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我到底要不要教他还手,家长怎么做?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我到底要不要教他还手,家长怎么做?


几乎每个学校都会有所谓的“坏”学生,这里的坏,是指那些行为习惯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很好的孩子,而我们的孩子也很有可能会受到这样的坏学生影响,特别是孩子遇到被坏学生欺负,回来告诉我们家长,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很多家长在做引导的时候,也确实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多是告知孩子:别人如果打你,你就打回去,绝对不能让别人欺负自己。甚至,家长还会告诉孩子,这样的小事,不需要告诉老师,自己解决就可以。而很多家长是认同这样的做法的。这个做法之所以被认同,是因为大多家长认为,如果孩子不还手,可能会造成孩子长期被欺负,让孩子变的懦弱无能。这也就变成了孩子打架后,家长如果绝对孩子是因为受欺负后还手,反而家长还会奖励孩子。

这简直太可怕了!教孩子还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家长告诉孩子,我们是可以报复对方的,而这样的报复心理一旦在小时候受到强化和认可,对未来人际关系的处理会有偏差。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即不懦弱,表现的坚强,又能够站在道德高地,体会尊重和体谅对方的快乐呢?

首先,家长要向孩子详细了解欺负事件的过程,并确认孩子是否告诉老师,老师怎么处理的,如果老师已经处理过了,那我们家长就先不必要过多干预,让孩子自己处理这其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孩子要学习的。

如果,老师处理后,孩子还是多次被欺负,甚至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当孩子向我们求助时,我们绝对不能骂孩子懦弱无能,先要肯定孩子告诉家长是对的,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告诉孩子我们不能主动打对方,打人永远是不对的,对方如果一直欺负我们,一定有原因,如果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那对方一定有什么心理或者家庭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应该介入。

第三步,我们家长介入,不是去找老师,而是去找欺负我们孩子的学生,注意态度,我们是成人,并不是以大欺小,而是亲和与对方交流,方式最好是问答的形式,引导对方告知我们为什么欺负同学,甚至可以拿着礼物贿赂对方,并邀请对方来家里做客,通过化敌为友的方式,让对方不再认为我们的孩子是敌人。通过我们化敌为友的处理方式,不但不会让孩子产生报复心理,反而可以向孩子示范什么叫释怀和大度。

就这么简单,但是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尝试,认为学校里的事情是孩子或者老师的,和我们家长无关,但是,要知道有些事情,确实是我们孩子还无法处理的,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