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嘴裡發甜,是心理作用還是血糖升高?專家:健脾祛溼可解決

徐奶奶是一位新糖友,由於兒子最近生病,一直忙著照顧兒子,所以三餐不規律,運動也全停了,導致血壓血糖都在上升。最近徐奶奶突然感覺嘴裡發甜,特別是舌頭靠近後牙的位置。問其他病友,有人回覆說是心理作用,有人說是糖代謝紊亂,總之眾說紛紜,都不確定原因。那麼,糖友嘴裡發甜到底是怎麼回事?為此,記者採訪到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中醫師莫偉。


糖友嘴裡發甜,是心理作用還是血糖升高?專家:健脾祛溼可解決


嘴裡發甜提示血糖不穩

糖尿病在中醫學中稱為“消渴症”,具體表現為消渴、口 甘。而徐奶奶出現嘴裡發甜正是對應“口 甘”症狀。莫偉指出,在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裡有“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脾癉”,即西醫中的糖尿病前期。

如患者本身沒有糖尿病,感到口甘應及時關注血糖情況,謹防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和溼熱體質的人群。莫偉提醒,此類糖尿病前期患者通過清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生活方式的調整可延緩或改善病情,使其停留在糖尿病早期或逆轉,但如患者發現不及時或不予重視,則可能進展為糖尿病,需要加用藥物治療。

如感到口甘且患者已確診糖尿病,則提示可能血糖控制不穩,建議加強血糖監測,必要時到醫院查清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徐奶奶出現口甘,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血糖上升所致,徐奶奶只要控制好血糖,症狀也會隨之消失。


糖友嘴裡發甜,是心理作用還是血糖升高?專家:健脾祛溼可解決


脾氣上溢,嘴裡發甜

口甘除與糖尿病病情相關外,多與脾胃有著密切關聯。莫偉指出,從西醫看,糖友嘴裡發甜並沒有特殊含義,但是從中醫角度看,五味對應著五臟,甘甜對應脾臟,嘴裡發甜可能提示脾胃溼熱鬱積,導致脾氣上溢。

莫偉指出,老年人的內臟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弱,到了冬季更是容易出現脾胃失調,如加之勞累、生活不規律,則更容易出現脾胃功能障礙,從而導致口甘症狀。徐奶奶除血糖影響外,照顧兒子勞累過度,以及其三餐不定時、運動不足,脾胃受損,也可能是造成其口甘的原因,此時建議調整生活方式的同時,加上祛溼熱、健脾胃的中藥調理。


推薦中藥食療方:

砂仁粥

原料:

砂仁10克,粳米100克。

製法:將砂仁除去雜質,研成細末。粳米入鍋中熬成粥,粥好將砂仁末撒入粥中,文火煮上5~10分鐘即可食用,每日1~2次。砂仁醒脾開胃,可治胸脘憋悶,腹脹食少,胃寒洩瀉等症。


糖友嘴裡發甜,是心理作用還是血糖升高?專家:健脾祛溼可解決

茼蒿香菇湯

原料:茼蒿嫩莖和蒿心50克,幹香菇5朵,雞湯200毫升,蝦米、精鹽、胡椒粉適量。

製法:茼蒿洗淨切段,香菇泡發備用。雞湯下鍋燒開,再加蝦米、香菇,最後下茼蒿煮至熟(要保持綠色),再放入精鹽及胡椒粉即可。茼蒿味辛溫,有和脾胃,清痰飲之功,適合舌苔較厚、胃口不佳的糖友。

枳術陳皮肚

原料:枳實30克,白朮、陳皮10克,茯苓15克,牛肚半隻,調料適量。

製法:先將牛肚洗淨、切片、餘藥用紗布包起,加水同燉至牛肚熟後,去藥包,加蔥、姜、胡椒、鹽適量,煮沸服食。可健脾和中,疏肝行氣。




指導專家/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莫偉

通訊員/金小洣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