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关于盖·里奇,我们可以从“酷英国”说到好莱坞,可以从后现代说到麦当娜。


可以说一天一夜黑色和黑帮,也可以说三天三夜街头文化和摇滚乐。


但我们最爱提的还是《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


有人惋惜他“出道即巅峰”,也有人将这种叙事成为“盖·里奇式叙事”。


他横冲直撞好莱坞,才有了《摇滚帮》《亚瑟王》《阿拉丁》,即便不是他的舒适区,但也尽可能烙上了些作者的印记。


2020年,距离《偷拐抢骗》20年后,我们看到盖·里奇“王者归来”。


回到了他熟悉的丛林法则、黑帮、贩毒、MV,并且狠狠地戏讽了好莱坞式的叙事模式。


这部电影就是《绅士们》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阅读提示:本文没有剧透,剧透盖·里奇就没味儿了。


一、怎么看懂“非线性叙事”?


很多人分析盖·里奇的电影,都喜欢援引他的少年经历。


他坏事做尽、被学校开除,吸食麻醉剂还贩卖毒品给同学,辍学后做过泥瓦匠、酒吧招待、家具搬运工。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过往的生活遭遇带给艺术家个体以深刻的心灵烙印,最终会以影像呈现还原与银幕之上。”


所以我们在他前两部作品中除了看到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及先锋形式外,也能在各色各样的人物角色中看到些他的生活和生命经历的影子。


那些小偷、混混、毒贩、地下拳手,以及希腊人、黑人、吉普赛人聚集的伦敦东区混杂的文化,都成为进入盖·里奇电影世界的入场券。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直到他在第三任父亲的广告公司开始工作,尤其为Garbage(垃圾)乐队送录像带的过程中,开始对MV、广告等着迷,并且开始制作短片和电影。


这一点倒是跟“影音档案馆”音像店营业员昆汀·塔伦蒂诺有些相似的地方。


比盖·里奇早十年左右,昆汀在音像店看了大量的西部片和香港电影。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这两个非科班出身的导演,一个靠1994年的处女作《低俗小说》蜚声世界,另一个凭借1998年的《两杆大烟枪》崭露头角。


前者在“环状叙事”上成为典范,后者的“网状叙事”也被后辈争相模仿。


里卡尔杜说,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


电影也是如此,而后现代电影冒了更多和更远的险。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种冒险在全世界风行,除了上述二者,1995年刘镇伟的《大话西游》、1998年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都堪称“后现代性电影”或“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之作。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简单说来,所谓“对叙事的冒险”,其实就是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叙事,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比如诺兰的《记忆碎片》。


而在“后现代性”方面,则表现为解构权威、削平深度(既包括空间的,也包括历史的)、消解崇高、游戏化表述,破坏框架、消除建构、摆脱逻辑等等。


当然,这么说还是有点不知所云。


再说个时代技术背景或许就能解释清楚了,也即互联网。


最早的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再设立一个中心节点,信息传输时中心节点会因过载而崩溃,所以从渔网中得到灵感。


在这张网上“每一个交汇点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点都是重要的,每一个新加入的节点都会让已有的节点和网络能量得到扩张”。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等互联网的特点。


于是,我们才看了盖·里奇、昆汀·塔伦蒂诺等等在电影中人物没有了“主角”,故事没有了“主线”,甚至叙事没有了“中心”,台词也开始充满了无厘头的碎碎念。


如果你也认同这种认知,我们就说回《绅士们》。


二、从“痞子们”到“绅士们”


首先从片名上来看,我们知道人物的身份有了变化,虽然还有毒贩,但不再是“痞子”了。


他们升级了,成了企业家、慈善家,开始结交公爵贵族,周旋于媒体舆论之间,并且想转型洗白、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想成为“绅士”。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绅士文化或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绅士阶层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贵族。


当然,这些在盖·里奇的镜头和叙事中也被解构了。


贵族已经落魄,落魄到需要毒贩来接济。


而那些绅士利用媒体编故事,做着敲诈勒索、以权谋私的勾当。


其实,除了街头谋生的经历,盖·里奇也有一段贵族生活。


在他5岁那年,母亲再婚,嫁给了迈克尔·莱顿,也即盖·里奇的第一个继父。


迈克尔是一个大家族准男爵爵位的继任者,他的庄园就建于17世纪的洛顿公园附近。


如果不是母亲再再婚,盖·里奇还是可以在喜欢的庄园中打猎、钓鱼,甚至成为猎场的守护人,或者沿袭莱顿家族的传统成为一名军人。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然而,从1998年至今,英国政府就逐步改革,最终剥夺了数百名世袭贵族在上议院的席位和表决权,从而废除了爵位世袭为传承纽带的特权制。


就在2020年初,英国王室的哈里王子都宣布退出王室了。


所以在电影《绅士们》中,那些公爵、贵族才会出让庄园的地下,供美国毒贩建立庞大的大麻商业帝国。


相比《两个大烟枪》中那个小作坊,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了解这个背景,我们或许可以较为轻松地开始欣赏这部回归之作。


而知道这是盖·里奇非好莱坞的回归之作,或许就好理解休·格兰特饰演的弗莱彻所说的“讲一个故事”“做一个游戏”的意涵。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众所周知,盖·里奇近几年执导了几部好莱坞主流电影,比如华纳的《亚瑟王》和《秘密特工》,以及去年迪士尼的《阿拉丁》,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大家看得并不过瘾,估计导演本人对好莱坞的传统叙事也有些抵触了。


弗莱彻和雷蒙德是《绅士们》的讲述者和插入者,私家侦探弗莱彻想编一个故事15万英镑卖给媒体,更想敲诈雷蒙德一笔2000万英镑的封口费,于是极尽虚实结合的能事,但总是被知晓真相的雷蒙德打断。


比如弗莱彻想加一些动作戏,认为“每部电影有点打戏才会精彩”,而雷蒙德打断他说,“这不是迈克的行事风格,而且已经是过去式了”。


影片中有多处这样的对话,甚至两个人在中间还角色扮演起来。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由此,《绅士们》就有了弗莱彻的讲述这一条叙事线,还有雷蒙德补充的一条叙事线,他们的对话是现在进行时,而讲述和补充的都是过去时,还有就是讲述结束后的正在进行时的故事。


当然,这一次并不复杂。


三、谁是最后的赢家?


再次重温《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以及这部新作《绅士们》,我有一个新的发现。这本来也是我的一个疑问,但今天我认为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到底谁才是盖·里奇黑色世界中的赢家呢?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吗?还是随机的、毫无规律可循的?


《两杆大烟枪》中最终的大赢家其实是克里斯父子,影片结束时,他们鸟枪换炮、开上了敞篷跑车,而且从讨债人变成了放贷者。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偷抢拐骗》里最大的赢家是吉普赛人米奇·奥尼尔,他们赢了拳赛、赢了赌注,估计也换了房车,然后继续迁徙。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大克里斯是一个好父亲,他满嘴脏话但时刻教育小克里斯不要说脏话;米奇是个好儿子,他爱他的妈妈最终也为她报了仇。


所以,如果你看了《绅士们》,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他是最后的赢家了。


距《偷拐抢骗》20年后,盖·里奇携新作回归,还是“内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