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张园,地处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见证着属于老上海最后的石库门时代。今年4月底,这里的小区居民都已搬迁,所有商户也全部离场,威海路后门已封闭。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这里充斥着浓浓的人情味,也铭刻着老上海一代人石库门的记忆。如今,让我们追忆张园的前世今生,期待未来更好地遇见。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情至“味莼园”

张园鼎盛时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茂名北路以东、石门一路以西、威海路以北、南京西路吴江路以南。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它最早由英国商人格龙营造为园,随后流转到了和记洋行手中,1882年,被无锡富商张鸿禄购入。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张鸿禄原本想购此园给母亲颐养天年,但其母不久不幸离世,于是张鸿禄将园子重新布置,在1885年向社会开放。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新园取名“味莼园”,取自”莼鲈之思”的典故,以示思念。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几十年后,他将张园的土地“散售”,兴建了28个各不相同的石库门里弄,形成今天张园的格局。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海上第一名园”

在张鸿禄的经营下,“味莼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游乐休闲场所。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弹子房、影戏、髦儿戏、放焰火、照相馆等各项娱乐项目在张园应有尽有。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张园的过山车)

园内广种各种鲜花,四季可闻花香。1893年竣工的主体建筑“安恺第”,成为张园许多大型活动、聚会的举办地,曾闻名遐迩风光一时。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安恺第)

张园赏花,张园看戏,张园照相,张园宴客,吃茶、纳凉、集会、展览、购物……张园,成了当时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各界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一个时代的缩影

同时,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时刻,也留下着张园熙熙攘攘的身影:1897年的“裙钗大会”开女权风气之先,“剪辫大会”亦在张园发起。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这里曾代表着对于秋瑾、宋教仁等革命先驱的无限缅怀,也曾抒写下“霍元甲威震外国武师”的海上传奇。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1912和1916年,孙中山曾两次在张园发表演讲,承载着振兴华夏的百年宏愿……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1916年7月17日,中山先生在张园演说地方自治)

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富商大贾、风云人物竞相汇聚于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张园的历史就是清末民初时代的一个缩影。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石库门里的生活哲学

1918年,张园闭园,一个娱乐王国从此销声匿迹,而另一个关于石库门的传奇正悄然开始。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张园先后建造了28条石库门弄堂和9栋花园洋房,它们大小不一,风格各异,共同构筑起一幅幅弄堂人家的浮世万象。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乌黑的大门,红砖砌筑的墙面,精美的拼花地面……徜徉在张园里,仿佛闻到了时光的气味。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张园大客堂)

头顶随风飘扬的衣服、阳台上生机盎然的植物,上海人的生活面貌毫无掩饰在你眼前铺陈开来……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黑瓦红墙与红瓦青砖的石库门与远处水泥筑起的高大楼房相互辉映,展现的是两个世纪的上海人完全不同的生活面貌。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哪怕是一个细小的装饰物,都能感受到这份生活的美好。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我们等待着,一个重新回归的张园,把百年上海的气韵,再次娓娓道来……

老故事 | 张园:从“海上第一名园”到石库门的弄堂人家


关注游上海,收获最实用上海游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