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節目在拍的時候還沒人投票,那麼有些人是怎麼知道誰會被淘汰的?難道是內定?

紅伊豆


現在選秀節目實際上是有劇本的,為了更好的節目效果,去獲取更好的收視率,有些是根據劇本來演的。同時,部分節目組會和導師們提前提醒的,像明日之子,當時引起的反響不是很大嗎?薛之謙揭露了節目組的黑幕,導致被封殺了。所以選秀節目,我們看看開心就好了,不用太認真!


3嗯嗯3


內幕肯定是有的,不過從2007年到2019年月,國家雖然對選秀節目做了相應的規定,但整體看來,雖選秀節目良莠不齊,但仍是各衛視檯鐘愛的對象,只要政策稍微回暖或者放鬆,選秀節目的數量立刻攀升。到目前為止,選秀節目不僅數量上在娛樂節目中佔了很大的比重,而且選秀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例如從眾多電視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的相親類選秀節目“非誠勿擾”和“我們約會吧”等,將相親以真人秀的形式展現出來,再次掀起選秀節目的高潮。

  選秀節目不僅本身在節目運作上存在著諸多問題,也在社會層面上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一、盲目模仿,同質化嚴重 

  我國選秀節目的一大問題是盲目模仿、同質化嚴重。選秀節目的定位僵化,製作模式生硬而單一,生搬硬套別人的模型。 

  “超級女聲”之後的其他選秀節目,無論是“全家總動員”、“中國好聲音”,無非是報名條件有所不同,或者是選擇的目標不一樣。但這些選秀節目同樣都遵循了“超級女聲”的節目流程和模式:無條件的報名、海選、淘汰賽、培訓、晉級賽、復活、決賽。每到週末,各個選秀節目百花齊放,一樣天真的少男少女,一樣誇張的主持人和評委,一樣喧囂浮華、熱氣沖天的現場,這些大批出現在電視熒屏上雷同的、千篇一律的選秀節目,導致觀眾審美疲勞,對之喪失興趣。 

  二、為奪收視率惡意炒作 

  部分選秀節目為了博得觀眾眼球提高收視率,不惜使用惡俗低劣的炒作手段,比如炒作選手所謂的墮胎、整容、包養事件和短信黑幕等,使得選秀節目走入一個誤區,即重心不是放在節目質量、選手實力上,而是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夢想中國”導演周稚舜辭職、“中國好聲音”楊坤與其學生丁丁的戀情緋聞等,製作方不斷製造出各種刺激性的消息以求引起受眾的關注。而觀眾對於媒體過分炒作和曝光選手隱私的做法往往生出逆反心理。 

  為了爭奪收視率,各選秀節目不斷製造各種新聞和噱頭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以“俗”或“露”為看點,打道德的擦邊球,抱著僥倖的態度去對待觀眾。這些做法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選秀節目本身的公正公平性,愚弄了觀眾,也使觀眾對選秀節目喪失了信任度。

 

  三、商業因素過多,分切“利益”蛋糕 

  先來看一組數據:2012年紅透半邊天的“中國好聲音”的冠名廣告的費用是與加多寶達成協議的6000萬。“中國好聲音”自7月13號播出20天后,廣告費從每15秒15萬,飆升到每15秒36萬。據相關人士透露,好聲音每期僅憑廣告就能帶來近2000萬元的收益。而“中國好聲音”決賽夜鑽石廣告位15秒116萬,創造了中國廣告單條價格之最。廣告完全成了“中國好聲音”的搖錢樹。在這種情況下,選秀節目為了獲得商業收益,放任廣告在節目播出過程中無孔不入。“中國好聲音”決賽之夜,節目從晚9點播放到次日凌晨12點半,持續時間長達3個半小時,期間不停地插播廣告。廣告所佔時間的比重比選手比賽還長。有不少網友抱怨和質疑:不知這節目到底是歌唱比賽,還是播放廣告。

 

  另外,短信收入也是選秀節目“圈錢”的又一大工具。2005年,“超級女聲”的短信總收入約3000萬元,“夢想中國”的短信總收入約1000多萬元。

  四、產業化意識未形成,娛樂產業鏈不發達 

  國外的電視選秀節目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每年都有一批相對穩定的收視群體,形成了品牌效應和產業化運作的模式。“美國偶像”從2002年開播,至今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英國達人秀”2007年創辦,現在仍然聲勢浩大。由於一開始便考慮到選秀節目的長遠發展,這些節目在製作的過程中以“穩中求勝”為原則,不急功近利,沒有扼殺選秀的市場。在節目的操作上從整體出發、大處著手,不僅取得了收視率的勝利,也挖掘出了節目其他的商業價值。 

  究其原因,導致內幕存在的因素無非更多的是利益的驅使,等。對此,你對選秀節目存在內幕,相信麼?!





小珂珂愛


其實這個問題可能涉及到很多娛樂圈裡的內幕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些選秀的綜藝都是錄播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最新的的一期是在春節之前就已經錄製完成的,然後後期剪輯之類的都需要時間,所以節目都會先錄再播出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看節目播出時臺下會有很多觀眾,她們是真正跟著節目組錄製的時間走的,可能下面幾期的公演已經有人看過了,只不過她們跟節目組會籤一些協議保證不會把公演內容啊這類的東西流出來也就是發到網上,如果違反是要賠款或者承擔責任的;而且裡面有很多工作人員,都知道內幕只不過大部分都不會說,但是總會有一些信息會被po出來,有真的也有假的。

第三點,有的選手淘汰了,就會坐飛機離開拍攝所在地,而有些粉絲、站姐或者是機場裡的專業狗仔就會時時刻刻關注這些,查到是誰的航班,那麼誰被淘汰就很顯而易見了。

當然導演組會想辦法把這些信息都壓下去,儘量保證觀眾從她們網上播出的節目裡獲得這些信息這樣才能使節目更有看點。

這樣說吧,如果一個節目做到節目還沒播出,大眾就已經知道誰誰誰淘汰或者是下面的劇情怎麼樣那麼就說明這個節目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差。

當然其實網上流出來的所有內幕都是有真有假,說不定是節目組故意放出來吸引眼球的也說不定啊。一個節目有爭論才有爆點才能吸引更多路人來看從而增加播放量,所以說我們看到的其實可能僅僅是對方想讓我們看到的。

綜上!佛系看劇,理性吃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