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更快速—採用高溫超導磁浮真空管技術、時速可超1000公里的“超級高鐵”成為技術研發熱點;經測算每年將有6%國內航班被高鐵所替代求


更綠色—儲能式“超級電容”、氫能源、新一代碳纖維


更智能—虛擬軌道跟隨控制、智能決策與AI、全自動駕駛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全國4大產業集群佔據95%以上高速動車製造市場份額


相對低成本的輕軌、有軌電車、中低速磁浮等新制式與地鐵混合運行迎來重大機遇;動車組、城軌車輛維保市場有待拓展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川藏鐵路催生大量隧道掘進、橋樑和高原特種裝備需求


大力推動山地軌交體系建設,發展川藏鐵路施工設備、鐵路製造以及維修服務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全國地鐵車輛年產能9000輛以上,需求5000輛左右


緊密跟蹤“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軌道交通線路規劃和投資實施,提前佈局拓展海外市場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2019年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285.2億元,同比增長8.8%,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68.3億元,同比增長15.7%。


成都軌道交通企業近300家,形成以中車成都、新築股份等企業為龍頭,康尼、海康威視等企業配套的產業集群,是全國軌道交通產業鏈條最齊備城市之一,是全國第五大軌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已形成“一校一總部三基地”錯位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涵蓋科技研發、勘察設計、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運維服務等領域的軌交全產業鏈。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01

共享成都軌交產業生態圈建設規劃願景

奮鬥目標:世界級軌道交通產業基地、軌道交通產學研用融中心


到2025年,顯著提升軌交產業能源、用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供給能力,全市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9%。


重點發力三大領域:


聚焦制式方向,提升軌交裝備製造能級

整車裝備製造、關鍵零部件、泛軌交裝備製造


聚焦補前端延後端,推動製造服務業發展

維修維保、檢測認證、科研成果孵化轉化


聚焦延伸需求,培育關聯衍生服務業態

軌交安全運營、工程總包服務、TOD綜合開發、教育培訓、智慧出行等


02

共享成都軌交產業維培育建設機遇

一是從軌交產業鏈前、中、後端同步入手,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協作;


二是鼓勵行業頭部企業開展內部孵化,培育細分領域行業小巨人,做大做強本地企業;


三是鼓勵軌交製造企業拓展業務領域,向服務型製造轉型;


四是鼓勵軌交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製造,提升生產效能降低人力依賴。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03

共享成都軌交空間維協同佈局機遇

一是立足金牛、新都、新津、蒲江四大產業功能區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精準定位細分領域,推動軌交產業功能區協同發展;


二是依託“金青新”三地具有區域帶動型的產業項目,深化大港區一體化發展;


三是搶抓成德眉資同城化機遇,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推動成都與周邊市州積極開展產業鏈配套協作和共性技術聯合攻關。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04

共享成都軌交創新維轉型升級機遇

一是加強軌道交通專業院校、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的合作,以科創空間為主陣地推進校院企地聯合創新;


二是建立“撥改投”機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並建立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券制度;


三是通過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建立技術交易運行服務與技術輸出轉化機制,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孵化。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


05

共享成都軌交市場維開拓求變機遇

一是整合本地優勢資源,推動龍頭企業深度合作,聯合金融機構強化資金保障,組建軌道交通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二是開拓川內二三線城市城軌市場、山地軌道交通市場和川藏鐵路施工設備租賃服務市場;


三是依託蓉歐快鐵未雨綢繆,充分挖掘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軌交市場需求和重大項目建設機遇。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國際航空港


06

共享成都軌交要素維精準配置機遇

一是探索“以投代補”、推動“以獎代補”並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機制,拓寬軌交企業項目融資渠道;


二是創新軌交行業柔性引才模式,探索技術“外地研發、本地轉化”,借鑑德國“雙元制”辦學經驗,加快軌交高端化、複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三是在有條件軌交產業功能區推廣新型產業用地(M0)制度,實行點狀供地、混合供地;加強軌交企業用能、環保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保障。


07

共享成都軌交服務維延伸融合機遇

一是加快構建“兩高三快三主”等成都軌交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實現5G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軌交全覆蓋;


二是依託成都軌交佈局按照TOD模式實施“站城一體式開發”,推進多模式跨界融合,形成軌交站點一體化商業開發對外輸送能力;


三是圍繞“軌交+”平臺延伸發展智慧出行、教育培訓等關聯業態。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陸肖站TOD效果圖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01

支持軌交產業科技創新


1

支持在我市落戶併成功創建軌道交通領域國家級、省級、市級的科技研發及檢驗認證機構,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2

鼓勵企業採用我市研發的首(臺)套裝備,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產品在我市地鐵、川藏鐵路、山地軌道交通、在建示範項目首次得到應用的企業,給予最高250萬元獎勵。


3

……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


02

加強軌交企業招引培育


1

對軌交重大招商項目實行“綠色通道”審批,在立項報批、規劃選址、用地資金扶持和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予以優先保證。


2

對新取得整車生產資質或高速動車組、城際動車組、高速貨運動車組等高級維修資質的企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3

鼓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同境內外機構合資合作相關項目,鼓勵擴大本地協作配套及“五區協同”產業配套體系。


4

……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交通局、市投促局〕


03

推進軌交產業集聚示範


1

支持一總部兩基地”、“三城一網多極差異協同發展,支持川藏線配套產業和山地軌道交通配套產業集聚。


2

支持新制式軌道交通示範項目建設,擴大產品、技術、交通組織方式示範效應,對企業新建的新制式軌道交通試驗線,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3

……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交通局〕


04

強化軌交相關財金支持


1

支持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力度,明確相關收益分配和運營補虧機制,推動TOD模式為軌道交通建設注入資本金。


2

鼓勵金融機構為軌道交通項目提供中長期優惠信貸。


3

……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交通局、市財政局〕


05

健全軌交人才引育政策


1

依託西南交大、電子科大等高校院所,培育一批軌交相關科技研發、工程技術、企業管理人才和專業團隊。


2

面向“一帶一路”等軌道交通海外市場,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平臺。鼓勵軌交從業人員參加國際相關學術機構組織的進修研討等活動,按規定給予一定資金補貼。


3

……


〔責任單位:市人才辦、市經信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成都發布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藍皮書!著力引聚“軌道交通+”產業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