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该点赞还是该批评?

幻海尘封


宋朝建国后,自太祖起,就把收复石敬瑭割让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到太宗时,分别在979年和986年两次举兵北伐,开展收复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太宗便放弃了收复的打算,派兵戍守边境,与辽朝相互对峙。

在宋朝取守势后,辽朝却对宋展开了进攻,1004年辽举兵南征攻宋,直逼黄河北岸,开封告急,宋真宗听从宰相寇准的意见,御驾亲征,辽宋两军对峙于澶州(今河南濮阳)。宋朝屈辱妥协,达成协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后增加到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叫“岁币”,双方停战撤兵,这就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不管是历史学者,还是平民百姓,批评者有之,支持者有之,褒贬不一,对此我对澶渊之盟是给予点赞,持支持态度的。

1,双方不再有战争,河北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宋向辽进贡显然大失面子,但是两国对抗,最好能把敌人消灭,如果不能,那么就只能忍气吞声,跟他做朋友,长期的缠斗不休,会把国家拖入战争的泥潭,以当时形势,和解是最明智的决策。这是一次长时间的和解,从1004年起到1122年止,凡119年,自唐安史之乱以后国家便沉沦在战乱中200余年,至此,河北的广大百姓,初次得到安定。

2,双方贸易增加,经济发展。澶渊之盟签订后,双方贸易迅速增加,北宋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每年都有着上百万的收入,而且因赢得时间而发展了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岁币”愈发显得无足轻重。辽朝此时也无力南侵,自然乐于“岁币”的供养。为和平付出的代价无疑要比军费来的便宜,从而使双方维持着100多年的和好局面。

3,汉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澶渊之盟签订后,双方处于和平时期,在幽云十六州境内,辽朝统治者虽然在统治体制上实行双轨制,但在文化路线上却采用单轨制,即全面采纳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并沿着汉文化轨道发展本民族文化。以孔子学说和儒家经典作为发展辽朝政治文化的主要思想,从而确定了辽代文化的发展方向。辽太宗时,汉族重要的文化典籍如《五经传疏》,《史记》,《汉书》等均为朝廷刻印颁行。在文字和语言上,汉字与契丹字汉语和契丹语也成为辽朝的通用语言。其他方面如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生活习俗也相互影响,民族通婚也开始出现,这些都加强了民族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4,汉制逐步推广。建立辽朝的契丹人还属于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在和汉族的宋朝接触后,契丹族迅速封建化,而宋朝就是他们的参照物,在他者的参照下,再向封建政权的转化过程中,宋代的制度文明自然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比如,辽朝的官制基本吸收了中原的制度,也实行开科考试,通过科举选拔人才。

5,经济一体化的加强。自澶渊之盟以后,双边贸易有了快速发展,不仅官方允许的边贸兴旺,而官方不允许的商贸也增加起来。这表明,政治上的对立,也不能割断经济联系,正是这种经济力量,使边疆地区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凝聚力,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两者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在宋元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凝聚的向心力,由此促成了中华民族这个伟大共同体的形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澶渊之盟”,不管是从当时的直接成果,还是后世的间接成果,都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半亩园书生


题主,是澶(chán)渊之盟。

首先,澶渊之盟双方政权都宣称自己是胜利的一方,只是后人(王安石等人)认为澶渊之盟导致了北宋三朝"忘战去兵",文嘻武衰,是造成后来的庆历增币的源泉,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但在北宋三朝(真宗、仁宗、英宗)这三朝时期的文献显示,北宋的文人是歌颂戴德的。

再者要先了解澶渊之盟的起因。而澶渊之战只是景德之役中的一场战斗,也是最后议和的地方。其次是所谓的澶渊之战,只不过是一场双方信息不对称、一场糊涂战争。

澶渊之盟的起因

从公元979年宋太宗发动高粱河战役开始,到公元1004年时。这25年里,宋、辽之间一直处在敌对状态,边境每年都在打仗。

公元1004年,为了转接国内的矛盾(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已经成年);也可能是看到北宋新君刚刚即位的原因;又或者是如同一些书籍宣称的,辽历来就有觊觎中原之心。

辽国统治者萧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发动了孤注一掷的南下战役,宋朝史料称之为景德之役。

