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如果你去日本京都旅游,会看到各处悬挂的店铺牌匾,在上面能找到我们熟悉的汉字

京都曾是日本的首都,这座城市留下大量汉文化的痕迹,包括匾额上的书法

京都国门上曾经悬挂一块,题写日本国名的巨幅牌匾,而这块牌匾上的书法

竟然是一位中国人写的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京都街头

1338年,日本进入室町幕府时代

京都再次成为日本首都

都城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执政者要求重修京都国门

效仿明朝在国门上悬挂匾额以显庄重

但是他们在日本找来找去

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书法家来题写

于是就有人提议到中国

寻找担此重任的书法家

为此推荐了当时在明朝名满天下的姜立纲

为日本题写了国名

姜立纲被誉为“一代书宗”

当时的日本人每每自夸说

“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姜立纲《楷书七律》

姜立纲是何许人也?明代书法家,字廷宪,号东溪

他从小天资聪颖显露过人的书法才能,同时又勤奋好学,七岁时就被朝廷征选为翰林院秀才,姜立纲初学黄蒙,继法钟王,后来融汇贯通自成一家。他擅写楷书,以颜真卿为宗,体度浑厚、清劲方正,被称为“台阁体”或“诰敕体”,可谓标准的公务员字体。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姜立纲《千字文》

姜立纲历正统、天顺、景泰、成化、弘治五朝。凡是宫廷里的制诰和宫殿碑额,大都出自他的手笔,因为曝光率很高,想不出名都不行,人们称其字为“姜字”,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王世贞《艺苑巵言》曾说:“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整,就其体中可谓工致。”因为评价很高所以一时间风行海内,人人争相求购其字,姜立纲的字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还出现了书法贩子专门造假,模仿姜立纲书法进行行骗。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咏易诗扇》

提到明代书法史,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有,“三宋”、“二沈”、徐青藤、陈白阳,吴门书派如沈周、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晚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但并没姜立纲。

上举那些名家大都是明代的个性派,姜立纲的书法在崇尚求新的明代书法圈属非主流,他一心扎进颜体,把端楷发挥到极致,是当时读书入仕之人效仿的不二对象。

除了楷书姜立纲的草书造诣也极其高,他的草书结法圆熟,如传世珍品《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笔势流畅婉转,笔法潇洒秀逸,雅健遒媚,深得唐怀素神遂。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镇邦帖》行书

陈振濂说,姜立纲名声比不过,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但他却是难得的学习承传颜真卿的典型,学习承传他的方法、理解、分析、掌控,都是卓尔不群的,过去我们重视的都是“创新”的典范,而姜立纲树立了一个“继承”的典范。

遍观几千年书法史,这种继承的成功典范是百不一见,故而弥足珍贵!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日本人捧为“一代书宗”,却在中国书法史上寂寂无名躺了600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