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開發 ▏紅 井 情 深

課程開發  ▏紅 井 情 深

(一) 課型:主題綜合實踐課(校本課程教學設計)

適用年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

(二)活動形式:

課堂內外主題研究+課堂展示+彙報交流+打破學科界限+學科知識融合+課後總結收穫+評價學生的活動成果+積累資料

(三)教學目標:

1、瞭解家鄉的歷史文化、紅色景觀、名勝風景、生態環境等。

2、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根據主題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激發學生積極的創造熱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應用知識於實際生活的樂趣。

5、傳承紅都精神,弘揚紅土地文化,展望瑞金的美好未來,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2、通過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增進對家鄉歷史與文化知識的探究心理。

(四)課前準備:

1、把參加主題活動的同學根據興趣愛好分成“紅色文化集錦組” 和“課程資源探究組”兩個大組活動,大組裡可以根據需要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研究活動,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協作、共同進步。

2、借閱相關書籍、蒐集有關文字、圖片,分別以實地考察、訪問專家、上網查詢資料等多種方式展開活動。

3、準備好歌曲《紅井水》。

4、準備好拍攝的關於紅井的視頻。

(五)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創設情境

1、激情談話:播放歌曲《紅井水》

導語:沙洲壩舊址群中,有一口不普通的井,來到瑞金參觀的人們一定會來這裡看看,瞭解紅都歷史,緬懷先烈,而且每個人都會嚐嚐清甜的紅井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口井是蘇區時期,毛主席親自帶領幹部和群眾一起挖的。

為了進一步學習,我們班組織了以“我愛紅都 我愛家鄉”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接下來我們來展示和彙報同學們的學習成果。

二、小結收穫,準備交流

1、播放拍好的關於紅井的小視頻。

老師導入:早年,瑞金沙洲壩流傳著一首民謠:“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水洗手帕”。1933年,毛主席帶領身邊的工作人員在當地打了一口井,為附近的群眾解決了飲水問題。解放後,沙洲壩人民給這口井取名為“紅井”,並在井邊立了紀念碑,碑上寫著十四個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半個多世紀來,它滋潤了一代又一代沙洲壩人,留下了領袖的傳奇佳話。

紅色故都蘊藏著一筆寶貴的課程資源,我們通過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對家鄉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通過這堂課的展示交流,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學有所獲。

2、展示實踐活動圖片。

3、整體談談學習的感受和收穫。

課程開發  ▏紅 井 情 深

三、實踐彙報,展示成果

1、第一組:“紅色文化集錦組”小組實踐活動彙報。

(1)揭示主題,結合圖片彙報採訪過程和實踐經歷。

(2)播放歌曲《紅井水》,學生齊唱。

(3)視頻播放:展示學生自己製作的紅井景區景點分佈圖動畫,配上導遊解說詞。

(4)介紹導遊實踐經歷(展示圖片,遊客簽名紀念簿,遊客留言)

(5)紅色歌謠串燒:《紅井水》、《春耕運動歌》、《各地建立蘇維埃》、《鞏固蘇正萬萬年》、《共產兒童團歌》、《歌唱蘇維埃》、《蘇區幹部好作風》。

(6)品味故事,交流感受。講述《紅井的故事》,談談你的感受。

生1:我通過調查瞭解到了當年沙洲壩是一個乾旱缺水的村莊,村民們要到幾公里以外的小河裡挑水飲用,農忙季節只能挑村前的髒塘水喝,非常不衛生,身體素質不好的喝了會生病。

生2:我通過採訪當地的爺爺奶奶瞭解到當時幾個村子都流傳一句俗語:“有女莫嫁沙洲壩,無吃無穿無水洗手帕”。可是儘管這樣,當地村民還是非常迷信,認為挖井會破壞當地風水,因此所以村民們都不敢拿主意要挖井解決飲水問題。

生3:是啊,我還了解到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葉坪遷到沙洲壩後,毛主席就住在這個村子裡,他發現了村民飲水困難,就召集全村的人開了動員大會,並提出了挖井的方法,許多群眾都說挖井會遭報應,毛主席哈哈大笑:“迷信不可信,這井我來挖。”

生4:我來補充:1950年,瑞金人民維修了這口井並取名為“紅井”,旁邊立了一塊牌子,書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表達了沙洲壩人民對毛主席深深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7)情感共鳴,感悟昇華。

踏著先輩的足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記在瑞金人民的心中,紅都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不斷努力,永不止息。

2、第二組:“課程資源探究組” 小組實踐活動彙報。

(1)結合圖片和文字資料彙報實踐過程。

(2)梳理主題實踐學習流程:調查引入——創設問題情境並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習體會——課後拓展延伸

探究重點:認識體積、體積單位、學會計算物體體積,結合課內外知識,表達探究學習所得。

(3)調查引入,創設問題情境並提出問題。

播放紅井的視頻,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學習問題。

(4)探究問題並解決問題。

  • 大組同學根據興趣組合成三個小組研究學習:參觀考察組、資料文獻組、實驗技術組
  • 各組制定行動方案,組織交流,明確個人任務。
  • 導入紅井的有關數據並提出問題進行梳理:
  • ① 紅井的井口是圓柱形的,外徑1.7米,內徑1.1米,井深6米,水面離井口1.3米。根據這些信息,能提出什麼問題?
  • 紅井井裡能蓄水多少立方米?
  • 紅井佔地面積多少平方米?
  • 紅井口的外周長是多少米?
  • 紅井的內周長是多少米?
  • 井口的環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 ② 沙洲壩人民為了紀念毛主席親自挖的這口井,在井的周圍建立了保護欄,實驗技術小組經過測量採集了一些數據,提供給你們。
  • 紅井周圍有8根柱子, 每根柱子的高是18分米,底面是正方形,邊長4.4分米。問每根柱子的佔地面積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用磚525塊,每根柱子至少要準備多少塊青磚?
  • 石碑的高是是1.64米,長0.72米,寬8釐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 紅井周圍的欄杆是一個正六邊形,每邊長3.72米,這個正六邊形的周長是多少米?

(5)小結本組活動情況,談談收穫。

四、活動延伸,交流反饋

1、暢談自己在本次活動中有什麼收穫?

2、談談自己知道的其它有關紅都的紅色資源。

3、全體師生齊唱歌曲——《紅井水》。

五、教師總結:

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實踐探究,取得了豐碩的學習成果,同學們之間分工、交流、合作也完成得非常好。讓我們一起來弘揚紅都精神,做實踐的主人。知識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對紅井的研究也不是一節課能完成的,希望同學們打開思路,構建開放的學習方法,繼續探索和交流。

六、作業:

1、製作一期關於紅井內容的手抄報。

2、為宣傳家鄉設計一句廣告語。

3、開一次紅色故事會。

4、繼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及時整理資料記錄下來。

課程開發  ▏紅 井 情 深


【實踐感悟】

  • 1、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這次“我愛紅都 我愛家鄉”主題實踐活動打破了學科界限,學科知識進行融合,在課堂上進行梳理整合,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使他們在合作學習、共享資源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 2、創造能力得到提升。實踐活動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營造樂學的良好氛圍,實現了舊知識的遷移和新知識的構建。這種體驗是深刻的,難忘的。
  • 3、突出了學科間的知識融合。學生參加實驗、觀察、記錄、訪問、收集整理資料等一系列實踐活動,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既培養了創新精神,又體驗了探究的快樂;既豐富了內涵,又深化了主題,激發學生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熱情。

我們要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新的校本課程,努力構建課堂內外聯繫、學科間融合的大教育體系,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綜合性實踐活動,提高創新與實踐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