景德之役:一场双方孤注一掷的战役,也是一场信息极其不对称,双方都怂了的战役。

景德之役分成几个阶段,而最终决定了澶渊之盟结果,是宋辽二帝直接对峙的澶州之战。

从战争爆发后的发展情况来看,辽国虽然有骑兵优势,能快速机动,把握住战场优势,可攻城能力堪忧。特别是辽国就如同孤军深入一样,瀛州打不下来,绕过瀛州后,天雄军也啃不动,就连侧翼的定州军,也不敢去碰。最终在扫清部分阻力后,就敢大军集结在澶州,仿佛就是想一战定中原……

反观宋军,野战不行,防御时却能连连守住城池,迫使辽军根本无法扩大战果。战役爆发时,当辽军绕过瀛州突破了贝州防线后,寇准就制定了一套合击辽军,迫使辽军不管深入进攻的策略:

万一敌骑已营贝州以南,即自定州发三万余人,俾将桑赞等结阵南趋镇州,再令河东雷有终所部兵由土门会定州。审量事势,那至邢、洺间,銮舆方可顺动。更敕王超等在定州翼城而阵,以应魏能等,作会合之势万一敌人筑栅于镇、定之郊,定州兵不可来,邢、洺之北渐被侵掠,须分三路精兵,就差将帅会合,及令魏能等迤逦东下,傍城牵制,敌必怀后顾之忧,未敢轻议深入。

意思就是当辽军突破了贝州防线时,辽军侧翼的定州军出动,形成会合之势态,迫使辽军分兵阻击,牵制住部分辽军主力。随后让魏能等人领军东上,再牵制辽军,这样辽军就不敢【轻议深入】。

可问题就出自定州军上,其统帅王超死活就是不听调遣,拥兵十万就在城内看着辽军。

所以当澶州宋辽对峙之时,宋真宗赵恒害怕……辽圣宗耶律隆绪也害怕……

赵恒怕的是仅靠天雄军,根本无法打赢契丹骑兵军团,侧翼的定州军王超不动。

耶律隆绪和萧绰怕的是,侧翼十万定州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动起来……

王超也不敢动,怕被辽军机动围点打援,干脆就让赵恒颤颤巍巍在寇准的“坑蒙拐骗”之下,站在澶州城上,鼓舞士气。

车驾幸澶州,大将王超拥兵数十万屯定州,逗遛不进,知节屡讽之,超不为动。复移书诮让,超始出兵,犹辞以中渡无桥,徒涉为患

特别是在兵围澶州时,辽将萧挞凛被宋军射杀了。可根据宋真宗时期的文献显示,当时宋军不知道……

所以就出现了一种状态——双方都以为自己的实力比对方都弱……辽国的唯一优势在于是骑兵集团,就算战败了,也能断尾跑路;而宋国的弱势在于宋真宗认定了定州军统帅王超拥兵自重,仅靠澶州城的十万大军根本无法打赢辽国的二十多万人(有种说法,是说澶州城当时已经集结了几十万宋军民,可问题在于这是“军民”,不全是军队)。

所以发展到这里时,双方就只有议和这一条路能走了。

澶渊议和

当时辽国开战的借口是:收复几十年前,后周世宗柴荣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

宋真宗赵恒告知曹利用,“只要不割地,给他百万又如何……”寇准听到之后,偷偷告诉曹利用,“若是超过三十万,回来砍你脑袋。”

因此后来澶渊议和的内容就是:

1、双方以兄弟相称,谁年长就是为兄,谁小就为弟。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已经攻占的原宋统治区域)。

3、辽国不再宣称拥有瓦桥关南之地,而宋每年给予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这里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当时的条约规定,这岁币是以“助军旅之费”的名义给的;一种说法是北宋神宗之前的说法,是“以瓦桥关南之地的赋税”给的,即宋拥有地,而辽拥有赋税;第三种说法是辽国的记载,是说辽国打赢了,宋廷买平安的钱)。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从后世的上帝角度来看,是该批评的,毕竟就如同王安石和富弼所述的,议和后,宋廷三朝不知兵。

其实王安石和富弼,是为了宋王室的面子才这样说的。真实的情况是,战后,宋廷就削弱了边军统帅的权利了,让文官不断把控边军,就是害怕王超这种“拥兵自重”的现象(虽然时候调查王超并没有反意,可他不救驾的行为,导致了后面一系列多骨诺米牌效应)。

可从那个时代的目光来看,宋廷有能力打赢战争吗?

