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學,你不得不瞭解的那些乾貨知識

1. 香港留學常見的5個問題


香港留學,你不得不瞭解的那些乾貨知識

1.1 選擇香港留學的人數多嗎?

香港是繼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之後的第五大留學目的地。在香港留學的內地學生人數近幾年來一直穩定增長,從2012年至今,每年都穩定在10,000人以上。按照香港教資會統計,2017/2018學年,在香港接受高等教育的內地學生是12,099人,創歷史新高。

有同學可能會問,美國和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有多少,能不能橫向做個對比。從留學總人數上看,2018年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大約有36萬人,同年去英國留學的人數有9.5萬人。單從數據上看,似乎香港作為研究生的留學目的地並不那麼受到歡迎,其實不然,香港數據還要考慮三點:

第一是數據佔比。

由於香港和內地的教育體系原因,目前在香港留學的內地學生主體是研究生,本科僅1,500人左右,非高等教育階段的人數更少。但英、美的數據中包括了所有學齡階段,其中小學、中學、本科三個階段大約佔到總人數的40%。因此研究生人數只佔到60%左右。

第二是教育承載力。

美國有5,700多所大學,英國有150所左右。但香港的公立高等院校只有8所。因此,去香港讀研的總人數少並不是因為大家不想去,或者香港不受青睞,而是香港接收留學生的能力有限。每年10,000個內地學生平均分到8所學校裡,也相當於每個學校每年要接受1,250人。這與英國大學的校均中國錄取數量基本是一致的(2017-2018學年劍橋大學接受420名中國本科生,754名中國研究生)。簡而言之,不是大家不想去,而是香港接不了那麼多留學生。

第三是錄取難度。

前面提到香港只有8所公立大學,這8所大學中有4所排名世界前100,第5所香港理工大學排名世界106。也就是說,香港有62.5%的大學排名世界前110。在主流留學目的地中,這個比例是最高的。這也就產生了一個新問題:香港院校整體的錄取的難度很高,幾乎沒有保底校,因此,一些本科院校背景一般,成績也不好的學生通常不考慮遞交香港的申請。

1.2香港研究生教育體系和英、美一樣嗎?

香港的授課型碩士採用英聯邦教育體系,和英國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大學實行全英文授課,極個別專業授課語言為粵語,少數中文專業是國語授課。大部分專業是1年制,少量是1.5-2年(如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高等教育的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際結合,注重師生之間課堂、課後互動,學生的創造力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此外,香港高校的選課自主性也很強,考核形式很多,有筆試、論文、主題演講、小組討論等。

1.3對內地學生而言,香港安全嗎?

毫無疑問,香港是一個治安狀況非常好的留學目的地。好到什麼程度?看數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對2017年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後,公佈了世界最安全的目的地排名,香港排名第5,第6名是新加坡,第7和第8依次為挪威和瑞典。香港城市不大,加上資金充足,警力充沛,晚上會有兩人一組的巡邏警察四處巡邏,遇到遊蕩的行人還會偶爾抽查證件。一些同學認為香港治安不好,很大程度上源自兒童時期看了過多的香港黑幫片。


香港留學,你不得不瞭解的那些乾貨知識

當然也有經常看到有報道,香港對內地人不是特別友好。我們客觀的說,個別服務行業的從業者(比如出租車司機、餐廳服務員)確實對大陸人不夠友好,認為大陸人擠佔了他們的生活空間。但根據我們以往就讀學生的反饋,他們認為在校園環境裡無論是香港教授還是香港本地學生對於大陸學生都很友好禮貌,能夠平等友好、各抒己見地討論問題。校園外遇到奇葩情況也只是小概率事件,不禮貌的服務員哪個城市沒有呢?

1.4僱主怎麼評價在香港畢業的大陸學生?

