抗体,老年人需要更长的周期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病毒是不分年龄,只不过是青壮年免疫系统积极维持着警戒任务。病毒入侵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可能会迅速做出应答,直接铲除。

而且多数的老年人是不喜欢戴口罩,防护意识低,也是造成老年患者人数较多的原因之一。

老龄化的一次自我矫正?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与自我矫正毫无关系。

首先世界人口经历近八十年的快速增长期,据WHO(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000年至2050年期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将翻倍,从11%增长至22%。预计在同一时期内,60岁及以上老人的绝对数量将从6.05亿增长到20亿。

地球不会以这样的行为方式进行“清洗”,也不会插手两者之间的交锋,它会以自然活动,来证明本身的健康程度,而不是指令一种“生物”去攻击另一种“生物”,这不现实,也不科学。

其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免疫能力差自然成为此次的重点“入侵”对象。与其说是人口老龄化的矫正,倒不如说是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抗争。

这场争斗是无休止,跟矫正无丝毫关系。


会讲故事的外星人


新冠肺炎是不是地球人口老龄化的一次自我矫正?

新冠肺炎在海外的蔓延趋势越来越严重,截至3月28日,共有199个国家存在着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除我国之外,海外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超过56万,死亡人数达到了2.6万,死亡率平均为4.6%。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每个国家共同的“敌人”,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阶段性成果之时,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以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由于各方面原因,病毒的蔓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愈演愈烈,感染人数与日俱增,给全球的整体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不可控因素。

年龄偏大的人群的确受病毒影响较大

我国的科学家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向外公布,新冠病毒的感染对象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是更易感的人群包括老年人、患有基础病史的群体。此后这一论断通过疫情的发展,得到逐步的验证。目前通过相关国家的初步统计,确诊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重度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而从死亡的病例数据看,我国大约是平均78岁、美国平均80岁、德国平均82岁,意大利平均80岁,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病毒的感染,还是被病毒感染引起的死亡,老年人已经成为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

于是,在一些海外国家,采取了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办法来应对此次疫情,比如群体免疫法,试图让更多的人感染上这种病毒,从而应用“优胜劣汰”的方法让幸存下来的人们普遍拥有抗体,可想而知,这些国家的老年人则会首当其冲影响最大。还有的国家干脆放弃了对老年人采取治疗的方案,比如拔掉65岁以上确诊患者的呼吸机,似乎是让这些人“自生自灭”,而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放到治愈率更高的年轻人群身上,这是多么不公平、又显得多么无奈的一种举动呀!

为何老年人群体会成为“重灾区”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以人体呼吸器官的细胞作为“靶向”入侵目标的病毒,其传播方式是通过携带病毒人体喷出的飞沫、与沾染病毒的物体直接触摸、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这3种方式。当病毒通过这些媒介进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以后,就会主动与呼吸系统器官的细胞膜中的糖蛋白发生融合,从而突破细胞膜的阻挡顺利进入细胞内部,然后充分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合成用于自身复制所需的合成酶、负RNA基因片断,然后在细胞内部进行重新组装,最后形成新的病毒个体。

在此过程中,由于细胞的组成物质被剥夺,细胞的生物活性就会降低直至死亡,从而引发呼吸系统功能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细胞活性的丧失,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识别出病毒的存在,从而产生相应抗体与病毒进行抗争,引发免疫系统的应激性反应。于是在这两种情况的推动下,病人的呼吸系统器官本身功能下降,肺部产生大量黏液,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氧气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在进入重度以后,无会发生呼吸衰竭的问题。

由于老年人群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分裂的速度明显放缓,新陈代谢水平显著降低,基因修复的能力也处于非常低下的水平,免疫系统的能力逐渐减弱,抵抗疾病发生的能力会明显不如年轻人,这也是为何老年人容易生病的原因,不论是新冠肺炎,还是其它病毒或者细菌,老年人都是易感人群,这与这个群体的身体素质和免疫系统能力密切相关。

这是地球对老龄化的自我矫正吗?

