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时候要把ph值控制在多少合适?用什么方法来调整ph值?

圆梦基金


水产养殖的水质指标很多,PH是对虾养殖户经常测的一个指标,而对于养鱼来说管理没有对虾那么细,有些朋友喜欢测,有些人可能一个养殖周期都不会测一次。那么在养鱼时候PH在什么范围合适,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调整呢?

养殖水体PH是波动的,一般控制在7-8.5左右

水体是变化的,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下,水质指标的变化也是比较剧烈的。水体的PH在一天之中会随着天气以及水质的状况而变化,一般是早上低,下午两三点中最高。在水产养殖上我们一般会讲最适的ph是7-8.5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水体PH在这个范围,那么恭喜你,你的池塘水质是不错的。

有些观赏鱼却适合偏酸性水体

食用鱼养殖我们都会把水体调整为中性偏碱性,但是在热带观赏鱼的养殖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鱼在中性偏酸的水体中反而生活的更好,这其实是物种差异以及养殖目的不同造成的。

PH调整方法多样

在水产养鱼的过程中,调整PH的操作还是比较少的。如果PH出现异常,我们最好是先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养殖早期,由于藻类等较少,PH可能会偏低,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碱性物质进行调节。在养殖中后期,藻类旺盛在下午时段往往偏高,如果PH高于9,我们要适当使用一些PH缓冲剂进行调节,也可以使用一些有机酸。


当然了,有些PH异常也可能是池塘本身造成的,这个时候要在养殖之前对池塘的底泥进行改良。


珠海禾虫哥


【大别山鹰】答疑: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水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生长。因此,在养鱼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促进鱼类生长。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条件有水温、溶解氧、酸碱度和水色四种。

那么,适合鱼类生存的水的酸碱度PH值在多少比较合适呢?根据我们湖北省的养鱼PH经验,养殖用水的PH值一般在4.6一10.2之间。高产池、水库等水体PH值以7一8为宜。如PH值太低,可用生石灰来调节;如PH值太高,可适当增施农家肥来调节。

在调节水体PH值时,要用PH试纸进行检测酸碱度,过低则继续过一段时间再增撒生石灰;过高时,也要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施肥,这样就可以避免一次性撒生石灰过多和施肥过量,使鱼的环境突然改变而造成过极现象。鱼塘施肥有无机肥和有机肥两种,无机肥有氮肥、磷肥和钙肥,生石灰就是钙肥,主要成份是氧化钙,呈碱性,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叫熟石灰。有机肥有粪肥、堆肥和绿肥,施用前要先发酵,既能防止将病毒带入水体,又能增加肥效。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大别山鹰


养鱼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水,水不好,再怎么努力鱼都难养出来。

池塘水体的酸碱度,要么是酸性的,要么就是碱性的,中性的时间极短。而鱼对水体酸碱度的耐受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水体最好的酸碱度应该是在6.8-8.8之间,这个酸碱度是很适合鱼类生长的。不过最适合鱼生长的酸碱度还是在7.5-88之间,也就是说鱼最适合的酸碱度还是在微碱性的环境度。

而在实际的鱼塘中,鱼塘的酸碱度波动范围也是较大的。如果鱼塘的酸碱度长期的是在6.0以下或者是10.0以上,就会严重的抑制鱼的新陈代谢,影响鱼的正常生长,最为严重的早还会导致鱼被腐蚀而出现死亡。所以,鱼塘的水体一般还是控制在6.8-8.8之间是最合适的。

水体的PH值变化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天气因素,水草多少,消毒药剂的使用 等都会影响池塘水体的PH值。

一般,在正常的养殖下,水体的PH值都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天气突变,水体的含氧量会降低,大雨过后水体变酸;水草过多水体PH值就会变大;使用生石灰消毒会导致水体PH值变大,使用漂白粉会导致水体PH值变小。

