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及口罩機能否靠外銷再次迎來井噴?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

在疫情之前,中國的口罩產量約每天2000萬隻,現在,僅深圳和廣州兩市的日產量之和就能達到這一數字,而中國的口罩日產量已經達到上億隻。無論是醫療企業,還是汽車、家電、電子代工等企業全都開足馬力生產口罩。

與口罩生產息息相關的口罩機、熔噴布等自動化設備與原材料在此時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形。作為抗疫特殊時期的需求,整個口罩產業處於繁榮狀態,同時,繁榮與混亂並存、商機與危機相伴。

口罩及口罩機能否靠外銷再次迎來井噴?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

全國口罩和防護企業增速達1500%,2月以來廣東佔8成口罩機產能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口罩和呼吸防護相關企業共計38151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6114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1561%。

熔噴布相關企業共計347家,2020年2月以來新增112家,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高達3633%。

在疫情之前,中國的口罩產量約每天2000萬隻,現在,中國的口罩日產量已經達到上億隻。

深圳僅用36天將日產口罩數量由50萬隻提升至1000多萬隻。據報道,截至3月17日,深圳口罩日產量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27.221萬隻,是疫情防控之初的500餘倍。深圳市在產18家口罩企業生產線超過260條。

目前一臺口罩機最快0.5秒即可生產一隻口罩,口罩機的控制系統、伺服系統等以及口罩機的調試都影響著口罩機的產量。從控制系統角度,顧品源認為,可以通過提高裝備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減少人員參與的程度和調試的時間,同時提高控制的精密度來保證口罩產品的合格率。這樣,不論是機械設備廠和終端的口罩生產廠家,就會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海外疫情蔓延,口罩內銷、出口兩旺

截至3月25日,新冠肺炎海外累計確診病例近34萬,且仍有上升趨勢,國內累計確診已經穩定在8萬左右。龐大的口罩需求正在由國內轉向國外。

在疫情之前,中國口罩等防護用品年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其它國家如日韓的口罩和防護產品基本能滿足本國所需,歐美國家雖有一定的產能,但生產製造環節已經轉移至亞洲尤其是中國,因此,隨著疫情的蔓延,對口罩和防護產品的需求十分迫切。

國內許多口罩企業表示,在保障國內疫情的口罩需求基礎上,考慮口罩的海外出口,並申請相關的醫療認正,如歐盟的CE認證和美國的FDA認證。

口罩及口罩機能否靠外銷再次迎來井噴?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

口罩需求出現了內銷與出口同時旺盛的局面,並且短時間內需求量還將持續增長。

據張文宏等專家評估,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真正結束要到明年春季,此間還有一個小高峰,之後才會消失,同時還取決於疫苗和藥物的研發進度。

基於此,顧品源預計在此之前,都會存在很大的口罩需求量。在疫情結束之後,大多數國家還會儲備一定量的口罩。因此,在需求激增的當下,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多產口罩機,多產口罩以滿足所需。

口罩價格出現回落,口罩機供應或收窄

疫情期間,“一罩難求”,口罩價格飛漲,據瞭解,疫情之前,穩健的一次性外科口罩43元50個,平均一個不到一元錢;霍尼韋爾帶呼吸閥kn95售賣99元25個,平均一個不到四元錢。疫情來臨,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價格最高上漲至7元。在藥店,買口罩需要預約才能購買。但現在,口罩價格已有所回落,例如比亞迪的醫用口罩每個僅售2.5元。

下游價格下滑,上游口罩機企業最為敏感,有廠商表示4月初會停止生產,還稱一些轉行生產口罩機的企業基本會在4月份暫停生產。這或許從側面說明,在口罩價格回落的情況下,口罩機行業也在有所應對。

觀察當前的市場形勢,或許將在一定程度影響口罩機的出貨:

一是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醫院、病患以及個人預防對口罩的需求都在下降,前期口罩產量大,供求趨於平緩。

二是口罩機的價格在疫情期間從十幾萬元漲到了幾十萬元一臺,若日產10多萬隻,一隻淨賺一元錢,口罩機的成本能夠很快收回。若行情急轉直下,成本的回收就很難說了。

三是雖說政府鼓勵口罩機和口罩生產,但一時間各類口罩機、口罩生產廠商一哄而上,難免出現混亂的現象,政府勢必不會坐視不理。

一個最新消息,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在發文中指出,目前寶安區口罩、體外額溫計的意向生產廠已過百家,建議各企業做好前期市場調研,避免盲目投資。

四是,海外口罩看似需求量大,卻存在申請認證費用飆升,海外詢單多下單少,以及部分國家國民不重視“戴口罩”等等情況,令口罩出口尚未出現井噴,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口罩機的生產動作以及產量。

不過,在疫情未結束之前,口罩始終都是“剛需”產品,海外出口的通道理應有序建立,口罩供需兩旺或將到來。

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

在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應對上,美國自上而下始終漫不經心。而2020年3月以來,美國的疫情再也捂不住了,到目前可以說已經到了爆炸階段,很多美國人才意識到自己的國家面臨極大的醫療物資缺口。

3月17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佈《優化N95口罩供應策略:危機/替代策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當N95口罩供給不足時,按下表中標準生產的口罩,是N95口罩合適的替代品。其中包括採用中國標準GB 2626—2006和GB/T 18664—2002生產的口罩。

口罩及口罩機能否靠外銷再次迎來井噴?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

注:目前在疫情期間,進入美國市場都需要進口商向FDA申請獲取口罩的緊急使用資質,符合以下標準的N95口罩,可以簡化原美國FDA註冊流程以及NIOSH的檢測流程,快速投入使用。

口罩及口罩機能否靠外銷再次迎來井噴?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

(上述中文表格來源深圳海關官網,前海海關供稿)

據瞭解,由於新冠肺炎在國外快速蔓延,口罩等防護物資供求日趨緊張,但受制於國外檢測認證等技術法規剛性要求,我國口罩(特別是新增企業生產的口罩)等物資出口受到影響。

而為緩解供求緊張局面,近日,歐美緊急放寬口罩等防疫物資准入要求(CE認證和FDA認證),需要機構認證的產品在完成合規性評估程序之前(即取得CE/FDA標誌之前)可以先出口,但是要確保認證工作會繼續完成。

歐盟成員國主管當局可在疫情期間評估和集中採購沒有CE標記的防疫產品,該產品僅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使用,不能在市場上流通銷售。如果你的產品不是政府集中採購,且要在當地市場上銷售的,則不屬於上述放寬准入的條件範圍。

美國健康與社會服務部(HHS)宣佈有必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緊急使用個人呼吸防護設備、體外檢測試劑盒等醫療物資。製造商和戰略儲備機構可以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提出要求,以將其產品添加到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Authorization,簡稱EUA)中。

因此,這次美國疾控中心宣佈接受KN95等中國標準,在客觀上也給國內口罩生產商和貿易企業創造了出口機會。中國口罩出口又迎來一大利好!編輯整理自電子發燒友、紡織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