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婭維“終被淘汰”:把小眾音樂帶向大眾舞臺,她做到了

關注 ,做勇敢的自己!


袁婭維“終於”被淘汰。在這個洗腦神曲遍地開花的舞臺,從不取悅觀眾,只專注靈魂樂的她還能支撐這麼久。難為她了。沒有絲毫的沮喪、落寞甚至是抱怨,她只在微博中淡淡地分享:今晚就不做女戰士了。

袁婭維“終被淘汰”:把小眾音樂帶向大眾舞臺,她做到了

還記得本季袁婭維的第一次登臺。 論五官精緻,實在不算美女;但偏偏又有那麼一種冷豔氣質,讓人慾罷不能。絕代風華之餘,卻有君臨天下之感。有人評價:

袁婭維身上有一般歌手沒有的音樂審美,這是很重要的東西。擁有這種特質,無論與誰合作,都能有對這首歌全新的演繹。

還是熟悉的那個袁婭維。無畏人氣,只愛靈魂。

袁婭維“終被淘汰”:把小眾音樂帶向大眾舞臺,她做到了

01 小眾音樂的先行者,春天並不遙遠

因為對爵士等靈魂唱法的熱愛,袁婭維始終在小眾音樂裡徘徊。讓中國的聽眾接受這類小眾音樂,是袁婭維一直以來的終極夢想。她說:

“我希望大家能聽到一些改變,一些新鮮的元素,希望小眾音樂能被大家接受,實際上這在國際上是很流行的東西。”

正因如此,袁婭維或許是第一個拒絕過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歌手。當時的導演找到袁婭維,希望她能參賽,袁婭維的理由是,自己的音樂屬於小眾,不適合這種全民娛樂的平臺,不想因順從大眾而影響音樂本身。最終,導演苦口婆心,最後用一句:觀眾不僅需要大眾,也需要小眾。袁女王才同意參賽。

只做音樂,其它讓路,是一種霸氣的孤獨。音樂博主光榮曾在微博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袁婭維可以登上歌手的舞臺?

三個答案:很能唱;音樂審美;有影響力。

靈魂樂此前基本不為人知,但因為袁婭維,已有大學生在校園歌手的比賽中引用此種風格,這就是影響。小眾音樂,因為有袁婭維這樣的人,在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曾有人勸袁婭維改變風格,畢竟大眾流行樂更容易名利雙收。但她卻始終堅持,並公開表達:

“流行有一萬人在唱,民謠有一千人在唱,靈魂樂有五十人在唱,我寧願做這五十分之一,因為如果我不做,就又少了一個。”

孤寂的前行者,常常有最美的背影。袁婭維始終在用一腔的純粹,對靈魂樂做最“靈魂”的表達。“靈魂樂給了我信念和希望,讓我走到今天。”這是她內心的寫照。倔強與堅韌,追尋與信仰,造就了袁婭維在這個時代的榮光。如她所說:

“如果你去迎合觀眾別人還不買賬,還不如爽快的做自己。”

袁婭維“終被淘汰”:把小眾音樂帶向大眾舞臺,她做到了

02 羞澀也是積澱人總要蛻變

相比與舞臺上的光彩炫目,難以想象小時候的袁維婭竟然是個羞澀的姑娘。小學時,袁婭維報名學校的歌唱比賽,參賽曲目是《讓我們蕩起雙槳》。最終結果是第二名。當她興沖沖的跑回去告訴媽媽時,生性好強的袁媽媽卻表情冰冷的問:

“第二名?你覺得是哪裡沒唱好?還是高音沒唱上去?”

