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專項練習卷,期待你每日打卡


2020年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專項練習卷,期待你每日打卡

2020年中考語文一輪複習專項練習卷,期待你每日打卡


一輪複習基礎知識:

1、七年級至九年級的語文課文練習中規定要背誦的古詩、古文及課後古詩要能準確默寫;

2、語文課文中文言文的課下註解要背出並掌握,《教學指南》中列出的虛詞要背出並掌握;

3、課下註解中的注音要掌握,課後的"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要會寫,其中四字成語要正確理解詞義並準確運用;

4、把課文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歸納整理到筆記本,強化記憶,加強積累。


一輪複習方法:

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

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

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

4.規範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一輪作文強化:


1、每天看1-2篇滿分作文,理解其精巧的結構、精彩的開頭、精彩的結尾、獨特的構思、深刻的主旨等,同時也是為自己拓展視野,積累素材。

2、仔細審題,想想題目到底要你從哪個角度去書寫,培養寫作前先列出簡單作文大綱的習慣,有利於作文的流暢書寫。

3、認真書寫,注重卷面的乾淨、整潔、不要出現錯別字,章文要工整規範,一目瞭然。


精編小題天天做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1.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6句)


①東皋薄暮望,


,歸雁入胡天。


③山隨平野盡,

④幾處早鶯爭暖樹,


,路遠莫致之。


,志在千里。


,都護在燕然。


⑧此物何足貴?


(2)默寫崔顥《黃鶴樓》的頸聯和尾聯。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她站在10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白雲似在她的頭頂漂浮,飛鳥掠過她的身旁。這是達卡多拉游泳場的八千名觀眾一齊翹首而望、屏息斂聲的一剎那。還沒等觀眾從眼花liáo亂中反應過來,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進碧波之中,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則悄然不驚。


(1)給畫線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首而望( ) 眼花liáo( )亂 然不驚( )


(2)文中有一個錯別詞是“ ”,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


(3)解釋“屏息斂聲”


(4)文中劃線句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向上滑動閱覽答案


1、略


2、(1)qiáo 繚 qiǎo


(2)、漂浮---飄浮


(3)、抑制語聲和呼吸。形容畏懼、敬仰、小心的樣子

(4)、比喻、擬人


美文週週背


什麼是擔當?簡單地說,就是一事當前,勇挑重擔、敢於負責。一個組織的穩定,需要擔當;一個企業的振興,需要擔當;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擔當;而全球化的世界更需要有擔當的國家。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2017年9月5日,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公佈了一項對上千名英國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中文被這些英國家長選為“未來最有用”的語言。據悉,這是四年一度的語言問卷歷史上首次出現一門歐洲以外的語言“獨佔鰲頭”的情況。


材料二:“我叫Hai Ge,含義是大海的歌聲,我叫Liu Xinran,代表著歡欣和欣喜。”2018年春節期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留學生錄製的一段視頻《說說我的名字》引發關注。


材料三:近來,一款H5小遊戲在朋友圈火爆,它有一個特別帶勁的名字叫作“看圖話輝煌——有一種驕傲叫我是中國人”。


請結合材料內容和自己的思考,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範文導引】


文化之蓮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如是說。


國家文化之於世界,猶如奇花異草之於植園,奼紫嫣紅,爭奇鬥豔。有的猶如牡丹,形狀富貴,卻不聞其香,只是自顧自地美豔著;有的猶如櫻花,盛極一時,卻抵不住時間的摧殘而破敗凋零……唯有中華文化帶來的民族自信,浩浩乎上下五千年之傳承,猶如蓮般,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盛開在世界東方。


一瓣蓮,是孔孟老莊的哲學之道。遙遙幾千年後的今日,不僅是中國的黃口小兒,甚至是愈來愈多的外國人,都可朗朗誦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語;孔子學院遍佈全球,向世界散發中華文化的雅香。正因如此,文化之深遠予我們自信。


