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这是为什么

日本人:

崖山,位于现在的广东江门,崖山最著名的就是崖山海战了,崖山海战也被称为崖山之战。

崖山之战是宋元之间的最后一场决战,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是改变汉人命运的一场战争。

宋朝末期蒙古崛起,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部落先灭夏,又灭西辽,最后灭金,之后便开始筹划南下攻打宋朝,正式揭开了宋元战争的序幕。

当时南宋的首都在如今的杭州,元朝建立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南下攻打宋朝,当时宋度宗的妃子带着孩子南下一路奔逃,还让刚满7岁的孩子登基做皇帝,就是后来的宋瑞宗。

元兵一直追杀到福州,无奈之下皇帝在一众兵将护送下乘船逃往广东,途中遭遇台风落水染病后不久去世了,由他的弟弟继承皇位。

新皇帝同样遭受着元兵的追堵,在亲信大臣的护送下一路逃到了崖山,但元军也很快带兵封锁了崖山。

宋朝虽然气数将尽,但是兵将百姓都是奋死抵抗,国灭家亡但是民族气节仍在。

日本人:

元军三面包围崖山,当时宋军将陆地上的房屋全部焚毁,下决心破釜沉舟与元军一决死战。士兵将船只连成一座墙,将皇帝的船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元军利用小船火攻,宋军便把船身涂满淤泥阻挡火势,火攻不成就把宋军死死围堵在崖山,让他们断粮断水。宋军的士兵只依靠少量的食物和水坚持抵抗。

在元军发起总攻的时候,宋军不敌,看到战事不利,当时的左丞相陆秀夫背上皇帝投海自尽,宁可自我了断,也不可能成为阶下囚。参战的士兵看到突击无望,都随着跳海自尽,无一幸存,战后海面上浮尸十万。

十万军民自发投海殉国,那样的场面想必也是非常震撼的,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兴亡、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国在人在,国亡人亡,这种集体殉国的气节放到现代也是非常让人震惊的。

日本人:

崖山之战后,宋朝整个皇室全部覆灭。崖山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海战,在中国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朝始于蒙古族,虽然善战却野蛮凶残,元朝侵犯宋朝被汉人视为异族入侵。当时的宋朝有过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应用顽强抵抗异族侵略的著名代表,他们抵抗元朝的侵略斗争是正义的,当时的蒙古统治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汉人的气节。

而崖山之战是宋朝对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崖山战败意味着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来侵略民族。所以,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华",大概是由于崖山之战后,发生了众多的变革。

日本人:

种族屠杀

崖山之战后,蒙古政权完全控制了华夏中原,蒙古是马背上的政权,凶残善战。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大肆屠杀汉人,中原地区十室九空。

文化泯灭

元代以前,汉族的政权即使经历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时期的动荡,但也从来没有如此被替换甚至彻底的消失过。

很多少数民族都学习汉族文化,汉民族以华夏正统自居,汉族文化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国家重文轻武,文化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是诗词、绘画、文化思想都引领着周边国家,更是众多他国学习的典范。

元朝灭宋之后,随着汉人被屠杀,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也一度断层甚至遭到灭顶之灾。汉民族的人民变成最低等的公民,生存尚不能苟延残喘更何来文化继承呢。

可以说不管是文化还是政权,都算是彻底灭亡了。有人甚至说,崖山之战标志着古典中华文明的灭亡。

日本人:

血统稀释

元朝统一华夏后,加强了异族之间通婚,真正的汉民族的血统开始渗透了大量的东亚、蒙古等其他民族的血统。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如果你把宋代几个皇帝的人像找出来会发现和我们现在的人长的有点不同,他们很多都是单眼皮,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双眼皮,这也是已经经过证实的基因变迁所造成的。所以说真正血统非常纯正的华夏人已经很少了。

然而日本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这是为什么呢?从他国传出这句话,或许有它更深层次的意思。

早在唐朝在,日本就开始派出遣唐使专门到中国学习先进的制度、礼仪、建筑、绘画等等,然后搬运到日本国内开始效仿中国文化,当时的中国处在鼎盛时期,输出过很多优秀的布道者到日本亲自传道受业。

如果你去过日本的京都或许听说过,整个京都城就是按照中国的长安来建造的,从建筑结构、到石雕园艺、甚至当时的民俗民风,日本可以称得上具备一定大唐遗风的国家。

日本人:

然而,这些学习得来的"传统"却让日本宣扬,中华文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灭亡,中国的文化根基在日本这样的舆论。

甚至有些言论声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会中帮扶,日本正是为了将中华文明重新植入中国而发动侵略战争的。

我们承认客观事实,就像日本很多的专家学者实际上是高度认同日本文化传承自古代的中国,但是我们如果利用客观事实充当侵略别人的理由,未免太牵强了些。

宋朝也好明朝也罢,没有完美的民族和统治者,历史的更迭不会因为你的文化造诣就停止脚步。宋朝或许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他在统治上的确存在漏洞才会让兵强马壮的元朝所灭。

元朝再强大,依然会有继往开来的明朝、清朝去取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王朝变更就是如此。就比如说,文天祥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留下的千古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这样的精神财富却一直传承给无数的中国人。

中华文明从来不会因为战争而灭亡,他只会顺应时代以不同的形式演变,并且永远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