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前外籍高管谈马云应对“非典”,这五点值得老板们借鉴

APD财经岛编译 重北

波特尔·埃里斯曼(Porter Erisman)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的副总裁。当时,因为“非典”的原因,他和其他400位同事被迫在家隔离。在这期间,阿里巴巴非但没有被“非典”疫情打乱运营节奏,反而还在危机中看到新的机会,创建“淘宝”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营收增长。

阿里巴巴前外籍高管谈马云应对“非典”,这五点值得老板们借鉴

阿里巴巴在“非典”期间的表现,也许可以为现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面临生存挑战的企业提供一些经验。

波特尔·埃里斯曼通过美国商业内幕网,向企业家总结出5条可以向阿里巴巴学习的地方:

1.员工健康优先

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尽量让员工在家办公。对于像收银员、商店职员和快递员等无法实现在家办公的工种,公司需尽最大可能保证他们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将员工健康置于金钱之上,因为如果忽视他们的健康而导致其中一人感染时,公司其他员工可能也无法幸免。当其他员工都因此“中招”时,整个公司是无法再继续正常运营的。

2.接受眼前的现实

疫情到来影响了很多公司2020年的目标计划,这个时候,企业领导者要做的不是抱怨疫情给他们带来危机,而是迅速调整心态,接受现实,并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在“非典”期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是这么做的。

3.有些决定再难也得做

在疫情期间,除了保证员工健康外,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公司能够撑下来,而这就可能涉及到做出如裁员等十分艰难的决定。如果公司确实找不到除裁员以外可以度过危机的方法,就需要尽早做出裁员决定,不要拖延。虽然这个决定是残酷的,但是公司可以通过温和真诚的方式进行,如给被裁员工提供合理的遣散费,以及挺过危机之后可以让他们重新回到公司。

在互联网泡沫时期,阿里巴巴曾因不忍心裁员而到了破产边缘。最终做出裁员决定之后,阿里巴巴给被解雇员工提供了丰厚的遣散费,并做出日后等公司度过危机会重新雇佣他们的承诺。后来,阿里巴巴重新壮大起来,兑现了对员工的承诺,很多当时被裁掉的员工还参加了去年9月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的庆典。

4.危机可以让团队更团结

危机到来时,公司领导者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其团队是否会因此分崩离析还是会更加团结。“非典”期间,在做出让员工在家办公的决定之后,马云迅速组织公司团队成员进行在家办公的各项准备活动,如帮助员工把笨重的台式电脑搬回家中,把客户电话转接到家里的固定电话,并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工作操作网络,这些事情对于2003年的公司而言并不容易。

此外,“非典”期间,马云一直与管理层和所有员工都一直保持即时密切的联系,即使是在在家办公期间,也始终贯彻和强调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在此期间,员工非但没有因疫情而感到焦虑和恐慌,反而更加团结和高效了。

5.在危机中寻找新机会

这虽然看起来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但却是始终正确的话。阿里巴巴在“非典”期间抓住的最重要机会就是“淘宝网”的推出。在大部分员工都在家隔离期间,有小部分员工当时都被隔离在马云的旧公寓里。他们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并在2003年5月正式推出“淘宝”——一个专注于中国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平台。“淘宝”推出之后,迅速在中国击败了美国的eBay,并在中国和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引发了一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