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邦在鸿门宴被杀了,田横三兄弟有机会打败项羽吗?

我的17


这个有可能,还真不好说,有可能真的会打败项羽,那些说不可能打败项羽的来看看我的吧!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具体来说一下吧。因为说到田横的话这里面关系错综复杂,姓田的太多了,比较头疼,所以先把关系捋一下。

田姓世族是春秋战国时,田姓代替齐国姜姓,本来齐国是姜姓诸侯宗室,但是后来逐渐没落被田姓代替,所以田姓宗室就成为齐国的诸侯王。因此这里所说的田横就是春秋战国齐国田姓诸侯王的后羿子嗣。

首先田横是田荣的弟弟,田荣是田儋(dan四声)的堂弟,田儋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响应的齐国抗秦义军领袖,当时田儋自封齐王而抗秦,后来被秦将章邯所败被杀。

田儋死后,齐地百姓拥立田假上位为齐王,田荣知道后带残兵回齐地讨伐田假、丞相田角、将军田间,田间是田角弟弟。田假不敌逃亡楚国,田角和田间逃亡赵国。后来项羽大败秦将章邯,解赵国之围救下张耳和赵王歇,一度打到秦都咸阳,回兵彭城自封西楚霸王,然后大封十八路诸侯。

然而因为当初项梁带兵伐秦时,田荣因楚国不杀田假,赵国不杀田间和田角的原因,不跟随盟军抗秦,而至使盟军军力不如秦军让项梁兵败被杀,从此项羽怀恨在心。所以在项羽封侯时没封田荣,转而封了田荣部将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田儋之子田巿(fu三声)为胶东王。于是由于不封自己,田荣心生怨恨联合赵国将军陈馀(yu二声)抗西楚,陈馀赶走了张耳立赵王歇为王自居丞相,垄断赵国政权。

而田荣斩田安,赶田都杀田巿平定齐地,项羽知道自己分封的胶东王田巿、济北王田安、齐王田都被田荣赶的赶杀的杀,项羽本来就怨恨田荣,于是更加生气发兵攻齐,一度打到齐国都城,田荣兵败被杀。然而正要灭齐时项羽后院起火,刘邦打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所以放弃攻齐,转而伐汉,刘邦败退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县级市)与项羽相持不下。趁着这个机会田荣之弟田横收集残兵败将反击,收回齐国失地,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自居丞相辅佐,直到后来被韩信灭国。

所以如果刘邦鸿门宴被杀,赵王歇和赵国国相陈馀两人绝对和齐国站一边,因为当初是田荣给了陈馀一支军队打下的赵国,才有了他们的一席之地。

再说项羽,项羽在当时齐国攻城掠地屠杀无辜生灵,百姓涂炭是已经失去民心了的,这个时候田横再向赵国求救两国联合攻楚,而其他诸侯虽说是项羽封的,但是项羽不会拉拢人心,所以其他诸侯应该会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因此赵齐联合也有可能打败项羽。

当然也有可能打不过项羽,被项羽所灭。所以历史不能太绝对,只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所以齐国田姓宗室打败项羽也不是不可能的。





春天来了啦


田横三兄弟没有机会打败项羽。因为项羽极可能在关中就覆灭了。

因为杀刘邦没有任何能拿上台面的理由。诸侯一乱,秦人暴动,楚军不支持项羽,都会让项羽瞬间覆灭。


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又怎样

\t\t \t\t\t
\t\t \t\t\t
\t\t\t \t\t\t
74334 次点击
451 个回复
\t\t\t\t\t\t \t\t\t \t\t\t
\t\t\t\t\t\t\t\t \t\t\t \t\t\t
\t\t \t\t\t
\t\t \t
\t\t \t\t

