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導語:在上古時期,先民為了保障生存和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人們無力關注自身精神文化的建設。這個時期的人面對大自然的種種挑戰,心理上選擇了對於自然的順從與依附。在這樣的附庸心理下,人們為了消災避難,逢凶化吉,將上天當成絕對的意志,並且通過祭祀活動與上天交流。在這種早期的宗教信仰下,誕生了巫文化。

在巫文化中,神樹信仰表現了人們對於樹木死而復生的力量的嚮往與崇拜,在那個醫術並不發達的時代,大自然奪取人的生命是很容易的,所以對於死亡的恐懼尤其顯著。在這種信仰之下,人們將冬枯春生、週而復始的樹木奉為神物,並且影響到了先民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我國早期的文學隨之產生。

巫文化與早期的宗教信仰

《說文解字》記載:"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古人認為巫師可以上達天意,下達地旨。在遠古時期,我國的先民就以巫作為信仰,"巫"成為指導古代部落政治、軍事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職業。這樣的信仰對於我們今天而言看起來是毫無科學依據的,但是對於那個文明剛剛開始的年代也只能選擇將其奉為圭臬。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甲骨文中的"巫"字

所謂的"巫文化"也就是建立在這種信仰之上的。上古時期,人類還處於矇昧的狀態,對於自然界和人類本身的認識還很淺顯,這樣的"巫文化"實際上是人類探索自然與內在的一種嘗試。在這種嘗試之下誕生了早期的宗教信仰,但是這種宗教信仰還停留於對於自然和想象中的鬼神的盲目信從狀態。

在這種文化與信仰的影響下,擔任著祭祀和占卜的巫就成為了部落的重要人物甚至是首領一般的存在,據此我們將遠古時代又稱為是"巫政合一"、"巫君合一"的時代。歷代關於巫術的信仰也是發端於這個時期。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原始部落

巫文化時期,儘管人類尚處於矇昧時期,但是已經初步具備了探索客觀世界內在意義、並且將自己對於自然的理解傳達出來的能力。在這個時期,人們觀察四季變化,欣賞自然界的物象和色彩的魅力,創造出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雖然這些藝術形式的做工簡單,但是表現出先民熱切表現自然美的心。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原始壁畫

儘管世界各個民族都存在巫文化,但是他們僅是將其作為一種傳統的技藝看待,而我國遠古時期的巫文化則是涉及到政治和人民日常生活當中的,並且發展成為人們的信仰,上升到了宗教的層面。

從青銅神樹看神樹信仰

我國乃至世界的各個民族大多數都有對於樹木的崇拜心理,到了今天,雖然文明程度遠超上古時期,但是我們仍然強調樹木對於自身發展以及自然的意義。先祖們通過大量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神像崇拜,衍生出原始的宗教意識。

根據現今考古學發現和大量的歷史研究,發現了先秦時期為數不多的青銅古樹像,最具代表性的是古蜀三星堆祭祀坑裡的神樹和戰國"四木"神木。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古蜀文明,也體現著在原始信仰當中神樹這一物象扮演著的重要角色。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三星堆青銅像

即使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然難以窺見這種文化與信仰的冰山一角,因為本身關於那個遙遠的年代的文字記載寥寥無幾,僅憑正史當中的短短數語對於我們的研究來說是杯水車薪,所以三星堆中發現的數棵青銅神木對於我們的研究是意義非凡的。

其中最大的一顆青銅神樹出土於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即使有所殘缺,但是仍然高達3.96米,復原後可達5米,刷新了世界對於最大青銅器單件的理解。據專家推測,該樹頂端應該鑄有一隻銅鳥,對應神話中的"一日居上枝";其樹幹分為三層,每層各有三樹枝並且長有果實,果實上各立一鳥,對應神話中的"九日居下枝";樹幹有一條龍環繞而下,以四根短梁固定,而其底座飾有云朵。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青銅神樹

為什麼在那個生產力並不發達的年代人們要大費周章地鑄造這樣的青銅神木?其原因很可能與古代人們的祭祀活動和宗教信仰有關。在我們中國,龍是一種象徵著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吉祥之物,而青銅神樹將龍刻於其上,取意應該和此相同,所以古代又將神樹稱為"龍木"。

當時人們對於自然的改造能力還不強,他們通過鑄造這樣的青銅神像來傳達自己對於上天的敬意,期望上天保佑自己的部落或者國家能夠布雲降雨、莊稼豐收。在《山海經》中有關於這樣的神樹記載,將神木描繪成一棵長滿層層疊疊的果實和樹葉的、拔地而起、直上九臂的樹木,認為神樹是一座神奇的天梯,是古代巫師來往於人神之間的通道。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山海經》中的神樹

關於早期的宗教形式,美國人類學家迪克遜將人類的宗教形式從簡單到複雜分為了四種形式:個人宗教、薩滿教、群體宗教和教會宗教。而這樣的青銅神樹顯然是運用於群體宗教的祭祀活動中的,雖然在那個遙遠的年代社會發展的程度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今天難以證實,但是三星堆中的這些青銅器物向我們證明了那個時期已經出現了超過部落的群體社會結構。

