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的“人生規劃”錯在哪裡


《水滸傳》中,宋江的“人生規劃”錯在哪裡


《水滸傳》中,宋江靠自己的威望和權謀,如願以償地坐上了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頭把交椅。他本可以大展宏圖幹一番事業,但是由於接受了招安征討方臘,落得個損兵折將,自己也被奸人所害死在楚州任上,結局讓人唏噓不已。宋江的"人生規劃"到底哪裡出錯,導致最後的結局以悲劇收場呢?

宋江的第一份職業是山東鄆城縣的小吏,押司。封建社會的官和吏是不一樣的。官是朝廷任命,屬於體制內的;吏是官員聘用的“合同制”員工或臨聘人員,是不帶編制的。正常情況下,吏幾乎不可能進入官的序列的。每個官員到任治理地方,就會僱用一些工作人員來輔助他辦公。宋江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負責擬定縣衙的司法文書。

宋江自幼胸懷大志,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建功立業當官,搏個封妻廕子光耀門楣。可惜宋江文不能考取功名,武不能上陣殺敵,他的人生理想很難正常實現。但是宋江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在等待和尋找機會。

宋江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所採取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靠仗義疏財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名聲;一個就是結交江湖好漢以便將來為我所用。這兩個都被他視作“政治資本”。


《水滸傳》中,宋江的“人生規劃”錯在哪裡


宋江的家裡是有名的大地主,頗有資財。對於宋太公來說,凡是錢能解決的事都不是事。宋江本人在縣衙工作,也有很多“常例錢”收入。古代縣官是不負責具體事務的,這就給底下的工作人員提供了貪賄的機會,比如說結交黑、白兩道,包攬詞訟、私放刑犯等,這些事宋江都幹過。“私放晁天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平日裡宋江扶危救困、仗義疏財,錢花出去了,給自己買到了一個好名聲,成了“網紅”,江湖人稱“及時雨宋公明”。一傳十,十傳百,江湖上提到宋江的名字便如雷貫耳,好漢們都願意和他結交。見面先問一句:“閣下莫非山東宋公明嗎?”,然後立馬跪下磕頭。

按說宋江在鄆城有錢有勢,又得縣裡的太爺提攜,自然是風光無兩的,但宋江志不在此。宋江在詩中寫道“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由於時運不濟殺了閻婆惜,宋江被刺配江州。一日在潯陽樓上多喝了兩杯酒,想到自己年過三十、一事無成,發起狂來寫了反詩“他年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結果被黃文炳陷害,押赴刑場處斬。關鍵時刻他被好漢們救下,只得託身水泊梁山。

宋江本無意落草,他清醒地知道:佔山為王會給自己一生留下“政治汙點”。然而幾番努力都是徒勞,他只得權且在山寨安身,聚攏了108好漢,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政府武裝”。

站到了朝廷對立面,便會遭到官軍不斷地圍剿。宋江採取的策略是先壯大自己,打敗官軍的一次次圍剿然後再接受招安。“替天行道”就是反貪官不反皇帝,將來有機會替朝廷效力。“兩破童貫、三敗高俅”後,朝廷只得派陳太尉來招安。

招安後,雖然宋江忠心報國、屢立戰功,但是由於統治者的冷酷無情,宋江一直受到朝廷的猜忌。再加上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根本就沒有他在朝堂裡容身的機會。自古忠奸不兩立,宋江被害於楚州任上。

宋江的悲劇是那個時代文人的悲劇。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是大多數文人的畢生追求。然而“當官”若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必將付出生命的代價!


《水滸傳》中,宋江的“人生規劃”錯在哪裡


正所謂:宋江魂斷蓼兒窪,功名富貴一場空!

歡迎各位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