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省市,名字一模一樣的2所大學,同是“211”,其中一個在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簡稱地大,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碩,是國家重點高校。中國地質大學,我國“211工程”重點大學,總部設在武漢東湖畔,北京留有分部。建立之初曾與“北京航空學院”並稱為“驚天動地”的兩大學校,為國家培育了許多優秀人才。


不同省市,名字一模一樣的2所大學,同是“211”,其中一個在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最初名為“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由北大清華等四大學校的地質類院系合併而成。後來校址遷至湖北武漢,1987年正式改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均用此名。

四次更名代表著地大的歷史,地大校園裡就有一個著名的“四重門”,四面石碑上刻著地大的四個校名,伴隨著地大學子的學習成長,不少畢業生都會來這裡拍照留念。

但地大的特色建築地點可不止這一個,最著名的要屬地大隧道和國家級景點逸夫博物館。地大隧道,全長三百多米,裡面別有洞天,造型各異的人物壁畫,還有趣味性十足的故事壁畫,據說這裡還有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不同省市,名字一模一樣的2所大學,同是“211”,其中一個在武漢

地大校園內分為東區、西區、北區三個校區,其中北區的笑臉校門成了最近的“網紅”,俯瞰是一個地球的形狀,還有北區的情人坡,一方草坪上坐著許多對有情人,羨煞旁人。

西區主要是本科生學習生活的地方,西區圖書館可謂是非常豪華的,佔地三千多平方米,每日都有許多學生來這裡學習。

東區除了四重門受歡迎,還有一個由張和先生捐贈的化石林,化石林共有七十多株硅木化石,造型各異,吸引了許多地大學子和外來遊客。


不同省市,名字一模一樣的2所大學,同是“211”,其中一個在武漢

來到地大,光欣賞校園風光可是不夠的,還要打卡校園美食,這樣才不算辜負一番此行。校內食堂共有七個,可以滿足南北方同學們的胃口,還有清真餐廳,北區的大食堂更是應有盡有,讓你不出校門就能嚐到全國各地的美食。

除了餐廳美味,北街小吃也是地大學子的最愛,從江南糕點到雜糧煎餅,還有武漢特色小吃,香噴噴的烤串麻辣燙是誰也拒絕不了的。

不同省市,名字一模一樣的2所大學,同是“211”,其中一個在武漢

不光是生活方面,學習的硬件設施也是一流的,師生關係很是融洽,這樣的學校真是令人嚮往。校園環境十分美麗,學習氛圍濃厚,而且還有國家一級學科,其中地質學、地質資源和地質工程屬於王牌專業。

南望山麓的地大,以專業的態度,學科優勢培育了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溫家寶總理,還有“鳥巢”總工程師李久林,更有許許多多的院士和工程人才。


不同省市,名字一模一樣的2所大學,同是“211”,其中一個在武漢

學在地大,感受著學校的一草一木,成長於地大,不斷學習恩師前輩的經驗。無論生活怎樣變化,時代如何發展,地大學子始終秉持著“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踏踏實實在各自領域上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