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未來可能會有 60-70%的人感染!

情勢嚴峻,請務必認真對待。

自德國統一以來,不,自二戰以來!

我們的國家還從未面臨這樣一次必須勠力同心去應對的挑戰。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這是默克爾首次電視講話

默姨憂心忡忡地發表完電視講話後,平靜起身回家接受隔離。

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特朗普召集全球有頭有臉的醫藥業大佬到白宮會談。

葛蘭素史克、輝瑞、強生、賽諾菲都在列。

其中,一家不起眼的德國小公司的CureVac的老闆丹尼爾·梅尼切拉沒想到自己才是主角。

席間,特哥與他相談甚歡。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作為最接近新冠病毒“解藥”的公司,特哥開出大價錢,讓他們從德國搬到美國。

特哥如此不惜一切代價,就是為了拿到新型冠狀病毒 mRNA 疫苗專利。

丹尼爾沒想到的是,回到德國他就被罷免了。

你讓一個德國醫藥公司研製“僅適用於美國”的疫苗。

想拿人家的倚天屠龍,號令武林,反讓人家為你賣命。

樑子已經結下,沒那麼容易就能解開。

你不是要收購我們的疫苗公司嗎?你不是物資短缺嗎?

那我就扣你一批物資,正好我們也緊缺物資。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趁你病,要你命!

就在美國國內疫情爆發之際,德國海關沒收了美國3M公司的一批口罩和防護服。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要知道,美國現在的口罩庫存僅剩1%!

不是美國民眾不願帶口罩,而是真的沒有。

不過人家德國海關的說法是,懷疑這批貨物是用來非法出口的!

最氣的是,人家還佔理。

早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時,德國就出臺相關法規,規定只有在滿足德國重大需求時,才能出口防護設備。

對歐盟也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允許出口醫療物資,即使在其他國家也同樣會對人類生命造成嚴重的損失。

意思就是在我完全安全之前,一點醫療物資也不出口,即使你們快不行了也不行,過都不行。

合理合法,雖說合的是它自己的法。

你有什麼可豪橫的?

出於維護“江湖老大”的面子,美國一開始說這批貨不是要運到美國的,而是準備送到瑞士的。

但老特面子終究還是掛不住,馬上成立專門的病毒調查小組開始利用疫苗,來威壓德國。

我們已經開始人體疫苗試驗了,現在還我口罩,還有機會合作。

不過德國早有準備,早已和上海醫藥公司建立合作,並準備研發針對肺炎病毒的疫苗,將會在4月底進行臨床試驗。

之前還試圖花重金搶我研發的疫苗技術和專業人員。

現在,又說跟我分享疫苗,你猜我信不信?



這次,德國為什麼敢這麼豪橫?

隨著疫情日趨嚴重,口罩消耗量快速上升,多國相繼出現“口罩荒”,口罩資源“爭奪戰”已經在歐洲上演。

默姨也說了,這是二戰以來德國最大的挑戰。

不要覺得德國疫情不嚴重,大部分德國民眾還是不夠重視的。

都覺得0.4%的全球最低死亡率,德國醫療很OK。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目前,德國累計確診病例數位居全球第5,僅次於西班牙。

德國的2.8萬張重症床位,已經被佔用超過80%。

不要忘了,德國病死率低可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他們不檢測已經死亡了的病人。

目前來看,德國的醫療體系還未被疫情擊穿,但這種風險正在與日俱增。

德國的疫情暴發要落後於意大利大約一個星期,所以較大規模的死亡也可能會有所延遲。

默克爾,是個老練的政治家,她心裡很清楚。

一旦時機錯失,德國很有可能步意大利後塵,陷入“衛生體系”超負荷狀態,令國內疫情失控,導致更大的災難。

吃相是有些難看,但吃相難看總比餓肚子好吧。

另外,德國這麼強橫就是因為它是歐盟第一經濟強國。

作為歐盟第一經濟大國和製造業大國,美國也要讓三分。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德國是歐洲製造業大國,能夠生產防護服,護目鏡,以及醫療器械等醫療產品。

與意大利、法國不同,德國的世界先進醫療器材皆可自產,還是出口大國。

ECMO葉克膜體外氧合機及各種呼吸機就是其主打產品。

但隨著歐洲各國淪陷,全球醫療耗材告急。

德國怕全球訂單過多造成本國醫療耗材失血,所以緊急下令禁止出口。

德國現在要做的,就是確保自家民眾的安全,至於其他國家,不管盟友還是非盟友,就自求多福吧。

德國不是世界的救世主,更不像我們願意傾盡所有幫助他國。

德國人,不只嚴謹,還務實。



這一切,還要從德國的去美元化說起。

德國怎麼會因為一時得失,不顧一切扣押美國口罩?

這是因為德國對美國經濟信用不斷下降不滿很久了。

德國多年遵循美元主導的西方經濟體系規則,但美國主導的美元經濟體系出如今卻差強人意。

如何規避風險,不受制於人?

德國的辦法是用實物黃金儲備替代美元來實現去美元化,德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黃金儲備國。

要知道,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中替全球60多個央行和國際組織保管著約7000噸黃金儲。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美聯儲的德國黃金儲備量

早在2017年,德國就展開了運回黃金的計劃。

但在德國運回部分黃金後,美聯儲卻拒絕德國複查和運回寄存在美聯儲的剩餘黃金。

美聯儲近日又宣佈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再次開動美元印鈔機,試圖轉嫁國內危機。

天下苦美元霸權久矣。

美國可能忘了,大家做生意不只認美元,還認黃金。



疫情當前,醫療防護用品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緊缺的商品。

這個事,看似跟我們無關,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一個國家在關鍵時刻被卡住了關鍵物資,後果是十分嚴重的。

就拿同樣被德國扣下口罩大的瑞士來舉例。

瑞士擁有世界排名前三的製藥公司中的兩家。

其中,諾華公司就是《我不是藥神》中生產救命“神藥”的醫藥界大佬。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縱使有錢有技術有大公司,在生產口罩時,即便是發達國家也無力招架。

不是誰家的奧迪、格力都能轉產生產口罩的。

一沒有原材料供應,二沒有生產線設備,三甚至可能連產業工人都沒有。

想在抗擊疫情時能短時間獲得防疫物資的唯一途徑就只能是買了。

買,你就會受制於人。

口罩不像糧食、原油這類國家有大量儲備的物資,本身又有保質期,平日並不會囤積多少。

所以疫情爆發之初,全球都嚴重短缺。

口罩賣你300一隻,算良心價吧?

關鍵時刻,德國強扣美國口罩?

我們作為人口14億的超大型國家,在戰略資源領域必須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基辛格曾言,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那疫情當下的極端情況下,誰控制了醫療物資,後果不堪設想。

這世上真的能夠看淡生死的人是極少的,誰不貪戀世界的繁華?誰不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但歐美的資本社會早已經把平民養成了一群籠中的金絲雀;

可以鳴叫抗議,也可以撒嬌遊行,但就是不能耽誤資本賺錢,更不能和資本的持有者爭奪保命的機會。

看看美國的老特,為救經濟不惜放鬆防疫,在美國疫情加重時,考慮的卻是儘快解除疫情限制令。

風險來臨時,我們有足夠的資本才能保障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穩定。

資本逐利,無可置疑,但保證資本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事情。

未來幾年,給自己的錢找一個安穩的去處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