一瓣蓮,是唐宋元明清的詩情心緒。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乃至更久遠的《詩經》《古詩十九首》,無一不為中國人積澱了更為深厚的文化情懷。中華文化的璀璨絢爛,吸引了無數外國人窮其一生去研究。“漢字叔叔”西爾斯、漢學家艾朗諾教授、流行音樂家馬克力文叔叔……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讓世界更好地瞭解這個充滿著無限奇蹟的國度。在國內年青一代的流行樂中,“中國風”是從未遇冷的曲風,方文山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多少隱秘含蓄的心緒?正因如此,文化之絢麗予我們自信。


一瓣蓮,是年輕人的創新、探索精神。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文化不僅停留於筆墨紙硯中,更在人們,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中。一些資源註定被激烈競爭,但並不妨礙這個偉大的時代被充分共享。無論是牽動國際的“亞投行建設”“一帶一路”,還是便民利民甚至走出國門的“新四大發明”,無一不彰顯著中國日益增強的國力與博大的大國胸懷。100年前,36歲的青年陳獨秀創辦了《新青年》,將文言改為白話,採用新式標點,打開了一扇從中國觀察世界的窗口;100年後的今朝,32歲的胡瑋煒和23歲的戴威分別創立摩拜單車和ofo共享單車,為全球180多個城市提供綠色出行服務,成為青年影響世界的典範。當代年輕人的根本,即要勇做時代的弄潮兒。正因如此,文化之鮮活予我們自信。


中華文化,一朵亭亭淨植於世界東方的蓮花,承載著歷史的重量和未來的展望,將偉大復興的實現帶給它植根的土地,將中通外直的君子之心帶給養育它的人民,將香遠益清之雅香拂過世界的文明。


【導讀評析】


這三則材料共同表達的主題是國家認同、文化自信。材料一:中文被英國家長選為“未來最有用”的語言,表明中國國家實力有了顯著提升。材料二:中國留學生的視頻告訴全世界,我們的中國名字很美,表現出民族文化自信。材料三:“愛國小遊戲”火熱,彰顯出人們為祖國而驕傲的溫情表達。


寫作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審題。首先確定材料中的主語——文化自信。下筆前一定要追問自己:“文化自信是什麼?”要明確:文化自信是對先進文化的高度認同、喜愛和自豪,絕不是文化的簡單羅列。也就是說,本次作文的寫作對象不是單純的“自信”,也不是單純的“文化繁榮”。換言之,出現在文中各個顯眼位置的關鍵詞一定是“文化自信”。這次作文,學生的一大審題誤區即對象理解有誤,偷換對象關鍵詞。所以,大談中華上下五千年燦爛文化,卻隻字不提“自信”的作文比比皆是,審題漏洞暴露得非常徹底。


第二,內容。本次作文思考的切入角度仍然可以為:是什麼,為什麼(價值意義),怎麼做。三段論的思考方式在議論文寫作中相當實用,可使分論點清晰有序,論證過程層層深入。但是,本次作文的難點之一也在於層次,要麼層次不清,要麼只是在形式上生硬分層,但每層觀點都大同小異。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作文內容切入角度可以類型化,比如把文化自信細分為科技文化自信、文學文化自信和生活文化自信等,這樣有利於論證層次清晰,同時方便了素材運用。


第三,論證。儘量用細化的先進文明素材證明文化自信,保證論證過程不流於喊口號,避免“空談愛國”。另外,素材應該多樣化,不能一談中華文化就是過去上下五千年燦爛文明,當今中國的先進文化也應信手拈來,比如我們的“新四大發明”: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網購、高鐵。古今文化相結合,才能使論據豐富、論證有力。


“文化之蓮”,開篇便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摹出中華文化的高雅馨香。文章層次清晰,語言優美,素材豐富。最出彩的是每個分論點的論證過程,三個分論點“文化深遠之自信”“文化絢麗之自信”和“文化鮮活之自信”,分別以儒道哲學、唐詩宋詞和當今的文化創新為段首素材,同時又遵循時代發展順序。更難得的是,每一段中的素材都自成脈絡,如從孔子語錄到孔子學院,從唐詩宋詞到中國風流行歌曲。由此可見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超強的文字駕馭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