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如今,因為疫情你可能瞭解了這樣一個群體:中國共有20餘萬留學生在英國留學,其中還有1.5萬低齡青少年留學生,不乏只有8歲、10歲的兒童。


但你可知道,比起1.5萬在英小留學生,還有一個更加龐大的群體經常被社會所遺忘,他們就是“父母雙全卻又沒人要”的留守兒童!
近日,受英國疫情影響,飛往中國的機票可以說一票難求。於是上演了一百多位英國小留學生的家長聯名要求國家包機把自己的孩子從英國接回來的鬧劇。
有家長哭訴自己將孩子送出去是為了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振振有詞地說:“你們反對包機接回我們的孩子就是在仇富!”
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話可不能這麼說!你們把應該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尚在價值觀培養的青少年送往英國“鍍金”,現在反過來要求全民為你們的鍍金風險買單,你們這是將孩子的未來當作工具,你們的算盤打得也太精!
此話怎講?凡是在英國居住滿十年就可以獲得英國國籍,小留學生們未來高中或大學一畢業就可以拿到英國綠卡。
至於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更是值得商榷。中國的基礎教育絕對不會比英國差,價值觀形成階段沒有民族文化的培養薰陶,最後不知道是培養的中國的未來還是英國的未來?
說回中國留守兒童群體。數據顯示,中國農村有6000萬留守兒童,城鄉也有3581萬流動兒童,這接近一億留守(流動)兒童過著要麼在異鄉為異客,要麼在家鄉為路人的生活。

這些孩子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成長陪伴,隔著屏幕通過電話才能夠看到父母的模樣、聽到爸媽的聲音!生活在農村的6000萬留守兒童,他們就像紮根在角落的含苞骨朵,在風雨中哭泣“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能夠大小就前往英國留學的小留學生們,留守兒童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他們從小就離開了父母,生活上缺少關愛,往往容易導致心理健康受影響,更容易自卑和自閉。
甚至部分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由於父母的缺位、高齡祖父母疏於管教,誤入歧途走向了悲劇人生。
他們本來也是前程錦繡的花朵,哪怕多給一絲絲春風燦爛,他們也不會是後來的模樣!
但這全都要怪他們為了生計外出務工的父母親嗎?“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是留守兒童父母們的肺腑心聲,他們也是左右為難啊!
父母的身份其實也有“保質期”的,在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缺位將是這些農民工父母一生永遠的缺憾!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年可能就是過年才回來一次,留守兒童沒有小留學生們幸運,留守兒童的父母也要比小留學生父母們過得更加的艱辛!
比起1.5萬英國小留學生,6000萬農村留守兒童才是真正的中國未來!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比起1.5萬小留學生,留守兒童才是父母雙全卻沒人要的孤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