当然不是。这个说法犯了几个逻辑性错误。

第一,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的社会问题,与地球无关。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进程中的产物,这与经济发展、文化理念、资源承载能力、人类自我意识等方面都有关系,这是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与地球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自我”这个说法不成立。

第二,地球从来不会矫正任何事情。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完全依靠着宇宙的运行规律在演化和发展,从来不会因为任何生物的变化来改变这种运行规律,即使所有生物的主宰人类也好,也不会改变这种运行规律。地球上发生的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难,都是建立在自身应力释放基础之上的,对于地球来说太正常不过了,而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就是极大的灾难,二者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地球不会去矫正任何事,是人类在地球环境的变化下自己所做的选择。

第三,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论人类也好,其它生物也罢,就连地球、太阳、银河系等,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宿命,这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作为生物而言,处于生命长度晚期的群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干扰产生相应问题的几率肯定要比别的群体要高,我们要正视和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有责任的国家,一人有温情的团体,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在他们受到疾病侵扰后要尽可能予以救治,而不是选择放弃。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新冠肺炎是不是地球人口老龄化的一次自我矫正?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把地球拟人化了,如果地球本身有这样的意识,那么人类可能早都不存在了。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上,如果说哪个物种对地球的影响和改变最大,想必人类是独占鳌头了。

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从地球内采集石油、煤炭、矿物质,在地球表面建造高楼大厦以及改变自然景观,各种无法降解的人造垃圾被丢置在自然中,所以说地球如果有意识还能矫正老龄化的话,那么早都把人类清楚了。

2019年末首次发现的新冠病毒,一直到今天已经三个多月了,它所引起的疫情肆虐了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72万+确诊病例,死亡人数3.3万+,这次引起疫情的病毒是本世纪发现流行的第三种冠状病毒。在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以及现在正在肆虐的2019-nCoV,它们都属于冠状病毒,并且是都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

从现有的数据以及临床上的表现,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受到的影响会更大,死亡率也比较高。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一般老年人通常都伴有其它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如果在有基础疾病的前提下感染上新冠病毒,自身的身体机能难以抵抗,因此死亡率会偏高一点。同时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较低,难以抵抗新冠病毒的肆虐。



新冠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方式,最终会破坏人体的呼吸系统。不仅仅是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老年人死亡率高,其它类型的肺炎、肺部感染,对于老年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变化时先增高有个巅峰期,随即是逐渐在走下坡路的,各方面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比如老人上呼吸道黏膜、咽部淋巴组织、气管及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腺体等组织都会发生萎缩,呼吸系统明显的减弱。而新冠病毒主要攻击的就是人类的呼吸系统,老年人自然难以抵抗。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提升,现在的人类都挺高寿的,下图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日本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一般认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占比超过14%称为深度老龄化,占比超过20%就是超级老龄化。我国在200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就超过了7%,科学家预测在2050年可能就进入超级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30%。

此次新冠疫情对于老年人的杀伤力很大,意大利是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因为意大利是在全球老龄化第二严重,欧洲老龄化第一严重的国家。此次疫情对于老年人的确是伤害比较大,但人类也不希望借助这样的办法来控制人口老龄化。



科学黑洞



这种说法过于离谱了,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病毒,都容易攻击抵抗力低的人群,其中就有老年人,年龄越大越危险。 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1-9岁的儿童仅占中国新冠病毒所有感染病例的1%,这些病例中没有一例导致死亡。

事实上,大多数患者实际上在30-79岁之间(87%)。在感染病毒的70岁老人中,8%的人死亡。同时,80岁及以上患者的死亡率为15%。 新冠病毒似乎不会通过母体传播。一项研究发现,九名感染病毒的女性没有将病毒传给她们的婴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婴儿死于新冠病毒的报道。



目前,科学家不知道为什么儿童似乎受到保护。尤其是因为儿童通常是疾病的携带者。 考虑的几个可能性是,儿童的身体可能能够更好地应对病毒的影响。或者,由于某种原因,病毒在它们体内不能很好地复制。 该研究还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考虑到男性占确诊病例的一半以上这一事实。

除此之外,趋势显示男性患者的死亡频率也是女性患者的两倍。男性死亡率为2.8%,而女性仅为1.7%。然而,还没有足够强有力的证据做出任何结论。 常见感染,如流感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对于65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这些疾病可能更难诊断——导致长期健康不佳、持续不适和住院风险更高。