景德之役爆发之前的25年里,宋廷除了防御战有胜利之外,每每野战就损兵折将。若是不议和了,辽国干脆一路烧杀劫掠、吃饱喝足后退兵(就如同明末清军入关时),然后每年都发动劫掠战争、放血式的战争,宋廷该怎么做?

且根据宋廷的说法来看,“以瓦桥关南之地的赋税”给予的辽国,相对于每年3000多万的军费,以及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来看,根本就如同九牛一毛而已,且根据后来的“互市贸易”来看,宋廷收到的赋税,比这三十万多出不知道多少倍来。

只是从上帝的视角来看,后面的宋廷国策确实出现问题了,要知道,后来辽国连铜钱都是用宋朝的,也就意味着,宋已经把控了辽国的整体经济命脉了。若是宋廷内部有人懂得经济学,完全可以用经济战和防御战,搞乱辽国,趁机夺取幽云区域或整个辽河平原。



史之为用


都别抢,我来答。

澶渊之盟,从整个大局上来看无疑是利大于弊,因为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宋辽战争已经持续了25年的时间。25年是个什么概念?活脱脱是一个战争泥沼,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宋朝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几十万的人马、物资和高达数千万的军费开支,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一个资源。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全日本的老百姓节衣缩食的把资源送到战场上,宋朝虽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长达25年的战争无疑严重拖累了宋朝的经济发展。

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关键是宋朝还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双方围绕着这个地方你来我往,连年的战争导致北方十室九空,土地凋敝,大量百姓被迫南迁。

北宋诗人王禹偁针对宋辽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负担,写了一首叫《对雪》的长诗描述说: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节选

所以宋辽战争打到最后,双方都坚持不下去,当时双方僵持在澶州这个地方。

首先是辽朝方面,由于战线拉的太长,导致补给严重跟不上,孤军深入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旦辽朝兵败于此,那么形势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宋朝方面很有可能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六州。

当时辽朝方面主持政治的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对于这种局势她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当时辽朝方面还出现了一个变故,那就是辽军主将,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自己跑到澶州城下巡视,结果被宋军方面以弓弩射杀,导致辽军士气大损,萧太后为此还辍朝五日。

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辽朝方面开始释放出和谈的信号,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形势其实是有利于宋军的。虽然宋军方面日子也很不过,首先是辽朝的20万大军已经逼近了位于黄河北岸的澶州。

宋朝方面举朝震动,因为这个澶州距离当时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已经相当之近了,如果澶州失守,那么东京也就岌岌可危了。当时参知政事王钦若竟然提议迁都以避辽军锋芒,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更搞笑,直接请求宋真宗迁都四川。

由此可见当时宋朝的畏战风气,还是刚刚担任宰相不久的寇准力排众议,强烈要求宋真宗御驾亲征,这才稳定局势。宋真宗亲自抵达澶州为军队打气,确实让宋军士气大振,所以当时的局势是有利于宋军的。

前提是,只要宋军敢打,在澶州战场还是很有可能取胜。

但其实宋辽双方之间都没有继续打仗的底气,所以当辽朝方面提议和谈以后,宋真宗立马就答应了。他也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毕竟现在的局势已经威胁到了宋朝的统治,基于这样的考虑,于是就有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平等的条约,它的内容为:

  1.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从政治地位上来看,双方完全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是谁的附庸,唯一可能让人觉得吃亏的就是宋朝方面付出了每年10万两白银,绢二十万匹的代价。

但实际上这笔钱比起整个军费开支,可谓是九牛一毛,也算是宋朝方面花钱买平安吧。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宋辽双方罢兵,维持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使得宋朝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甩掉了战争这个沉重的包袱。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和谈,唯一的缺憾就在于它助长了宋朝在政治上的和谈风气,让本就怯战的宋朝更加疏于军事建设。但就经济和社会稳定来说,澶渊之盟是成功的,所以说它总体利大于弊。


围炉谈史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古国,其间虽因一些民族利益出现过短暂的分裂,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北宋和辽朝是中国古代并存的南北两大民族政权,“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双方因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长期处于战争对峙状态。“澶渊之盟”是北宋军民在澶州(河南濮阳)大胜辽军之后,与辽朝就领士纠纷等问题达成的停战议和协议,是宋辽关系由长期敌对状态转变为和平共处的里程碑,维持了宋辽双方百年之久的和平共处局面,对双方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辽和平共处之旅