菜九段 于 2018/9/25 17:29:0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t\t\t\t\t 其实这个题材菜九此前做过,只是过于简略了。而稍微详尽的讨论也在《中国人最不认真——鸿门焉能杀刘邦》里做过,现在换成这个题目,再重做一次,将《中国人最不认真——鸿门焉能杀刘邦》内容纳入,看看能不能唤醒国人。 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杀害刘邦一事,千古之下,仍令无数读书人扼腕长叹。要让菜九来说的话,这些扼腕长叹的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鸿门宴不是个杀人的地方,吃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杀人,所以最终没有杀人又有什么奇怪又有什么可惜呢?所以这些人(哪怕是全天下的人)啊,实在是太外行了。之所以痛心疾首,是他们以为项羽杀刘邦机会只有一个鸿门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样的看法完全不靠谱,不靠谱的原因正是他们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项羽杀刘邦机会何止一个鸿门宴?双方会面后,项羽主持了长达四个月的分封,时常要与刘邦讨论怎么分的问题,所以真要杀刘邦,机会实在多得不得了。难怪刘邦一见到那些人就忍不住要朝他们帽子里撒尿,不会看书嘛。 尤其是他们热切地期望项羽在鸿门宴杀掉刘邦,就是典型的是非颠倒。鸿门宴里有是非,错的是项羽,那些是非颠倒的家伙却认为项羽错的还不够,索性再多错一点,把刘邦干掉多好。刘邦要往这样是非颠倒的家伙的帽子里撒尿,也不难理解啊。 鸿门宴的要害简单说就是:因项羽对刘邦王关中的前景坚决不接受,暴怒着要武力解决刘邦,刘邦情知不敌,便对到访的项伯承诺出让王关中的权利,并且提出了对自己的安置方案(去巴蜀)。项伯见刘邦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便替项羽接受了这些条件。刘邦到项羽处会面,不过是落实敲实他与项伯的口头约定。刘邦在鸿门宴上提出的安置方案,还不包括日后刘邦通过张良运动项羽与项伯多要的汉中一郡。 换言之,鸿门宴是一场交易一场交涉,交涉内容如上。交涉目的是化解刘、项矛盾,而矛盾的实质是项羽看不得刘邦拿到最大的功劳与奖赏,到了刘邦愿意把这些拱手相让,就没有矛盾了,但刘邦吃亏了。鸿门宴就是落实刘邦吃亏的手续。 这样一说,应该知道项羽原本恨不得杀了刘邦,为什么后来又不杀了、且完全打消杀的念头的原因所在了吧?此前项羽要杀刘邦,是因为刘邦要如约王关中,这是灭秦的头功与最大奖赏,项羽不愿意落到刘邦头上,所以动了杀机。鸿门宴会面刘邦重申了前晚作出的不王关中的决定,项羽杀刘邦的理由就不充分了。刘邦和平出让了关中的支配权,项羽杀人也不可能得到比这更加好的结果,所以根本没有必要杀人。 当然即便如此,因为项羽考虑到刘邦会威胁到他后来的掌控全局的前景,不顾无耻且无理而选择杀害刘邦,如果无害的话,估计项羽也有可能行凶。之所以没有杀害刘邦,也是因为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又是明显有害的。杀人的后果会使那个到手的成果变性、甚至丧失。 因为刘邦不是一个人,是一个集团,更是一支常胜军,是一个强大集团,分布在关中的广大地区,且已经与秦民众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随刘邦参会的只有张良、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诸人,集团内部更强的吕泽、陈豨、曹参、周勃没有参加。如果刘邦被杀其部下不肯就范,项羽在得不到诸侯支持的情况下很难收拾局面,还会有秦帝国死灰复燃的前景。搞不定局面的项羽会死得很难看——刘邦部已在关中大得人心,而项羽因坑降卒开罪了关中人民。如刘邦部决意反抗,则可得到秦民的大力支持。何况秦王子婴尚在,秦将章邯亦在,不排除众多为秦始皇打平六国的老将仍赋闲在家,秦人完全有可能重新集结在刘邦部与秦国宗室的周围,与诸侯军队主要是项羽楚军周旋,形势一乱,则胜负难料,项羽遭遇覆灭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即使不覆灭,项羽到手的成果付之东流则是肯定的。 因为这样的前景非常明显,所以鸿门宴之后,刘邦、项羽在一起主持分封长达四五个月,项羽也没有杀害刘邦。而那个时候杀害刘邦的风险,比鸿门宴的时候要小很多——项羽的部队已经接管了关中并占据了要害,秦王室族人基本杀尽。此时尚且不敢杀害刘邦,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的部队完全是客军,又如何能杀害刘邦呢?广大后人看不到这些,只知道日后项羽败给了刘邦,还不如当初就干掉刘邦,以绝后患。他们怎么没有想到,纵然两军火并,刘邦军必定失败,不代表刘邦不能逃脱。而一旦深入项羽大营,刘邦就真的插翅难飞了。所以刘邦如果不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又怎么敢深入到项羽大营自投罗网? 可能广大看客会问:既然刘邦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为什么选择了轻易就范?要让菜九来判断,则是项羽欲发动攻击时,刘邦的人马分布在关中的广大区域,而且没有作作战准备。所以刘邦与项羽的悬殊不是十万对四十万,极可能是不到一万对四十万,根本无法较量。当然刘邦也完全可以逃跑寻找自己的主力部队,但这样战乱一起,旧秦的势力很可能会死灰复燃。所以为了避免双方进入交战之境,刘邦选择了最为简捷的方式——无条件妥协,并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鸿门宴险情过去也不反悔。 不杀刘邦是计划以内的,鸿门宴则是计划以外的。 项羽主持的鸿门宴是临时安排的。因为刘项双方落实了刘邦对项伯的口头约定之后,再叙旧一通,时间就不早了,项羽见刘邦作出那么多让步,有点过意不去,所以临时安排吃饭喝酒。项羽可以说一点也没有加害刘邦的打算,那些加害因素也是脱离剧本的。但为什么险情迭出呢,是范增对锄掉刘邦过于执着痴迷了。项羽对临时插播的剧情听之任之,也表明项羽也内心非常矛盾。换言之,杀害刘邦是有害的这一点项羽清楚,但内心或者也有侥幸念头,万一刘邦死于非命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呢?所以项羽无所作为地让事态朝伤害刘邦方向自行发展。樊哙出场的义正辞严可能打消了项羽的侥幸念头,使项羽坚信杀害刘邦这样的卑劣行径会使项羽失去所有道义上的支持。日后项羽与范增的私下嘀咕中,就有对失去道义支持的担心。所以道义问题绝非如后世看客以为的那样可以漠视不顾的。项羽成功地主持了分封,算是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如果杀害了刘邦,这样的顶峰肯定会与项羽无缘了。 菜九多次说过,鸿门宴之后项王、范增不让刘邦王关中,还“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呢,又如何能一杀了之呢。显然,诸侯叛之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杀刘邦只会增大这种可能性。所以刘邦不仅真的杀不得,而且还要派用场——用三秦将刘邦封堵在巴蜀汉中,又用刘邦牵制三秦不得妄动。这样的好局也亏项羽能想得出来,这里面的手筋,广大看客哪里知道。 不过无论你把道理剖析如何清楚,后世的广大外行根本听不进去,他们被鸿门宴上的加害因素所吸引,管他什么道义不道义,以为这是一举解决刘邦存在的绝好机会,根本不顾杀害刘邦会有那么多危险前景,以及项羽会失去顶峰的美妙前景,一味埋怨项羽为什么不杀了刘邦。**,项羽难道不如你?你们这些后世看客说怪话不用负责任,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项羽杀人是要承担后果的,当然要考虑周全。 后世那些喝狼奶长大的人可能如同鸿门宴上痴迷加害刘邦的范增一样,还是会坚持认为,项羽实力最大,就是杀了人,谁敢不服?于是乎,项羽的担心纯属多余,是项羽**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认识让人无语。后世的混账逻辑本来就是枪杆子里面不仅出政权,还出真理,谁敢不服,拉出去砍了。这样胡乱说话的人实在太多了,胡话自然也多,终于泛滥成灾,殆害社会也就在所难免了。 具体考据过程可以参见菜九段《千古不散鸿门宴》《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_煮酒论史_论坛_天涯社区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52675-1.shtml