事实上,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三分之一是由传染病造成的。 如果我们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任何变化保持警惕,并采取措施预防任何可能可以预防的感染,我们就能帮助我们所爱的人在他们的黄金岁月里提高健康和生活质量。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题主多虑了,几乎所有疾病都是老年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高,这跟疾病本身没有关系,跟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有关系!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老年群体成“重灾区”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不断蔓延,目前已经蔓延至全球199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近60万人感染,死亡超2万人!这样一个大流行的传染病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敌人!而在感染人群中,重症患者及死亡患者多为老年人,在意大利、西班牙等疫情严重的国家,由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数千名医务工作者感染。近日有媒体曝出,为了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年轻人,两国将拔掉65岁以上患者的呼吸机,留给有更多治愈机会的年轻人。这个选择很残忍,但是危急之下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年轻人治愈的机会明显要大于老年患者。

(图:网传西班牙马德里一家医院将拔掉65岁以上老人呼吸机)

我们暂且不讨论人权问题,相信当地医院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经过了艰难的抉择!

(图:西班牙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年轻人)

老年人抵抗力较差 基础疾病较重 更容易成为新冠病毒攻击目标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老年人成为攻击目标!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本身的抵抗力没有年轻人那么强,加上老年人本身容易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新冠肺炎病毒的攻击之下,加上基础疾病的拖累,老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死亡率超过10%,除了医疗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

(图:意大利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冠肺炎死亡率)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

古往今来,生老病死是所有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随着未来医学水平的进步,相信人类的预期寿命还会不断提高。但是,死亡,终究是每一个人终将面对的事实!我们同情那些因新冠肺炎而不幸逝去的人们!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国家的各项防控措施,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加油!

(以上代表个人观点!)


不入流的大刘


也可这莫说。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工业社会使人类的寿命普遍提高这一事实,而在古代除了士大夫普通民众想要活到现在的七八十岁的水平是极其困难的,所谓七十都古来稀了。

病毒的清除需要强有力的免疫系统,毫无疑问老人的免疫系统与其他身体机能普遍较弱,所以在人民普遍长寿的现代工业社会里面,病毒的威力被放大了,这在古代也许根本轮不到它的出场,许多人已经死在其他原因上。

还有我们要注意到免疫系统不仅体现在防止病毒侵入细胞,还体现在病毒在完成入侵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对病毒持续扩散的阻断上。就新冠来说它可以不被细胞察觉的入侵,然后在细胞内繁殖,但当它使原来宿主细胞破解准备再感染更多细胞时它就会被免疫系统发现(病毒入侵繁殖到被发现就是潜伏期),由于入侵的肺部细胞所以病毒使细胞破解就引发呼吸困难与咳嗽,而后续的免疫反应就会引起发烧。这时如果我们免疫系统强大就可以阻止病毒感染更多细胞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当然呼吸困难引发的缺氧状况,会使心率增加呼吸急促来调节血氧饱和度,这样加重了心脏复担,并且这个时期由于代谢废物快速增加与血液流速加快也使肾脏负担加重。所以发现有些病人死于心衰与肾衰竭。

此外工业化的人口密度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交流,更是这次病毒传播的有利条件。所以人类现在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



小小熊冰淇淋


应该算是一次,老年化人口筛选。目前新冠患者死亡都是以老年人为主。因为新冠并没有特效药,国内主要治疗方法是帮助病人提高免疫力,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而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差,新陈代谢慢,短时间内很难用免疫力刺激药物来提高其免疫力。特别重症老年人。


在云端逆风奔跑


大自然发展是没有规律的,留下的只不过是适合环境生存的,就像这次肺炎一样,属于偶然事件,并不是为了杀死低免疫人群,是他们难以适合这样的环境,很多病毒以及疾病人类没有办法解决,传染性疾病对人类这种超级群居生物杀伤力巨大,我们改变环境就要承受环境改变后的反面压力,与天斗其乐无穷嘛!!!


唐磊362


看欧洲和美国对待老人病患的态度

应该叫做清除才对!

感觉欧美在利用这次疫情顺理成章的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老龄化的问题!

由此可见,欧美国家一直炫耀的社会福利机制,估计已经面临巨大的压力了。

但不管怎么说,老人可怜了!



