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劳动”种在学生心上

近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目前该份重磅文件尚未公开,但可以预见,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级各类学校一定会因地制宜、如火如荼地开展劳动教育。做为城市初中的一名教师,我思考的是,在接下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开展劳动教育,才能使劳动教育“不走样”呢?

把“劳动”种在学生心上


愚以为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劳动教育务必与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即“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对各种生活所需的自我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劳动教育必须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凡是学生未来生活所需的各种劳动技能,学校尽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教育。比如,可以对城市初中学生进行卫生保洁、养花种草、烧饭、修理自行车、整理家务、洗衣服、拆装电风扇、清洗空调、清洗抽油烟机等的劳动教育。这些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又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又可以提高他们的人生自信力。

把“劳动”种在学生心上


我的小学劳动课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就读村小。当时学校有五六个老师,全部亦农亦师,校长是个“庄稼好手”。因此,校园里这里开辟一块玉米、红薯地,那里开辟出一片菜地。一到春天,高年级的学生,就会有半天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先是刨地,过几天扒红薯沟,又过一段时间,抬水浇地埋红薯苗。割完麦子,老师带领学生利用一节课,种玉米。秋季开学,老师带领我们锄地,挖菜畦,种萝卜。印象最深的是,我刨过的地,身后是一排深深的脚印。老师就指导我,刨完之后,用撅头把身后脚印耧一耧,地就平整了。农忙时节,在家帮父母干活,邻居都说我干得有模有样。殊不知,这就是在学校干农活的收获。我所读的村小,地处偏僻乡村,劳动教育针对农活,简简单单,没有什么高大上名词课程,但学生的收获确是实实在在的。假如当时学校的劳动不切合农村生活实际,我还会有收获吗?基于自己的经历,愚以为学校劳动教育务必聚焦学生生活所需,让他们在校所学与在家所用一致,所学即能所用,所用促进所学,“教学做合一”,这不是劳动教育的最佳状态吗?

把“劳动”种在学生心上


二是劳动教育重在学生参与体验。劳动就是实践。因此,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参与体验,劳动才能变成学生经历,教育才能发生。如果不让学生不参与,不让学生体验,仅仅把劳动教育“包装”在一本本精美的校本教材中,那么,这本教材即使多么光新亮丽,劳动教育也不能落到实处。因此,劳动教育重在给学生提供机会,提供场地,提供时间,让学生挥洒汗水,尽情展示。农村有句俗话说,“杀猪有人杀脖子,有人杀尾巴。”劳动中,只要学生肯动脑子,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窍门。何必非用一二三的流程束缚呢?

我记得初中时,学校开设劳技课,内容大概有农村养殖、家电维修、缝纫裁剪等内容,一节课老师从头讲到尾,课堂远离生活,理论大于实践,同学们只能昏昏欲睡了。忽一日,劳技老师换了,上课地点改到室外。只见地上摆着一辆拆卸了的自行车。那节课,就是组装自行车。大家兴奋不已,班上有人参谋,有人动手,大家依葫芦画瓢,竟然把自行车组装成功。老师站在一旁,默默微笑。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觉得那是初中最有趣的一节课。假如老师絮絮叨叨讲解自行车安装过程,注意事项,不让学生动手,那么我们仍然不会组装自行车。

可见,没有参与就没有劳动,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教育的发生。劳动教育,就让学生挽起袖子,甩开膀子,动手动脑,在校内外劳动、志愿服务、研学社团等多形式地参与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形成劳动技能,渗透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

把“劳动”种在学生心上


三是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必须科学合理。曾经听某家长吐槽,自己孩子就读某手工制作特色学校,每逢周末学校就布置手工制作,刚开始很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越来越难,有的手工制作甚至还得需要专业工具。学生家庭不具备条件,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只看手工制作结果。于是,很多家长只好掏钱购买手工服务了。本来是很好的劳动教育,但由于学校要求过高,评价不合理,结果由“学生劳动”变成“学生被劳动”。因此,在劳动教育评价中,要着重突出学生劳动参与态度、参与过程的表现,适当淡化学生的劳动结果,把劳动种在学生心上,以此引导学生愿意劳动,热爱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科学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的《育才十字诀》其中第二诀是“二只壮手”。“手执行头脑的命令,打猎、捉鱼、务农、做工、战斗而健壮起来,同时是改造着发展着那对他发号施令的头脑,我们要重生原始健壮的双手来向前创造。”今天,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不就是要重生未来接班人“健壮的双手来向前创造”,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