“澶渊之盟"自签订之日起,就受到诸多责难,学界也褒贬不一,有“城下之盟的耻辱之说,也有“世修欢契的友好之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评价“澶渊之盟应把它放在宋辽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看它是否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澶渊之盟”是宋辽和平友好之约

对于澶渊议和,《宋史》载,始倡于辽;《辽史》言,始言于宋,其实是宋辽双方共同之愿。任何战争都是战争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的必然结果。“澶渊之盟ˇ前,北宋的综合国力相对周边王朝而言是比较强盛的,并非某些史书上所说的积贫积弱。政治上,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状态统一中原,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之趋势,也符合广大民众之愿望,统治阶级的统治相对稳固;经济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宋太祖太宗多次诏令召集流民,奖励垦荒,并把垦田和人丁增加数额作为奖惩地方官的依据,社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经济繁荣富庶。在宋辽双方议和过程中,真宗对出辽使臣曹利用给辽货财虽百万亦可的允诺,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宋财力的雄厚。但北宋自立国以来便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军事力量相对较弱,在宋辽关系上除宋太宗两次北伐之外,几乎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辽朝在圣宗时期已向封建社会过渡,实行农业和畜牧业并举,社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尤其辽海地区成为拥有“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吖的膏腴之地,但仍无法与北宋相提并论。然军事上却有诸多优势,辽朝控制着燕厶地区等战略要地,其兵力状况,史书虽无明确记载,1004年南下之兵,《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有二十万,《契丹国志》则言三十万。但辽骑栉风沐雨不以为劳,露宿草行不以为苦,机动灵活,骁勇善战,并基于此优势频频挥戈南下,北宋惟有被动应战。在不断的战争对峙消耗中,宋辽双方的实力彼此消长,逐渐形成了某种均势:北宋武力收回燕云地区力量不足,防御辽军侵扰绰绰有余洏而辽军侵扰北宋有余,攻城掠地不足。正是基于长期的战争对峙所造成的严重破坏消耗,使双方统治者产生了厌战求和之愿。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伐宋,其实质也是以战促使北宋言和,收回关南十县,重新调整双方关系。所以,辽军至定州,萧太后便利用北宋降将王继忠的特殊身份,向宋真宗传递议和之意。宋真宗也在回复手诏中曰:“常思息战以安人”,“若屈己安民,特遣使命,遺之货财,斯可也。否则必须绝议。澶州之战中双方的胶着对峙状态,使辽朝再次向北宋请求派遣使臣洽谈议和事宜,澶渊之盟应运而生。

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 宋辽约为兄弟之邦,宋真宗尊称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尊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

  • 北宋每年向辽输送岁币”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 以白沟河(巨马河)为界河,沿边州军,各守原有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

  • 双方不得创筑城堡,改移河道。就"澶渊之盟"的内容看,其主旨规定的是宋辽双方息兵言和,各守原有疆界,互不侵犯,和平友好相处。此后,辽军撤出宋境。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经过长期的战争对峙消耗,实力趋于均衡状态下就领十纠纷等问题互相妥协让步达成的和平友好之约。

“澶渊之盟”是宋辽关系的转折点

就澶渊议和的结果而言,辽朝是澶渊之盟的最大嬴家。它通过“澶渊之盟”实现了以战促和的南下策略,既迫使宋朝放弃了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国家战略,又顺应百姓之意“岁省用兵之费国享重币之利,故“守盟修好,皆其诚心。

北宋也深受其利。在领士纷争上迫使辽朝放弃了收复关南十县和不断南下侵扰,满足了百姓渴望和平安定之愿。澶渊之盟”签订后,北宋不再言收复燕云十六州,辽朝不再提收回关南地,双方和平共处。在经济上北宋虽蒙受了岁币"损失,但相对于每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实乃微不足道,“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并在随后设立的榷场互市贸易中,凭仗其经济优势从税收中获得补偿。榷场互市贸易使ˉ祖宗朝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以予虏,中国初无亳发损"。“真宗自澶渊之役却狄之后,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因此,宋朝君臣对澶渊之盟"非常满意,“寇准以为功,有自得之色。宋真宗更是高兴地赋诗一首《契丹出境》,又名《回銮诗》,并由寇准亲笔镌刻于石,以志其事,这即是今日立于濮阳县城御井街著名的"澶渊之盟'的唯历史物证——回銮碑。宋太子太师吕蒙正也给予高度评价:“远人请和,弥兵省财,古今上策。"