言戌


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非常想引用《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作者理查德的一段总结词: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说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作者理查德认为,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正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

100年前,造成2000万人死亡的一次世界大战才刚刚结束,突然之间人们又必须面对另一场更致命的危机:流感大爆发。

被世人称为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的那场疫情据信是从交战前线拥挤的军营里开始爆发的,当时前线的卫生条件极差,尤其战壕里更是病毒肆虐散播的温床。

战争在1918年11月结束,但是随着士兵返回家乡,病毒也被带回去,导致最后因为流感而死的人数——据信介于5000万至1亿之间——比死于战争的人数还要更多。

从那之后,全球出现多次大规模流行病,至少有3次流感大爆发,但是都没有像西班牙流感传染规模如此之大,如此致命。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爆发,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恐惧,究竟我们从百年前的那场全球性流行病疫情学会了什么经验教训?人类真的认真思考过疫情发作的本质和原因吗?

人类历史疫情发作原因浅析

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大瘟疫,有的瘟疫带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但是有些瘟疫来得快,去得也快,究竟是怎么过去的?现代科学茫然不知。历史上没有特效药,现在人类科技日渐发达,仍然没有一种特效药。

从现代科学理论上讲,许多野生动物身上都有病毒,蝙蝠,作为一种百毒不侵的生物,身上就携带有上百种病毒,按理说,传染性强的病毒瘟疫会此起彼伏,一直存在,可是事实却是瘟疫泛滥之后,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严格地说,是该种病毒的活力突然在人间像海水退潮一样全部隐退、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

西方人把瘟疫看成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从《圣经》中明显看出:上帝惩罚那些背弃了他、忤逆他的意愿(天意)的人,特别是迫害他的信徒的人!所以瘟疫是定向的,只感染这些人,而且惩罚(致死、致病、致残)之后,瘟疫之神收手撤走,瘟疫自然隐去、消失。如上帝发大洪水,唯独义人诺亚一家和一船动物生还;后来又降天火毁灭“淫城”蛾摩拉与索多玛,唯独罗得和两个女儿生还;埃及法老阻止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回迦南美地受到的十灾等。

在中国,电影《大明劫》中记录了明末时期的鼠疫,这段历史很奇怪,这场鼠疫令摇摇欲坠的大明雪上加霜,明军兵力、战斗力大减,李自成的义军得瘟疫的也不太多。清军则全然无恙,投降清军的明朝军队也没事了。虽然吴又可发现了瘟疫的传播途径,也发明了达原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瘟疫,但最终还是救不了大明。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但黑格尔看透了人性,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人类最应当从历史中总结出的教训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太过深远,更可怕的是环境的污染导致的生态多样性降低。全球变暧、废物排放、化学药剂的使用、植被破坏、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导致的物种灭绝现象至今仍在上演。今天,人类所疲于奔命的“建设”,导致大批的森林、草原 、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农田、 工厂、臭水沟……正如韩寒小说《一座城池》里所描述的:

……我们开车出发,经过表面繁荣的工业区。一座座巨大的工厂分布在路的两边,巨大的烟囱排出五颜六色的气体,将天空点缀得如节日般喜庆。工厂排出的彩色的水让周围的河道也绚丽缤纷,和天空相映成趣,鱼儿纷纷欣喜地浮出水面感受改革开放的春风,空气的味道都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在四车道的大路上,卡车欢快地直冒黑烟,运输着生产物资,轿车也欢快地拉着警报,载着来视察的领导。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种“欣欣向荣”能够持续多久呢?亦如韩寒所说,只是”表面繁荣”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英国一支科研团队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一直被认为种类和数量众多,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开始面临灭绝的命运。甚至有人认为: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马克思说,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灭亡也是合理的。其中关键之处,在于这个“理”,也就是自然规律。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好环境,使人类能走的更远。如果与“理”背道而驰的话,所谓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的到来也是合理的,绝不是耸人盺闻。而这,之于人类,就不仅仅是本次新冠病毒那样简简单单的一次所谓针对老弱群体的一次“精准打击”。

结语

其实,老子的《道德经》中还有一句话: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说这是对人类生存法门的完美浓缩:一切要尊重自然规律。发展是硬道理,但因为发展而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最得不偿失的。而我们作为在大自然中与浩瀚自然茫茫物种并存的一种地球生物物种之一——人类,理应在遵从大自然的前提下,与它们同呼吸、共命运,相互交融、和谐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