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2019年6月8日上午十点半,我们又出发了,目标连州,去拜访慧的一位何姓好友的父母。这位何朋友本人远在西安,不在连州。关系有点绕,也有点奇怪,对不?慧就是这么一个很奇怪的人。她能跟朋友的家人也混得很熟。这一点我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一天是高考第一天。连州城内的番禺路封路,不让通行。何父早早地站在白水路与番禺路交叉口等我们。何父介绍说,若干年前广州番禺支援连州。出于感激,连州便将城里的这条主干道命名为番禺路。作为一名准番禺人,我顺便也感觉到心里暖暖的。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连州垦区风光

赶到何家,碰巧还有两拔客人:何母的母亲和何父的侄子一家四口。何母的母亲,也就是慧的何朋友的外婆,今年98岁。外婆身材瘦小,剪着齐耳短发,一副很精明能干的样子。98岁,也就意味着外婆出生于1921年!这是我亲眼见到的最高寿的人。跟寿星同桌吃饭,让人倍感荣幸。外婆还能喝两口啤酒,喜欢举起杯跟在座的人一一碰杯。何母介绍说,外婆喜欢跟人打麻将,一会儿吃完饭,休息一会儿,两点钟左右便会出门,带上三块钱,就能玩一个下午。有时候运气好,还能赢几块钱。

何父也是一位奇人。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恢复高考第二年便考入军校,毕业后加入某军区坦克部队,再后来转业到县公路局上班,最后从公路局局长的职位上光荣退休。他自嘲说自己是嫌弃自己身材矮小,觉得当不了将军才退伍的,现在想想还后悔。最近他因为手机掉进水里,弄好之后,不能在手机上为战友们朋友们“K歌”而变得特别郁闷。

下午两点半,何父决定亲自当向导,要带我和慧把连州有特色的地方都看一看。他说,连州地下河最值得一看,不过时间紧张,这一次就不去了。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连州荷塘

何父坐在副驾驶位,一路讲解连州的山水人文。在良江路和番禺路的交叉路,我们穿过良江桥,往北。河流的上游,便是星子河。到连州往下河段,则称连江。再往下就是北江。从这里的水路,直通广州。

溯河而上,有一个奇怪的星子镇。星子镇的人讲话都很奇怪,不是本地腔。何父说可能是江西星子县的口音。于是,人们联想到,可能是江西星子人在很早的时候便迁移到此,因怀念家乡,便以星子命名。时间久远,后世人已经将此事淡忘。这个名字的来源已经无从考证。可惜,有人真的去江西调研,发现两边讲话还是不一样。

据《连州市志》,连州土话可分为星子话、保安话、连州话、西岸话和丰阳话等10种类型。其中星子话使用人数最多,约有12万人,“分布在市东北部的星子、清江、山塘、潭岭、大路边、龙坪6镇乡及麻步、瑶安2镇乡的部分地区”。

有人写文章说,星子话是古代的楚音,并列举了一些例子。我看跟我老家的方言也有不少类似之处。我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山里人的土话保留了不少古音。比如说咬,读作[ηiāo]。他,读作kei。不过广州话里读作kui。光山县的方言跟湖北北部的方言非常像。如此一联想,又回到河洛语和江淮官话那远古时代。


另外,星子人还有“奇怪的风俗”。如在重大节日都要煮糍。这是一种糯米蒸饼或糯米油炸饼;社时节吃糯米饭;新屋落成封顶时会从房顶上往下抛撒糍粑和小利市,跟我们老家的也相同。不过,星子人见面互称“老表”则跟江西人一样。看来,他们真的是江西移民。

我曾在连州地图上看到刘禹锡纪念馆,便问何父,刘禹锡跟连州有什么关系?何父说,刘禹锡曾经被贬到连州为官。这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于唐朝永贞元年(805年)八月,由监察御史贬任连州刺史。十月,刘禹锡还在上任的途中,朝廷又发布一条命令,说这次贬官“不足以偿其责”,再次贬官为朗州司马。十年后,由朋友替他疏通,于815年二月,刘禹锡“官复”原来被贬的连州刺史一职。于是,刘在连州任职,因施政有方,政绩斐然。819年十一月,刘母在连州病逝,刘禹锡护送母亲的灵柩回了故乡,结束了连州的流放生涯。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连州保安