袁婭維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從此再也不在媽媽面前唱歌,甚至在外人面前也很少唱歌。這是童年的一個陰影,以至於很長時間無法清除。16歲時,袁婭維在湖南的一所藝術學校學習,因為那個陰影,她沒有選擇唱歌,而是學習表演,從此性格才開朗許多。當時袁婭維只有在宿舍熄燈的時候,才願意唱歌,僅有的幾個室友就是聽眾。這是袁婭維舞臺表演最初的萌芽狀態,也就在那時,那一點點的星星之火,正在不知不覺間燃燒。

一年後,不滿足的袁婭維背井離鄉,僅僅17歲的她像億萬身懷夢想的年輕人一樣,來到北京做了一名北漂兒。單親家庭的她,家裡並沒有太多的錢支持她的藝術夢。扣除掉學習音樂的錢,袁婭維甚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為明天睡在哪裡而發愁。一天只吃一包方便麵;那種北京賣2塊錢一份的煎餅,分成3頓吃,對於袁婭維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但當媽媽打電話詢問時,袁婭維又說:

“你不用擔心,我吃的倍好兒!”

有一天,袁媽媽偷偷來到北京,目睹了女兒的生活,悄然落淚。為了讓袁婭維安心學習,袁媽媽當掉家裡所有能換成錢的東西,包括自己為數不多的首飾,一條金項鍊和一個金戒指,那是年輕時候的嫁妝甚至還把家裡用來維持生計的理髮店也兌給了別人。袁婭維後來才知道,那個當年嘲笑自己的媽媽,才是最支持她音樂夢的人。

袁婭維“終被淘汰”:把小眾音樂帶向大眾舞臺,她做到了

03 不是唱幾句英文歌,才叫國際範兒

4屆格萊美錄音獎得主,意大利人盧卡曾評價袁婭維:她擁有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被聽懂的聲音。那是一種真正國際的聲音。袁婭維的歌聲,可以小家碧玉,也可以狂熱奔放,既能讓你在靈魂的世界裡深度思考,又能讓你的荷爾蒙極速分泌。接近桑巴與爵士的混合體,時而慵懶時而熱烈,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段的旋律。

2000 年,袁婭維在北京一家酒店駐場時被一家日本的音樂公司發現,並獲得培訓機會。在那段時間,袁婭維學習了世界上多種的音樂風格,這段時間對袁婭維後來的音樂理念影響很大。2010 年,袁婭維參與組建 ThaKnutz 樂隊,成員來自中國、美國和多米尼加。曲目在爵士基礎上融入了布魯斯、靈魂樂、嘻哈和放克等元素,當時在國內鳳毛麟角,並連續七年參加爵士上海音樂節。雖然樂隊最終解散,但多年的堅持,早已鑄就了袁婭維一課鋼鐵的心。

據說,當年袁婭維曾在北京開過一場規模很小的演唱會,門票只賣五十元,但最終只有十二個觀眾。袁婭維自嘲:

“自己曾經能在這種冷清的環境下堅持做喜愛的小眾音樂非常不容易。但只有還有一個觀眾欣賞,她就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和理由。”

袁婭維“終被淘汰”:把小眾音樂帶向大眾舞臺,她做到了

既能深情演繹民謠《阿楚姑娘》,也能灑脫演唱情歌《開往春天的地鐵》。袁婭維在人設上就像她的靈魂樂一樣,沒有定數,自由風格,無限駕馭。

有一篇散文曾寫到:

沉寂是人生最持久的溫度,喧囂是旅程最初的行囊,與自己的靈魂對話,也是一種情趣,與靈魂同行,將它放置在陽光下,月影中,一起品味塵世中最美妙的清寂。形容袁婭維十分合適。

率性真誠的袁婭維,曾有粉絲提醒,下飛機要化一下妝,免得穿睡褲的形象不佳,袁婭維無奈表示,我沒那麼多心思,何必要像演出現場一樣。

2018年,電影《前任三》巨火,袁婭維演唱了主題曲《說散就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沒有這首歌的穿插,看《前任三》總覺得是一部喜劇。袁婭維的歌聲,在喜劇中滲入了一絲悲涼,一縷無奈。這才是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感覺。

2017年,袁婭維作為“歌手”的首發陣容,曾遭質疑。導演洪濤直接回應:我們只尋找華語歌壇最好的歌手,英雄不問出處。即使曲風和寡,縱然荊棘前行,袁婭維始終在堅持讓靈魂樂走進我們的深處。這是一種同這個浮躁時代抗爭的力量。學會欣賞,體會深邃,才是袁婭維們奮鬥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