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影響

說到一種信仰,我們先得追溯到早期的宗教形式。而前面我們已經說到,古代早期的宗教是從巫文化中演變出來的,而巫術是一種與古代人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信仰體系。神樹應該是先民們依託這樣的精神信用的一種載體,人們認為通過這樣的器物可以將自己的信仰轉化為物質,並且可以作為他們日常生活的指導。

這樣的神樹也屬於圖騰中的一種,所謂的"對主管萬物的神和其所轄的精靈的信仰

"就是圖騰崇拜。由於這種圖騰崇拜給予了人們生活中的指導,所以自然與人們的息息相關的關係越發強化,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人心中有著許多神山、神樹,這就是神樹信仰對於人們生活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外在表現。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出現了"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看法,受原始神樹信仰的影響,歷代人文歷史、生產活動以社會生活實踐都表現出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祈福求安、祭祀祖先和尊師敬賢的做法也與這樣的思想觀念有很大聯繫。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先民的祭祀活動

發展到後來,這樣的信仰摻雜了功利性因素。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人們逐漸擺脫了一味順從自然的做法,從敬畏自然到利用自然而為自身發展服務,但是神樹信仰仍然沒有因為這樣的觀念轉變而消失,而是變為了帶著這種崇拜心理向大自然索取、或者一邊索取一邊進行相關的祭祀活動。比如人們在打獵之前會先進行祭神活動,或者在砍伐樹木之前會先祭樹。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先民的狩獵活動

回看我們的發展歷史,先民的思想觀念經歷了敬畏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今天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的發展。我們今天的擇日開工建房、外出活動等規則,就是先民們對於自然信仰的一種演化。從盲目崇林拜樹、到塑造對像青銅神樹這樣以特定圖騰形式的祭拜活動,再到今天我們大規模封山育林,這種神樹信仰仍然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當中。

這樣的原始信仰對於世俗社會產生了一種潛在的壓迫心理,正是這種壓迫心理而誕生了歲時節慶、世俗禮節等傳統觀念和活動,而這些活動又孕育出有利於凝聚人心、塑造和傳承文化的歷史功效。

巫文化時期與早期的文學

我國有文字可考、有實物為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而相比於遠古時期的社會,商朝的巫文化與歷史緊密相連,形成了文化意義高於以前的巫文化的"巫史文化"。正如著名的歷史學家范文瀾所說:"商朝比夏朝有極顯著的進步,庶民勞動,培養出擁有較高知識的人物巫和史。巫史都代表鬼神發言,知道國家政治和國王行動……

"

商朝是一個天命神學觀念極強的時代,所以我們評價商朝的政治時說它是戴上了"神秘色彩。"商朝統治階級遇事必然會先進行占卜和祭祀,這樣的活動從今天我們發現的大量的殷商甲骨文中可以瞭解。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殷商甲骨文

而使用甲骨文來進行占卜活動的,就是"巫史"。這一重要職責一般是由身體、品格、聲望和才能都較高者擔任。因為綜合素質都異於常人,這些巫史往往通過壟斷神壇來把持朝政,並且從這些被稱作是"

中華民族第一代文化人"的巫史當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形式,我們也可以認為這些文化形式就是後來中國古代天文觀測學、歷算學、醫藥學和文學的前身。

所謂"文史不分家",這一時期所產生的的文學形式,絕大多數是以史的形式呈現。巫史們將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統治者的言行和其他的一些值得記錄的事物記錄下來。《禮記·玉藻》:"(天子)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漢書·藝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式。"

中國古代巫文化中的神樹信仰對於先民生活的指導

古代史官

從廣義上講,史書應該是可以算作是文學的,至少在五花八門的文學形式尚未誕生之前,史可以當成是那個時代的文學。通過殷商的史書,我們可以看到殷人尊神事鬼、先鬼後禮。從原始時期傳承下來的巫文化發展為巫史文化,逐漸脫離盲目的宗教信仰,開始為人們的現實服務,並且伴隨著史書的出現,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狀態。

實際上,這個時期的文學形式與人們心中的神鬼觀念緊密相連,並且沒有獨立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而是作為祭祀和史的一種補充存在。但是即使是這樣簡單的一種文學形式,仍然給後來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文化制度提供了參考和借鑑。

結束語

巫文化將天文地理、醫卜星相、祭禮娛樂融合在一起,闡釋了我國千年歷史的道、哲、理、倫的淵源,並且成為了後來發揚光大的儒道佛法等文化形式的重要參考,對於中華文明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奠定作用。

然而,歷史是不斷髮展著的,巫文化的時代終已過去。

不過,即使是遠古時期的人們創造出來的文化,仍然值得我們去重視,,因為從這種簡單的文化形式當中我們可以發掘出中華文明的內在基因,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就像餘秋雨說過的那句話一樣:"產生了甲骨文的巫文化,這種看來淺陋的文化,也許正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文化。"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

《禮記》

《山海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