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養兒防老”,然而,這句話正逐步被“養兒啃老”所衝擊。
01缺乏獨立性,高學歷兒子淪為啃老族
前段時間,國內有位專家指出,目前啃老族已經佔據了中國60%的家庭。
下面這個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當時小編真的被驚嚇到:江蘇南京一海歸男子持刀要砍父親,嚇得母親趕緊報警求助。
民警到現場調查發現,畢業10餘年的海歸男子一直不找工作,其父親生氣後將兒子的轎車賣掉,沒想到兒子為此怒砸父親的車後,彼此又互相砸房。
“巨嬰”背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但養育出“啃老族”,父母要深刻自省,從小埋下的教育誤區,是導致“巨嬰”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花費重金,只要孩子專心學習,家務事一概不用管。從小就包辦孩子的衣食住行,以為孩子學習成績好了,就能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這是對教育的最大誤解。
02 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時期,是嬰幼兒時期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的首要目標永遠是獨立思考和判斷,而非特定的知識。
1936年10月15日,愛因斯坦在紐約為慶祝美國高等教育300週年紀念會的發言。
可惜,獨立性被很多人忽視。研究表明,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時期,是嬰幼兒時期 。
因為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他們將面臨學業的壓力、社會的真實、人際關係的複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他們獨自去面對和解決,父母已經無法代替他們完成。
早期如果沒有建立獨立的人格,在這一時期,一有風吹草動,孩子就特別脆弱。抗挫折能力低,難以承受生活和學習上的不如意。
著名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完整地闡述了對兒童獨立性培養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獨立性將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受益匪淺。蒙臺梭利認為,只有獨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
蒙臺梭利關於獨立性的理念
- 尊重兒童的獨立性,鼓勵孩子在盡情玩耍中主動探索,而不僅僅是聽講。
- 兒童的好動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橫加干涉或禁止。
- 同時,兒童的獨立性,並非讓他為所欲為,也不可讓孩子以為安靜、順從、聽話、被動就是好事。
- 不要“主動”的想去“教”孩子,應該做個“旁觀者”來注視孩子的一切行為。
現在很多學前教育機構,也主打蒙氏教育,但一些機構僅僅以此為招生亮點,並未能真正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家長們在實地考察時,可以結合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從日常生活、教學理念等全方位瞭解幼兒園的辦學模式。
03 家庭教育是進行兒童獨立性培養的最佳場所
學齡前的兒童,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人的陪伴下度過。
抓住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時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嬰兒期 2歲以下
2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呵護和陪伴。這個時期,不要過早給孩子進行獨立性的訓練。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0—2歲是孩子建立起對世界基本信任感的階段。
在這兩年中,如果孩子的很多需要,包括物質和情感的需要得到父母的滿足,他就會對世界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反之,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之前,影視明星馬伊琍在微博上怒批“過早分床睡”,獲得了14萬的點贊量。
昨晚,妹妹非要睡在我身邊,一會兒就呼呼的,糾結著要不要把她抱回身邊小床,卻捨不得,這樣有奶香味寶寶的日子大概也不會有太久了吧。
姐姐小的時候特別依賴我,總想讓我摟著睡到天亮,而我在愚蠢的獨立育兒理念影響下,堅持在她睡著後,哪怕自己睡著了也會半夜醒來把她抱回小床,摸著小手隔欄而臥,只有在她生病時才徹夜讓她睡在大床,以便隨時掌握她的體溫。
現在回想究竟在怕什麼?怕她跟我們睡一張床就太依賴?怕這種依賴會破壞了孩子長大後的獨立?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馬伊琍微博
當孩子長大後,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能夠有信心堅定走下去的前提,是一種“我能行”的自信。
而年幼時期家人的關愛,將成為他日後面對困難的強大後盾。這種早年獲得的安全感,讓孩子明白,放手去挑戰自我,就算失敗了,也有家人始終支持自己。
>>>幼兒期 2-3歲
這個時期培養獨立性的關鍵,是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吃虧,日常生活中,什麼事都要幫孩子選擇。交什麼樣的朋友,上什麼興趣班,穿什麼衣服,甚至是畫什麼都要幫孩子選。
小常識:教育學上的“Terrible 2”階段
可怕的兩歲階段。很多孩子在一歲半左右牙牙學語,會說的第一個詞是“不要”。這個階段寶寶的最大特點是:希望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不要不要”時常掛在嘴邊,開始有了自己的小脾氣,有些父母誤以為這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實,這是孩子初步有了獨立意識。
這個階段,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當孩子不要你餵飯,要自己吃的時候,父母只需要給孩子一副安全的碗勺,確保食物不要燙傷孩子,給孩子戴上圍兜,剩下的,就是在孩子勢力範圍內,確保孩子的安全。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吃的飯菜掉了一地,就強行搶過飯碗親自喂,或者指責孩子吃的不乾淨,這都是不可取的。
孩子在第一次自己嘗試吃飯的時候,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對孩子願意自己吃飯給予鼓勵。同時,告訴孩子,正確的吃飯姿勢,或者乾脆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吃飯。
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會得到極大的滿足感。這將有助於他們今後,嘗試更多挑戰。
蒙臺梭利認為:人的尊嚴來源於人格的獨立。
能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會繫鞋帶、自己穿脫衣的孩子,都會將他的快樂和成就感寫在臉上,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
>>>少兒期 3-6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部分將在幼兒園裡度過。早期培養起來的獨立性,將在幼兒園得到初步的提升。
孩子將自己學習怎樣結交朋友,怎樣上課,怎樣在集體中做遊戲,獨立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教給孩子安全規則,只要在安全範圍內,就不用過多幹涉孩子的自由行動。
這裡有幾個誤區需要指出,
- 調皮、好動都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不要命令孩子要“乖”,“聽話”,你眼中的“搗蛋鬼”,也許只是在探索世界。
- 要告訴孩子規則,在安全規則、社會規則的要求下自由行動,而非為所欲為。
- 家長不要“主動”教孩子,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有時候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04 做家務的孩子獨立性更高
無論在哪個階段,父母都應該讓孩子嘗試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僅是個人的穿衣吃飯,還包括家務活。
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也是鍛鍊孩子獨立性的好時機。
做家務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明白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就應該承擔一部分責任。
小寶寶可以從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做起。
當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完成大部分的家務勞動時,也就擁有了出色的生活自理能力。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學會放手,讓孩子飛得更高。
文/iFamily教育觀察
圖/來源網絡
溫馨提示:本文由iFamily教育觀察原創,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關注後私信小編。個人轉發請隨意。
-End-
閱讀更多 iFamily教育觀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