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不是讨厌尼采?为什么?

许暖年


罗素眼中尼采并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但是他在其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仍然给予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与论述尼采。可是,通篇都是对尼采的厌恶之情。为什么?因为,尼采的思想与罗素的思想价值取向可谓是格格不入。

作为才华超众、胆略过人的思想家的尼采,罗素不能不重视,但是作为一个影响并且被当时希特勒的纳粹广泛利用的尼采,罗素不能不对尼采打上那个时代的偏见。有很长一段时间,希特勒曾经要求他每一个上战场的士兵都要随身携带一本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作为随身阅读物。也是战场上的宣传品。

罗素是一位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与反战主义者,曾经以九十高龄抗议战争而被关进监狱。而罗素的这本《西方哲学史》恰好写于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最为疯狂的时候。这也是决定罗素眼中的尼采的最重要原因。

罗素也是一个多才多艺,才情俱绝的一个人。在与尼采的重大分歧主要还是表现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上。在罗素眼中,尼采不但是一个战争狂,而且是一个有极权思想的人,并且他臆造出来的那个超人就是尼采思想的结晶。他蔑视基督教,高呼“上帝死了”,主张用超人来代替上帝的位置。而且是一个没有善恶观的人。

在尼采的《善恶之彼岸》中,尼采自称是歌颂恶而贬斥善的。尼采眼中没有善恶,只有强弱。尼采为恶辩护说,把追求善胜利,恶灭绝这件事当成一种义务,是错误的。只有强者超人才是道义的。他可以做那些敌视秩序,加害于劣等人的事的权力。

尼采反对民主制度,认为民主制度是就是“四面八方都是些庸碌之辈携起手来,图谋主人,这样的民主就是那些“一切纵容、软化、和把‘民众’或‘妇女’举在前面的事情,都对普选制——也就是‘劣民’统治——起有利的作用”。尼采没有同情心,认为人的同情心是一种必须有抵制的弱点,作为强者超人就是要追求那种庞大的伟大性的能力;能通过纪律而且也通过消灭千百万个粗制滥造者来塑造未来的人。

所以,伟大的事与超凡的人都是不受庸常社会的道德制约的。这个超人是那样的无情、狡猾、残忍、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因此,罗素引用莎士比亚的剧本:《李尔王》,第二幕,第四场的一段台词来概括尼采的超人哲学:

我定要做那种事——

是什么我还不知道——但是它将成为全世界的恐怖。

并且说这就是尼采哲学的缩影。在罗素眼中尼采无疑就是恐怖本身。并且尼采的恐怖哲学不但被人利用,而且就当时的二战气氛来说,罗素得出:“我倒不否认,现实世界已经和尼采的梦魇非常相似了,这一部分也是他的学说的结果;但是这丝毫没有使那梦魇的恐怖性有所减轻。”是有道理的。因为,希特勒的纳粹正在大力借用尼采的思想学说,以鼓舞士气。


花仙子语录


或许吧,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太极图的秘密


罗素在建设西方的哲学,目的是寻求西方哲学的新途;尼采是破坏西方哲学的根基,意欲重建西方哲学。新途固然难觅,重建更是谈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