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網格員凝聚防疫復工“硬核”力量

原標題:網格員凝聚防疫復工“硬核”力量

■ 高新區華苑、渤龍湖、海洋科技園等區域的50多名網格員,每天走訪社區、公寓、企業、經營單位,與高新區各部門和各基層管理單位人員溝通交流,現場指導規範防控措施,協調處理問題

■ 企業復工復產後遇到哪些困難,需要哪些幫助,是網格員們最關心的問題。針對企業復工需求不同,網格員們既當“巡查員”又當“服務員”,按需下方,為企業提供靶向服務,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達產穩產的加速度

在新區戰“疫”一線,活躍著這麼一群人,他們深入企業商戶,既當“巡查員”又當“服務員”,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助力復工復產。他們就是網格員。在這場非贏不可的戰“疫”中,網格化管理優勢轉化為現實戰鬥力,網格員們在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雙戰場衝鋒陷陣,始終與企業商家並肩戰鬥,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各類生產問題,凝聚起防疫與發展的硬核力量。

網格員織密復工復產“防疫網”

“消毒水、口罩等防疫物資夠嗎?如果不夠,我們幫忙想辦法。”在泰達MSD一家企業,經開區兩新辦的網格員對企業疫情防控情況進行了嚴格現場檢查。作為泰達MSD所在第22網格的責任單位,經開區兩新辦採取“一樓一策”,與樓宇產權單位、物業管理公司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對樓宇實施24小時動態跟蹤管理,對大廳進出口、電梯、空調等公共區域和重點部位進行嚴格防疫管理。

實行網格化管理是天津經開區在這次特殊的“戰役”中一項至關重要的應對之舉。經開區將轄區劃分為32個網格,全面統籌開展疫情防控、推動復工復產各項工作,組織1600餘名網格員深入每一家企業、每一戶商家,實現“全覆蓋走訪、跟蹤式服務”。

同樣實行網格化管理的還有高新區。“今天的上崗人員有多少”“這個消毒毯多長時間換一次”……作為高新區網格中心渤龍湖區域的網格員,王子新每天要走訪15家企業,對本區域社區巡查兩輪。據瞭解,高新區華苑、渤龍湖、海洋科技園等區域的50多名網格員,每天走訪社區、公寓、企業、經營單位,與高新區各部門和各基層管理單位人員溝通交流,現場指導規範防控措施,協調處理問題。

高新區黨委辦公室楊青元介紹說,為加大巡查力量,疫情防控期間,高新區網格中心制定專項巡查工作方案,充分發揮網格員綜合巡查下沉一線的優勢,通過“見門就進,見人就問”的方式開展全覆蓋地毯式綜合巡查,與各部門聯調聯動,第一時間發現並解決問題,築牢疫情“防控牆”。

靶向服務助力企業跑出加速度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考驗。企業復工復產後遇到哪些困難,需要哪些幫助,是網格員們最關心的問題。針對企業復工需求不同,網格員們既當“巡查員”又當“服務員”,按需下方,為企業提供靶向服務,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達產穩產的加速度。

日前記者在位於天津港保稅區海港片區的天津國際物流園有限公司看到,一輛輛大貨車在進行掃碼核驗、外部消殺後駛入園區,有序完成貨品裝卸。據物流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物流園恢復生產作業的正常運轉,得益於保稅區實行的網格化管理。保稅區深入瞭解企業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依託“政企互通服務平臺”,實行“戰區制”網格化管理,不斷優化完善問題解決機制,及時、高效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各類突出問題,促進企業儘快達產穩產。

施耐德梅蘭日蘭1987年落戶經開區,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頂級電工企業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家工廠,主要生產微型斷路器。施耐德梅蘭日蘭工廠與其他80餘家企業處於第12網格中,網格長單位是經開區發展和改革局。該局局長孫洪雨告訴記者,企業員工逐步批量復工後,面臨部分防疫物資不足、原材料供應不到位以及由於復工時間不一致造成產業鏈上下游銜接不暢等問題。經開區管委會為企業解決了測溫槍以及口罩等物資購買渠道對接,為企業送去部分應急物資,並協調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打通產業鏈堵點。

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助推各類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經開區尤其注重發揮網格作戰的作用,協調解決企業上下游配套供應商復工等問題,精準施策服務企業,幫助企業儘快達產穩產。截至目前,經開區規上企業復工率100%,四上企業復工率99.6%。在網格化管理的助力下,經開區各行各業正“滿血復活”。(記者 張文弟 單毅 戰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