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領導機制的幾點創新!

看一看!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領導機制的幾點創新!

近期,立哥在微信群中看到了北京師範大學成立“互聯網+教育”改革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的消息。據信息展示,該工作領導小組以黨委書記、校長為雙組長,分管信息化、人才培養工作的校領導為副組長,成員則為珠海和北京校區教學負責人、教育學部負責人、繼教學院負責人、信息中心負責人、教育集團負責人、出版集團負責人、實驗室負責人、平臺科技公司負責人等,負責統籌該校“互聯網+教育”的規劃、實施、保障、協調、機制創新及平臺建設等工作。

在立哥看來,北京師範大學可謂是全國教育領域改革創新的標杆學校,該工作小組的設立對全國各類學校推進教育信息化特別是以信息技術推進教育教學變革工作,也有著以下三點借鑑意義:

一、“大水漫灌”到“重點突破”


看一看!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領導機制的幾點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漸進融合,全國上下對運用信息技術變革教育形成了基本共識。教育系統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並設立了網信工作領導小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教育自身複雜性,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著“管理深教學淺”“建設多應用少”等現象,信息技術在相對複雜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並沒有引起顯著而有效的變化。本次北京師範大學專門成立“互聯網+教育”改革創新的領導小組,顯示其將以“互聯網+教育”專題改革創新作為教育信息化突破口,聚焦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問題,由“大水漫灌”式信息化推進向“重點突破”式信息化融合邁進,對於破局教育信息化服務教育教學變革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二、“自建自有”到“多方合作”


看一看!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領導機制的幾點創新!

本次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改革創新領導小組的成立,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地方,即是領導小組成員對“校-企-研”多方合作的安排。可以看到,目前我們不少學校推進“互聯網+教育”主要依靠的是學校自身力量,或者將企業作為“互聯網+教育”基礎條件的提供商,企業、研究機構並未深度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其實,“互聯網+教育”的改革創新,既需要教學安排統籌、信息網絡保障,也需要教學軟件平臺的服務和研究策略的支撐。這也為我們不少信息技術保障條件不足的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否可以考慮與相關研究機構、企業進行合作,共建數字教育資源,共同探索融合道路。

三、“技術支撐”到“研究粘合”


看一看!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領導機制的幾點創新!

該信息展示,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教育”改革創新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黃榮懷教授領銜的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特別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研究智囊機構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為我們教育技術機構、教育科研機構打開了新的思路。各級教育信息化研究機構,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教育技術、教育教學等層面,而還要再進一步,站到教育信息化全局的高度,一手抓信息技術推進教育改革研究,為決策機構提供意見建議;一手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單位協同,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後,立哥還想說一點的是,教育信息化涉及到教育領域的方方面面,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套路可以依循。高校有高校的做法,中小學也要有中小學的探尋,選擇“互聯網+教育”不失為一個好的切口,選擇其它方面可能也會有一個好的成就。總而言之,我們創新教育信息化管理機制要因地制宜、因事定策,通過對我們的工作實質、工作主體、工作對象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努力探索更多、更好、更適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