调节水体的PH值,最重要先将水体的透明度调节好,保证水体的正常肥度。水体的透明度调节好了,水体的PH值一般都是不错的。如果出现PH值忽然变高或者是变低的问题,排除天气因素、用药因素外,需要考虑的就是水体的肥瘦以及池塘中有机质的含量问题了。因为池塘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不仅会导致水体变质,水体还会变成酸性。这时候需要换水,消毒,然后再培菌调水。

如果水体的PH过高,一般是水草过多,藻灰过多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候需要对水草或者是藻类进行一次清理,清除多余的。然后再调节水体的透明度。平时水体容易偏高的池塘消毒的时候还是尽量的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也可以使用醋酸来降低水体的PH值。


洞庭清水塘


养鱼的时候要把ph值控制在多少合适?用什么方法来调整ph值?

我们在养鱼时都说养鱼之前要先将水质养好,而影响水质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水体ph值、氨氮含量、硫化物等等。所谓的PH值就是指水体的酸碱度,我们通常将PH值为7时表示为中性,小于7则说明水质偏酸而大于7则说明水质偏碱。那么在养鱼时要把水体的PH值控制在多少合适呢?用什么方法来调整PH值?

正常来说,一般的鱼类所能生存的PH值范围为5-10之间,低于5或高于10时鱼都会出现不适甚至出现死亡,而大多数鱼的生长最适PH值通常为7.5-8.5之间。因此我们在养鱼时尽量将水体的PH值控制在这一范围之内,那么我们在养鱼时又要如何来控制水体的PH值呢?

其实PH值也是一个变动的数值,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一天之内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通常早上PH值是最低的时间段,之后则慢慢升高,到中午前后会达到一最高值,之后又会下降,因此我们测试PH值时也要看一下是什么多时间段和天气里测的(晴天会高一些),想准确的话则最好是多几个时间段去测。

养鱼过程中想要将水体的PH值调好,除了选择好的水源之外,则平时要将水质养好,尽量将水养活、养嫩一些,这样PH值才会稳定。通常水质越老、越绿的水体其PH值会越高,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调水才行。对于大水面来说,若水体的PH值过低时可以用生石灰来调节,如果过高时对于大水体则只能通过换水和改底来调了,如果水体小可以考虑用醋酸之类的来调。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调PH值时不能让PH值短时间内出现过大的变化,正常来说其瞬间变化值最好是控制在0.5之类,短时间内不要超过1,要不也易引起的鱼的不适甚至是死亡都有可能。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踏火逍遥说鱼


对鱼类来说,pH值为7.0到8.0时,大多数淡水鱼生长良好,在6.0~9.0之间,仍然能正常生长。调整水PH值的常用方法和药物,下面是ph值调高和调低的方法。

调低:

1.水质调低剂(市场上有卖);

2.安全的酸(盐酸,醋酸,柠檬酸,腐殖酸等);

3.缸中放沉木;

4.酸性的火山石;

5.有的鱼友用柠檬汁,苹果汁,各种酸性植物叶子等,其实都是在缸中降解为腐殖酸,等同与水草自然腐烂产酸,但会带入许多有害细菌;

6.降低PH切不可用硫酸,因为硫酸酸性太强,而且里面含有有害的硫离子。

调高:

1.水质调高剂(市场上有卖);

2.安全的碱(NaOH-苛性钠,CaOH-熟石灰水)

3.食用面碱(Na2CO3);

4.食用小苏打(NaHCO3)(面起子),蒸馒头用的 ;

5.缸中放珊瑚砂可使水PH值稳定在7.5-7.8; 6.缸中放碱性的火山石。

一般来说,因为水体中有KH的缓冲作用,所以每次调降之后,不久之后pH可能又有回升的现象,因此可能无法在操作一次之后,即可把pH降低至预期的水平,通常必须操作多次。



大笑山林


鱼塘水PH值正常范围为6.5~8.5。我国渔业用水水质鱼类及饵料生物安全的PH值范围为6.5~8.5。鲤科鱼的最适宜PH为弱碱性,即PH7.5~8.5;鲑科鱼类为中性,即7上下。当鱼塘水PH值出最适范围时,会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养鱼的效果。如在草炭土及红壤地区的鱼池,池水往往偏酸,PH5.5偏低,水不易肥起来,且鱼生长不好,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饵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大部分丰产鱼池水质多为中性及碱性,在这种水中施 入肥料,能产生较好效果。