香港留學的大陸學生畢業之後大部分選擇回內地發展,少數留在香港發展(通常也被稱作“港漂”)。一些調查顯示,僱主對於香港畢業的內地學生普遍有兩個印象:勤奮和善於學習。香港院校選擇較少,普通學生擇校的時候,一般找不到類似英、美地區的絕對保底選項,大浪淘沙之後,留學香港的學生大部分學習能力是比較強的。大公司招聘的時候,留港學生的競爭力更大,學歷優勢更明顯。

1.5香港留學的花費是多少?

香港授課型碩士學制以1年為主,留學總預算(學費+生活費+住宿)大概需要準備25萬人民幣。授課型碩士基本為自費課程,獲得獎學金幾率極低。學校通常不給授課型碩士提供住宿,大部分學生會尋找室友一起租房,房租也是留學預算中的一筆重要支出。因此,我給同學們整理了幾種情況(不同的住宿地點、不同學制、不同專業),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排列組合模塊,推算出符合自己條件和要求的預算(人民幣)。

在香港獨租:

學費12萬元(理工科)+住宿費7,000元/月+交通費100元/月+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合計(12個月)247,200元。

在香港合租(離學校近)

學費18萬元(商科)+住宿費4,000元/月+交通費(略)+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合計(12個月)270,000元

在香港合租(離學校稍遠)

學費10萬元(教育類)+住宿費3,000元/月(四人合租兩居室人均)+交通費100元/月+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合計(12個月)179,200元

在深圳合租

學費13萬元(傳媒類)+住宿費2,500元/月(兩人合租兩居室人均)+交通費2,500元/月+餐費2,500元/月+其他1,000元/月

合計(12個月)232,000元

2. 香港留學有哪些優勢?

2.1名校集中

前文已經介紹過,根據行業通用的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有50%的大學排名在世界前100名,有62.5%的學校排名世界前110。其中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均排名世界前50。

可以這麼理解:如果你申請到了港大、港科技、港中文、港城市四所學校的任何一所,相當於你在國內考研考上了北、清、復、交。

而香港理工大學的地位類似於中國科技大學和南京大學,即使不那麼顯眼的香港浸會大學,也排在同濟、北師大、中山大學這些知名學府之前。也就是說,香港的大學普遍具有很高的聲望和品牌保障,學術和就業認可度都非常高。

2.2費用低

在主流留學目的地中,香港留學的總費用是最低的。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學費低。舉個例子,世界排名第53-55位的三所大學分別是:英國華威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我們挑選這三所大學的碩士金融專業,查看學費的差別:

香港城市大學(QS排名55):學費22.56萬人民幣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QS排名53):學費26.89萬人民幣

英國華威大學(QS排名54):學費31.44萬人民幣

二是香港的學制短,留學期間的生活費用相應更少。香港的授課型碩士一般為1年,和英國一樣。這要比美國和澳洲的實際就讀時間短,因此除了學費之外,對應繳納的生活費、住宿費也會相應減少。

2.3畢業後無條件獲得1年工作簽證

在香港畢業後,學生簽證可以無條件續簽12個月,這段時間可以安排在港就業。之後如果提出延長簽證申請,則會根據在港受聘申請的相關政策處理。這比美國和英國對待留學生的政策友善得多。此外,香港有7年永居的政策,也就是說:1年留學+1年工作簽證+5年工作經歷可以獲得香港永居身份。

3. 如何選擇院校和專業?

很多同學對於想申請哪所學校的哪個專業很糾結,建議從以下四個維度思考:

(1)興趣。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課程匹配。建議去官網瞭解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對比自己的成績單考量匹配度。如果是跨專業申請,那麼可以從自己的綜合背景信息進行篩選和挖掘,找出合理的申請動機。