澶渊之盟”维持了宋辽百年之好

“澶渊之盟"奠定了宋辽百年和好之基石。澶渊议和之后,辽人尽享和平之乐,坐享“岁币”之利,“累朝军国经费,多所仰给,并从倒卖北宋所输绢帛以及榷场互市贸易中获取厚利。因此,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与宋朝的和平友好关系。史载,辽兴宗的继任者辽道宗在病危之时还念念不忘嘱咐其孙耶律延禧(辽祚帝):南朝通好岁久,汝性刚,切勿生事。"并给大臣留下遗嘱“嗣君若妄动,卿等当力谏止之。叫直到北宋宣和四年,“契丹固守盟好"。

北宋遭受战争之苦及其厌战情绪皆重于辽朝,更期望信守盟约。所以,澶渊议和后不久,便采取一系列措施安定边境秩序,如戒戢边吏不得滋扰生事、严禁边民越界抢掠、修改沿边—些诸如平虏城等有伤契丹民族感情的地名等,还把宋辽初期无定例的使节往来发展成为较为完备的交聘制度。据《契丹国志》《宋会要稿》等记载,交聘制度对宋辽频繁的使节往来之人数、规模、使节地位、频率,甚至诸如祝贺正旦、帝后生辰以及祭吊等活动互赠的礼品和劳赠对方使节的物件都作了严格规定,以便及时沟通,消除分歧,世代修好。宋仁宗还在庆历年间,赐辽使刘六符飞白书八字,曰南北两朝,永通和好。“澶渊之盟"所确立的宋辽"兄弟"相称的称呼,也被宋真宗和辽圣宗的后继者所延续百年有余。


历史365


北宋之所以对幽州念念不忘,甚至开国初两代皇帝北代不断,除了恢复传统中原框架理由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为之的理由:长城。

众所周知,长城是中原的最重要的军事国防工程。

而幽州便是长城的一个关键门户。

为了夺取长城门户控制权,宋辽交兵频繁。

论消耗战,北宋肯定是耗死辽。

所以萧太后倾全国之兵同北宋打了一场决定战,迫使北宋放弃索取权。

唉,虽然对北宋当时而言是面子,里子都不亏,甚至还获美誉。

但别忘了,本质仍然是长城的掌控权。

从此,北宋国防只剩黄河天险,战略防御系统缺失一大块。

辽是以宋辽长期交兵消耗后的倾国之力为赌注,以期得安定和战略优势。

但长城作用失去,北宋在对游牧入侵便处于劣势。

埋下了靖康之耻的恶果。

因此,潭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可接受结果,但靖康之耻便是一杯不得不喝下的毒酒。

一个是顶得住,有得谈,一个压根沒法谈。

故此,我是持批评态度,不该被辽忽悠了,导致门户洞开,失去战略纵深。


鸿哥iouyh福小铺


澶渊之盟有利有弊,总体说应该批评的。先说好处:一结束了宋朝和辽朝近半个世纪的混战,开始了长达一百年的总体和平时代。也就是说,在此后一百年,宋辽之间总体上是和平的,虽然也爆发过战争,但是不大,相对和平。

二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以后的一百年里,两国频繁互派使臣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两国互通有无。宋朝先进的封建文化思想传到辽朝,辽朝的畜牧文化传到宋朝。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两国和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相对和平,两国的经济都开始发展。由于没有战争的破坏,宋朝开始全面发展,他的经济科技航海文化都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在这个时期,宋朝的GDP达到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火药全面运用,促进了宋朝的军事发展,活字印刷术被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指南针被改进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宋朝相对和平的环境中进行的。

但是檀渊之盟带来的坏处也是很多的:

一他使宋朝由战胜国变成战败国,丧权辱国,在这次战争,宋朝打败了辽朝,辽朝主将萧达兰战死,宋朝取得绝对胜利,但是檀渊之盟,,宋朝是以战败国的身份参加的,而且,辽朝获得的比战胜国还要多的战利品。

