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券商卻集體沉默,分拆上市前的靜默期?

今天科技股仍在大幅調整,再跌跌,把意志不堅定的人都洗下車,估計也就會止跌了;目前已經有一些細分的科技板塊有了止跌跡象,逆市上漲,那就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鋰電池領域。

3月29日,比亞迪召開線上超級發佈會,很隆重的推出 “刀片電池”,續航更長,安全性更好。這麼大的事情,照理說,各大券商都應該進行跟蹤研究,但是竟然找不到一篇最新研報,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有人解釋是比亞迪可能正處在靜默期(公司在上市之前),如果處在靜默期,公司就會保持沉默,而不是券商;另外靜默期的話也不會召開大型發佈會了,因此靜默期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事出反常必有妖,是啥妖?我們吃瓜群眾也想不出來,還是來看看這個刀片電池是啥吧。

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券商卻集體沉默,分拆上市前的靜默期?

圖:刀片電池成品

比亞迪刀片電池是創新嗎?

比亞迪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等動力電池。刀片電池為磷酸鐵鋰電池,只是與以前相比,生產工藝不太一樣。

傳統鐵鋰電池有三層結構:電芯,模組和電池包,在電芯和模組之間需要結構件來支撐固定,佔據很大一部分空間;而刀片電池則是將電芯拉長(最長可達2.5米)直接成包,不需要模組,也不需要大部分結構件,單位體積能量密度提升50%;續航里程也提升了50%以上。

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券商卻集體沉默,分拆上市前的靜默期?

圖:刀片電池結構圖,數據來源:公司專利

曾經,能量密度是磷酸鐵鋰電池的短板。為了續航里程達標,多數新能源乘用車都採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電池,磷酸鐵鋰則淪為公交車電池。

而如今,刀片電池解決了短板問題,續航里程也能與三元電池相抗衡,估計未來將在乘用車領域反向滲透。

刀片電池主打的性能是安全,不會出現三元電池飽受詬病的自燃現象。對於一些保守的車主來說,這樣的電池無疑更受歡迎。比亞迪的目標是讓特斯拉、奔馳寶馬等一線車企品牌都用刀片電池。

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券商卻集體沉默,分拆上市前的靜默期?

不過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刀片電池也並非完美,因為它是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下存在性能短板問題,並且其電壓也不夠穩定,如果應用於混動車或者增持式電動車會擾亂控制策略,因此其應用囿於中低端純電動車領域,並更適合在南方市場運營。

另外,它和寧德時代的CTP技術有雷同之處。去年9月,寧德時代領先一步,發佈CTP技術,該技術與刀片電池異曲同工,也是跳過模組,由電池單體成包。其方案已經獲得特斯拉的認可,將於7月向特斯拉供貨。

刀片電池只是生產工藝創新,並非技術和材料突破,雖有影響但並不深遠,而長江後浪推前浪,總有人在創新,比如富有創新精神的馬斯克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掀起行業革新。

4月,特斯拉將舉辦電池開放日,屆時可能會宣佈將乾電極技術應用到鋰電池上,既能提高能量密度,又能兼顧安全性。如果成功推廣,那其它動力電池廠商均將面臨需求銳減的局面。

弗迪將分拆上市?

2019年12月份,比亞迪將旗下動力電池相關業務獨立出來,並命名為弗迪電池公司,刀片電池就是弗迪電池的首款產品。

為何將動力電池業務剝離出來?自然是為了上市啊。看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市值已經高到2600多億,而既有汽車整車業務,也有電池業務的比亞迪市值僅有1500多億,這讓曾經的電池老大情何以堪。

這主要是因為比亞迪的動力電池2018年之前不對外供應,這真的是戰略失誤啊,大好的外部市場就這樣眼睛都不眨的放棄了,對手寧德時代順利拿下國內多數整車廠訂單,奠定了動力電池老大的地位。

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券商卻集體沉默,分拆上市前的靜默期?

圖: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結構(2020年1月);數據來源:Wind

不甘心的比亞迪2018年就開始將電池對外供應,並且著手將動力電池業務獨立出來,分拆上市。獨立出來的公司以“弗迪”命名,來自詩經,寓意誠實有信,踏實精進。

目前,比亞迪旗下共有5家弗迪公司,分別是弗迪電池、弗迪視覺、弗迪科技、弗迪動力和弗迪模具,經營範圍包括動力電池、汽車照明、汽車電子和車身零部件等幾乎所有汽車零部件,相比寧德時代覆蓋範圍更廣。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弗迪的獨立上市不遠了。

如果刀片電池普及,誰最受益?

刀片電池如果能得到大範圍推廣,那比亞迪自然是最受益方。另外其上游關聯企業融捷股份(比亞迪副董事長是其大股東),因擁有亞洲最大鋰礦,為比亞迪鋰鹽供應商,也將受益。

另外,刀片電池使用幹法隔膜,利於幹法隔膜龍頭企業星源材質。

這些都是在刀片電池普及的前提下的受益公司,如果刀片電池反響平平,估計也就短期炒作,炒作性可能還不如特斯拉的乾電極電池技術。這種需要關注技術升級迭代的領域其實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變化快,專業性要求也高;受益面也較窄。

相比工藝升級,吃瓜群眾對於分拆上市更有興趣,一般作為大利好來理解,只是時間方面就沒個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