(3)院校排名。一般大家會參考QS院校排名來衡量學校的綜合水準,這也是招聘時一些HR參考的標準。

(4)學費。香港不同專業學費差距比較大,例如有的商科學費將近30萬人民幣,有的專業10萬人民幣左右。根據自己的留學總預算,參考學費,選擇性價比高的。

建議:選專業還是選院校?我經常跟學生說,有的時候院校和專業好比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應該有所側重。對於技能型專業,例如計算機,最好把專業放在首選,這樣畢業後的校友資源或者讀博深造的教授資源會更廣一些。對於知識型專業,比如管理、傳媒、社科,擇校重點考慮院校名氣,一個名校光環還是能為將來的就業提供不少便利。選擇的時候可以多和老師或者學長學姐溝通一下,擇優而選。當然也不用太糾結,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4. 申請時間規劃

以申請2021年9月入讀香港授課碩士為例,我會建議學生從2020年的3月份開始進行申請流程準備。

4.1收到錄取

(1)首先注意並記下錄取上的要求(condition)。大部分應屆畢業生拿到錄取的時候還沒有畢業,所以一般在這個階段拿到的錄取對於學術有相關的要求,主要是整個四年本科的平均分以及最終的畢業證和學位證。在入學前,學生需要滿足錄取上寫明的條件並提交相關證明。

(2)請務必注意 offer 接受錄取和繳納押金的截止日期。押金的意義是學校用來確認你是否會入讀,也是對學生的一種綁定。入讀之後押金可以作為學費的一部分。一旦學生不去,也可以給學校“創收”。一般押金繳納都會卡在兩週的期限,個別火爆的專業有時候會要求一週之內做決定。常見的押金金額為1-6萬人民幣不等。所以收到錄取後,請關注接受錄取和繳納押金的要求和時間並及時安排。

押金繳納的方式通常有:信用卡、電匯、匯票、ATM等。一般我們建議選擇信用卡或者電匯,較為安全和便捷。


香港留學,你不得不瞭解的那些乾貨知識

4.2被放在等待名單(WL)或者申請失敗

可以寫一封聲淚俱下的表白信做最後的掙扎,或者拿其他國家地區的錄取(非香港)對自己心儀的院校專業表白,看有沒有翻盤的機會。如果徹底涼涼,那麼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來年繼續申請/接受現有錄取/先工作積累經驗。第二年的申請一般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建議:英港聯申,一旦香港全部被拒,還有英國可以選擇。同時關注春季招聘等工作信息,給自己留好plan B。

5.如何解決住宿問題?

5.1怎麼選擇合適的租房地點

(1)確定自己能接受的通勤時間,用百度地圖或者google map 計算自己到學校所需要的通勤時間 (例如20分鐘以內)。香港交通APP推薦:KMB&LW,香港地鐵輕鐵,新巴城巴,google map 。

(2)一般選擇地鐵口附近 。

香港中文大學(可以參考東鐵線:大學站)

常見選擇地點:粉嶺,太和,沙田,大圍,九龍塘,紅磡,旺角,太子等。因為這幾個地鐵站都是學生常見的選擇,租金在旺季肯定會很貴,但其實香港地鐵通勤方便,也很安全,也可以選擇其他稍遠一點的地鐵站,比如將軍澳,荃灣這些,也是性價比不錯的選擇。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可以參考東鐵線:九龍塘站)

常見選擇地點:東鐵線任何一站;

香港理工大學(可以參考東鐵線:紅磡)

常見選擇地點:東鐵線任何一站;

香港大學(可以參考港島線:香港大學)

常見選擇地點:灣仔,西營盤,西環,堅尼地城等 ;

香港科技大學

常見選擇地點:坑口,彩虹,鑽石山等;

香港嶺南大學

常見選擇地點:兆康,元朗等。

5.2房型怎麼選擇?

常見房型:

香港留學,你不得不瞭解的那些乾貨知識

公屋,村屋,唐樓,洋樓,小區屋苑,酒店公寓等等。

這裡會比較推薦小區和酒店公寓,雖然價位高一點,但是安全性更好,物業配套也比較齊全。(可以參考下,大圍金獅花園,紅磡海韻軒,海灣軒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