二导致宋朝承认幽云十六州为辽朝的法定领土。幽云十六州是石敬瑭割让给辽朝的,从此,后继之君都在发动战争,夺回幽云十六州,但是都没有成功。檀渊之盟,宋朝在法定上承认幽云十六州为辽朝的固有领土。从此,宋朝彻底丧失了这一领土。导致中原门户大开。

三赔款加重了宋朝的负担。檀渊之盟,宋朝每年向辽朝赔款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一赔款,成为了宋朝和宋朝人民的负担。

四宋朝失去了灭亡辽朝时机最好的时期。檀渊之盟,宋朝军队空前多,士气高涨,灭亡辽朝完全可以,但是由于宋真宗懦弱,导致时机丧失。

所以檀渊之盟有利有弊。弊大于利


知乎乎


澶渊之盟内容:\r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r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r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r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r\r积极影响:\r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r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r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r消极影响:\r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r同时,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r\r后世评价: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索取,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心怀家园


必须先纠正一下题目,"澶渊之盟"而非"潭渊之盟"!

我认为"澶渊之盟"不该批评,也不该点赞!

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大举南下,攻打北宋。

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丞相寇准大义凛然,力主皇帝御驾亲征。

真宗无奈,应允!

当宋真宗如天神降一般出现在澶州的北城楼上时。

宋军将士顿时欢呼"万岁",回荡数十里之外。

宋军士气大振,辽军闻风丧胆,辽军主帅中箭身亡,溃不成军,仓惶逃窜。

当时的局势非常有利于北宋。

但宋真宗赵恒,从内心一直惧怕于辽的声势,并考虑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

以每年给辽岁币30万作为条件,主动求和;

双方在澶州定盟和解,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

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为什么宋真宗赵恒非要求和,签订"澶渊之盟"呢?

北宋在局势大利的情势下,宋真宗主动求和,签约送币。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端!

我想说当时的宋真宗赵恒的心里肯定也翻江倒海,思来想去,最后下决心签约送币求和平。

天下,是赵家的天下!和平,可能对一个封建皇帝而言,有着我们普通老百姓不能了解的含义和算计吧:

澶渊之盟,使北宋王朝节省了巨额的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

用岁币换和平,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签约之后,北宋在边境上开放交易,促进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宋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战争的目的是停止战争,是和平。

✍历史上的正与野,对与错,得与失,任后人评说吧!


东秋妮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纠正一下,宋辽这个盟约应该是“澶渊之盟”,因为战争发生在当时的澶州(今濮阳市)。

历史上的盟约都有利弊两面,我们就站在大宋的角度上来看做一次利弊分析。

当时的战争是辽攻宋守,但辽国大帅萧挞凛被宋军飞矢所杀。战争的优势是在宋一方。

任何战争或者盟约都是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战争的目的也可以是为了和平。

如果大宋的战略目标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灭亡辽国。那么这个时候应当做的是消灭境内的辽军主力,然后挥师北上。如果大宋的战略目标是休养生息、对辽国以保持现状为主,那么和谈也不失为最好的战术。



那么大宋的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家天下的帝王时代,皇帝的意志就是战略目标,如果大宋当时的皇帝是宋太祖甚至宋太宗,那么肯定是以消灭境内辽军主力,然后挥师北上恢复燕云十六州为战略目标。但这个时候的大宋皇帝是宋真宗,一位爱好和平的皇帝。对收复燕云并没有其伯父和父亲的强烈渴望。和谈自然是他的第一选择。

那么有和谈就有讨价还价,最终的“澶渊之盟”的条款为:

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互约为兄弟之国,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辽在边境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贸易。

分析条款我们可以看出:

1、辽国当时起兵以收复关南二州(后周柴世宗从辽国手中夺取)为名义,条款中宋没有将关南二州还给辽国。所以双方领土保持现状。

2、互为兄弟之国说明互相认可对方为平等国家。注:当时周边其它国家(西夏、高丽、青塘、回鹘、安南、大理等等)都只能向这2个大国称臣。

3、宋向辽输送了30万的岁币感觉好像吃亏了,但实际上对大宋来说是核算的。因为和辽国打战更贵,宋朝日常军费开支就得4千万~5千万,这还不算打战的额外开销。30万岁币不到大宋日常军费的1%,对大宋来说真的只是毛毛雨。

4、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史书上记载,双方礼尚往来,通使殷勤,辽国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所以对于大宋来说条款本身并没有付出多少,但保持了和平发展,人民生产劳动不受影响,达到了战略目标。

接下来说说条款额外对大宋产生的利益。大宋付出去30万不是亏了么,怎么还有利益,没看错,利益在于和平后大宋的经济手段。打仗大宋是差点,可玩经济、贸易、文化,谁能干得过大宋?