养鱼水体PH的长期变化规律通常是降低的,这是因为水中有机质过多和因氧气不足而缺氧分解的结果。溶解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残饵、有机肥料、鱼的粪便等会逐渐积累。这些东西分解不充分,就会产生和积存各种有机酸类(主要是腐植酸),从而使PH逐渐降低。对这种池塘的改造措施是挖去过多淤泥和用生石灰清塘。

塘中pH值通常随着日出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也有在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接着开始持续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反复。池塘中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当水体中pH值过高、过低或变化幅度过大,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1、pH值过低处理措施

pH值过低、下降幅度过大通常是水质变坏、水体中溶解氧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的综合体现。

pH值过低或下降过快都会降低和削弱水产动物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其生理缺氧和应急;亦会降低水体中磷酸盐的溶解度,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繁殖减弱,有机物分解速率降低;而且在酸性的水体中鱼类更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遇到上述情况可参考采用如下措施:

①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注入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

②适量泼洒生石灰,调节pH值,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病效果。

③对于pH值下降过快或过低的水体,也可用NaOH或小苏打进行调节,采用1%NaOH溶液,一定要进行稀释(比如稀释1000倍),少量多次均匀泼洒,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以确定效果;

④肥水陪藻,用水中有益小型藻类来调节pH值,同时增加水体缓冲能力,防止PH值短时间内变化过快。

⑤充分增氧,尤其是提高底部溶氧水平,控制还原态物质的生成。

2、pH值过高的处理措施

pH值过高或上升过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转化为分子氨,毒性成倍增加(尤其pH达到10以上时);pH值过高能腐蚀鱼虾蟹的鳃部组织,使粘液凝固,严重时体粘液成丝状;而且pH高的水体中易形成蓝绿藻水华;

pH值过高的水体同样也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从而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循环减缓。通过使用”帮邦魔盒“,全天实时监测pH,在软件里设置好pH的下限,当魔盒监测到水体的pH达到下限时,系统自动打电话报警,提醒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意外。系统根据每天的水质情况,自动得出水质变化曲线和调水建议。

对于水体中pH值过高(如淡养对虾池高于8.5时),可采用如下措施:

①用滑石粉(主要成分硅酸镁)调节,用量为每亩1-2kg。通常滑石粉以1.5-2.5g/m3全池泼洒,可使水体pH降低0.5-1;

②每亩用0.5-1kg明矾,全池泼洒;

③换水时尽量不要使用碱性过强的外河水。

④施适量的有机肥,以肥调碱。

⑤长时间pH值过高,建议泼洒3倍解毒应激产品,防止碱中毒和氨中毒。




AAA小黄


鱼塘水PH值正常范围为6.5~8.5。我国渔业用水水质鱼类及饵料生物安全的PH值范围为6.5~8.5。鲤科鱼的最适宜PH为弱碱性,即PH7.5~8.5;鲑科鱼类为中性,即7上下。当鱼塘水PH值出最适范围时,会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养鱼的效果。如在草炭土及红壤地区的鱼池,池水往往偏酸,PH5.5偏低,水不易肥起来,且鱼生长不好,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饵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大部分丰产鱼池水质多为中性及碱性,在这种水中施 入肥料,能产生较好效果。


七彩云南滇鲜生


    池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pH值是鱼池水质的主要指标,它对鱼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鱼类适宜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pH值为7.0~8.5之间,如果pH值低于6.0或高于9.0,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

   加生石灰是鱼塘降低pH过低的常用方法,把生石灰加水后均匀泼洒,还可以用小苏打或大苏打泼洒,也可以提高水中的pH值。

   pH过高首先换新水,换水以后还高的话,适当加一些醋酸中和来降低水中的pH值。




海参姐


可以问问同行


固始1990


PH 值最好是7-8最好!测试用PH 试纸药店有卖的!要弱碱性加小苏打!或者PH 调解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