菜九段的酒


一首凉凉送给田横!田横名横而实不横。

如果刘邦在鸿门宴上被项羽所杀,齐国亡国贵族田横三兄弟不可能打过项羽。

后来韩信扫平赵国、燕国、齐国,此时刘邦拥有巴蜀、关中、河北与山东等地,面积与人口大于项羽,三线夹击,才打败项羽。而田横只有区区山东之地,又非兵仙,如何能够打攻项羽?

田横三兄弟注定是个跑龙套的。



当代曹植


一切皆有可能。

刘邦如果在鸿门宴被杀,项羽就会背上不义的骂名,天下英雄会一以此为由群起而攻之。而当时齐地的实力强盛,堪称诸强中相对较强者,与之相匹配的有彭越、黥布,以及张耳、陈余。张陈二人有宿怨,彭越重利轻易义,黥布则脚踏两只船,唯有田氏三兄弟最有富国的决心和能力,最终有人最有可能和项羽遭遇。

但项羽的自负是致命的,最终还会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


花千树55440171


没有,刘邦知人善用,眼光独到


千年骷髅


如果刘邦在鸿门宴上被项羽所杀,齐国亡国贵族田横三兄弟只有谋略才能都强过项羽、战术得当,他们还是有击败项羽的可能,恢复故国。


小龙女5505


没刘帮,则项羽天下无敌!


小楼听雨71514


早逃命去了,主演都没了,还要观众干什么?


勤思少话


恐怕没有机会,刘邦是当时天下唯一能真正对项羽造成威胁的诸侯,最大原因是刘邦的眼光好,懂得用人,能屈能伸,不拘小节。刘邦不是当时诸侯中除项羽外势力最大的,但却靠着一帮猪朋狗友、良臣贤将最终取得天下。刘邦能取得成功最大原因是战略上正确。刘邦得到张良、陈平等人辅佐后就好比刘备得到诸葛亮等人辅佐后一样,再战略方面能够看到敌我双方的优劣,作出正确决断,这样即使战场上有失败,也不影响大局,能够反败为胜。

反观田横三兄弟虽然也有受人敬重,能得人心,但战略眼光却较缺乏,没有长远目光,战术上很不错也没用,田横三兄弟就好比得到诸葛亮之前的刘备,没有清晰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即使再努力也没有,即使得到手的也会失去,除非能够接收刘邦的谋士或得到其他人的辅助才有一些希望。而且田横三兄弟地处山东,接近项羽势力范围,地势上也没有优势,易攻难守,打败项羽要更加不容易。


烽火野史


题目不成立天数与使命不允,每一个生命都肩负着人类的使命只是使命大小而已,使命未完成,杀不掉,违背自然的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