1、贸易倾销:条约中宋辽在边境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贸易。经济文化处于中华历史顶端的大宋在经济贸易上的巨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宋能出产的商品太多了丝绸、陶瓷、茶叶、书籍、手工艺品,辽国则沦为原材料输出国。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大宋贸易顺差,大宋支出的岁币通过贸易,基本上二个月后又流转了回来。大辽收的岁币,还没运回国,在边境就被宋人挣了个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据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的估算,宋朝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八十万贯价值的顺差,扣去岁币,每年还盈余五十万。

2、货币战争:宋朝的通宝在辽国成为了贸易的结算货币。一贯的宋钱民间能兑换几贯的辽钱,辽钱贬值,贸易上又没有产品供给宋人,宋人想买的战马,契丹人认为是战略物资又不想卖。随后的一百多年里,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国经济上被掏空了。彻底沦为经济上处于附庸的原材料输出国。辽国只能靠盘剥北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来维持贸易,这也给辽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3、文化侵略:大宋是中国文化最鼎盛的时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出现在澶渊之盟后的数十年中。文化相对落后的辽国契丹民族开始了加速汉化的过程。辽国人原先吃肉和奶酪的习惯被馒头、糯米饭等汉食替代。汉服成为契丹人主流,就连辽国的礼仪典礼上,皇帝高官们,都是清一色的汉服装扮。辽国的传统节日没落,人民开始过汉族节日。宋诗和宋词成为辽国读书人追捧的对象。苏轼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时,发现哥哥的名字在辽国如雷贯耳,堪比周杰伦。以至于发出惊呼:“谁将家书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对于大宋,不利的一面当然是失去了一次收复燕云的大好机会。

所以,总台来说,我认为檀渊之盟总的来说是宋辽双方都输不起的情况下做出的妥协。


赵宋春秋


我是“上古夷人”,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北宋签订“檀渊之盟”其实是被逼无赖之下的产物,它对北宋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谈论对它是该点赞还是批评,是没有答案的,是时势使然。

北宋在赵光义继位之后开始收复燕云的计划,先后进行了三次征讨辽朝的战争。但是,这三次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战争准备不充分,赵光义在军事才能上不如赵匡胤等等。有一次甚至连赵光义都身负重伤,骑不了马,只能坐驴车逃回来。赵光义的北伐,开启了宋、辽双方长达25年的战争状态,一直到“澶渊之盟”才结束。这个过程其实就充分暴露了北宋在政策上的冲突。就是一方面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另一方面又因为军事羸弱,而无法达成目标。国力就在这种冲突中被虚耗,而最终结果就是在无奈之下,被迫承认辽朝占有“十六州”的合法性。

澶渊之盟以后,虽然“燕云”问题被暂时搁置了。但是北宋皇帝一直对此耿耿于怀。比如,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表面上看,“澶渊之盟”是双方的和平协定,宋、辽之间是平等关系。但实际上这种平等之下,暗含两个不平等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北宋在事实上承认辽朝对“燕云”占有的合法性。所以后来,当金朝崛起时,宋与金的结盟,历来被视为是宋朝对辽朝的背盟行为。当然,这个因素更多的是名义上的损失。

第二个因素是从此之后,宋朝每年给辽30万两的岁币。这个因素的影响就很大了。很多人认为,对于宋朝来说,30万只不过是一两个县的财政收入,用来换取和平很划算。但这个问题不能只从成本上来评价,而是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30万岁币虽然不多,但这等于对外承认,北宋不但有钱,而且可以接受用金钱来换取和平的这种方式。这个口子一开,就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从此以后,辽、金、西夏对宋的战争目的,基本都是想要通过战争逼迫北宋修改条约,提高岁币。比如,澶渊之盟几十年后,辽朝趁着北宋和西夏交战的机会趁火打劫,将岁币从30万增加到50万。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外交环境中。宋朝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冤大头”角色,在各国关系中疲于应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