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後,春耕工作推進得更加紅火。疫情發生,春耕工作受到了挑戰,在氣象衛星眼裡,廣東春耕在這2個月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從對比圖可看出,湛江和茂名的綠色減少較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副站長鬍民達介紹,上述圖像主要展示了廣東的植被情況,廣東春耕有個特點是:綠色變少。“因為農田開墾,原有的野草被除掉。”

胡民達說,湛江和茂名的綠色減少,說明當地農田2月已經開始翻地,春耕開始。但粵東和粵北等綠色在加深,耕種稍遲,這也展現了廣東農耕特色,從南向北逐漸耕種。

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全省播種農作物1545.7萬畝,佔春播計劃的46%以上。其中早稻育秧1264.2萬畝,佔計劃任務的97%,早稻栽插531.1萬畝,蔬菜、花生播種進度也快於去年同期。

湛江市雷州市東西洋水田連片面積達23萬畝,號稱“廣東第一田”,是湛江最大的水稻主產區,素有“粵西糧倉”之稱。而且,雷州的連片耕地,與南方碎片化分佈的耕地有較大差異,十分適合用於監測,所以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還製作了雷州的作物長勢指數和水稻耕作指數分級分佈圖。

那麼,雷州的情況又如何呢?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胡民達介紹,作物長勢指數反映作物長勢情況,值越高,表示作物長勢越好。從對比圖中可明顯看出,雷州3月的作物長勢指數比2月的普遍要高,也就說明雷州市3月作物長勢較2月變好。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而水稻耕作指數等級低為目前無明顯耕作跡象,等級高則表示水稻田已插秧且水稻長勢良好,從對比圖可看出,3月的圖裡,表示低等級的藍色面積大幅減少,無明顯耕作跡象面積持續減小,說明雷州市的春耕工作在有序開展。

據報道,2020年雷州市計劃糧食種植面積達117萬畝,比2019年增加2.1萬畝。

春耕的積極推進離不開多方努力!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走進田間地頭,犁地、噴藥、種花生,一派繁忙的景象,眼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近日,據云浮市雲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表示,為打好春耕備耕這場開年關鍵一戰,雲安行動早、準備足,多措並舉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兩手抓、兩不誤。

春節前後,雲安區農水局藉助區內新媒體矩陣平臺及進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契機,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積極做好備春耕工作,並督促農戶及早落實備春耕所需的種子、化肥和農藥等春耕物資。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為部署2020年早造水稻備耕插秧工作,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近日,汕頭市潮南區農業農村局舉辦春耕生產暨農業機械展示現場會,推廣早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提高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緩解疫情期間用工緊缺局面。

現場不少農戶都說,他們將用上現場會學到的早稻種植知識,更好地開展今年的春耕生產工作。

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在備耕過程中,為避免農戶出現聚集性購買備耕農資(谷種、秧盤、肥料等)現象,最大限度減少農村人員流動,梅州市興寧市大坪鎮黨委、政府及早部署、主動服務,要求各村(居)委充分利用廣播和本村微信群,大力宣傳在防疫期間由村統一代購備耕農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過代購備耕農資品,農資產品由村幹部和供銷商陸續送達農戶家中,共計為2000多戶農戶代購了谷種1萬多斤和20噸複合肥等一大批農資產品。讓村民足不出戶便可獲取農資產品,滿足春耕生產的需求,有效保障了村民備耕供給,解決農戶後顧之憂。

在做好常規春耕工作的同時,近日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全省將擴種50萬畝水稻,目前,任務已基本分解到縣區一級。新一輪的耕作大戲,又在廣東徐徐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