经过一个村子,何父介绍说,这是一个古村,叫卿罡村。以这么古雅的为名,肯定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子。再往前走,看到路边立着一个三、四米高的牌子,上面写着:保安,天下第四十九福地。原来,据道教典籍,中国一共有七十二个福地。连州的保安镇则名列第49位。何父说,你们要是农历九月初九来这个保安镇,就会看到抬大神的场面。跟其他地方的风俗不同的是:保安人抬的大神是活人。而且还必要竞标才能获得这个殊荣。想被人当大神抬的竞标者往往要出资两、三万元才能夺标。

出了保安镇,目光越过一片平整的农田,远远地能看到一带远山。道路的右侧一块巨石上用鲜艳的红色书写着两个大字:廖村。何父又讲起廖村的始祖——南梁的一名官员,致仕退休后带着家上到福山上静居修炼,最后化仙而去的故事。

此行的下一站就在前方那座山中。我们来拜谒的地方叫福山,又叫静福山,位于连州城北20公里处。

走过一道牌坊式的山门,得知不收门票,何父大声地感叹道:来这里几十次,我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免费的待遇。我可是沾你们的光了。显然,没有何父推荐还亲自护送,我和慧肯定不会来到福山。

福山海拔不高,整个景区也不大,坐落在一道幽静的山谷中。这里曾经是廖冲颐养天年的地方。说他修炼成仙,我不是相信的。一篇文章分析说,在那个人均寿命只有30岁的年代,廖冲(472 - 568年)活到96岁高龄,被人传为奇谈,甚至被人视为神仙。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福山楮树

福山山谷中生长着几棵古树,其中有一棵苦楮树树龄长达1200余年。顺着山谷中铺设的石子路缓缓而上,东侧的山脚下,有一汪清泉汩汩流出,两千多年来,从不枯竭。如今,人们在泉水的上方造了一个飞檐翘角的凉亭。亭子内是一个浅浅的池子。池底嵌着一个阴文的篆体的福字。泉水从福子的左上角流出地面,顺着福字的笔画,从福字的田字底的正中心流入地下,再从亭子下面的一个龙头嘴里喷出,哗哗哗地跌入下方的水池中。到访的人都会捧起池中的水喝上两口。

再往上,有一座道观,名叫清虚道观。我们走进去的时候,看到两位身着白色道袍的道姑和五位跟我们一样的游客。整个景区一路走来,遇到的人恐怕不超过20个,可真是一个清幽的去处。何父说,这个道观有求必应,非常灵验,我们都应该拜一拜,求一求。殿堂上,端坐神位的真武大帝、观音菩萨、道济和尚,我们都拜了拜。道观的左下方,有一进院落,里面供奉着廖冲的塑金像。殿檐下,一道书写着“隆重纪念廖冲公诞辰1546周年”的条幅依旧如新。算一算时间,应该是2018年挂上去的。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里程表读数20520

从福山出来,何父带着我们来到一片荷花怒放的莲塘。下车,在莲塘拍过照片,我发现我的奇瑞SUV汽车里程表上的读数是20520。用现代网络语言翻译出来,正是“爱你我爱你”。

顺着星子河往东北,转到X333县道,通行垦区,转入S259省道,折而向南,道路两边采石灰矿的公司林立,但栽种桃树等的果园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在路边停车买了几斤桃子。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连州垦区沿途都是果园

驶至S259省道的最南端,右转进入G323国道,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巾峰山脚下。这号称“连州八景”之一“巾峰远眺”的去处,因酷似一个戴着头巾的人高高耸立在城市东方,故而最有名气。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登临巾峰山。何父带我们来到公路下方的半山腰,见到水泥硬化过的步行小道两侧各矗立着几块巨石。南侧最高大的一块石头上用朱红色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寿”字;北侧最大那块石头上则写着“连州福地”几个大字。

广东清远一小镇12万人外地口音 却无一人知道自己打哪儿来

上图:连州巾峰半山腰的长寿石

从连州归来,稍加搜索,我便发现连州那隐藏在深山中、贯通南岭山脉的古驿道,亲赴连州平叛的名将岳飞,扫荡南越小朝廷的汉代将军路博德和杨仆,被贬至连州的韩愈、刘禹锡,还有退隐后居住在此的廖冲,以及1938年10月,日军攻陷广州后,连州充当国民党政府的临时省会治所时期在此兴建的骑楼……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唐宋,连州历史的点点滴滴,无不让人兴致盎然。

原本要到“三连”寻找自然风光,原本以为“三连”是位淳朴美丽的乡下姑娘,没想到却是一位出世的隐士高人,于是,我身不由己地再一次扑进历史的蜜罐,陶醉其中。

关注我,阅读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