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作家舒敏老师书(部分文字有删改)

舒敏老师您好,晚辈有些许感悟与您倾诉:

  • 自古以来就有文人对社会的批判或者记录,也有同时期选择性失明、不看反面只记录歌舞升平的人,这些美好和社会的痛处都是存在的,都是事实,只是角度不同,有人想让后世看到美好,但是更需要有小部分人记录这个社会的痛!如果没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者其他人揭示的伤疤,我们也许到现在还认为唐朝自始而终都是美好的,我觉得这种被记录的美好,就像现在因为疫情被推到制高点的许多赞歌,这种赞歌必须要有,但是不能因为赞歌而忽略问题,方方老师记录了自己所听所想,只是她是一个作家而被围攻,如果她是普通人,那些围攻者便以为是一个老人在疫情下的自我情绪,这是不公平的。
  • 古有诗词,现代有白话文,当代有方方老师的日记,这依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看到了大多数人记录的感动,也应该从日记看到感动背后隐藏的问题,这都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只看感动忽视掉另一种声音,那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听到赞歌而不能居安思危了,正是赞歌和另一种声音让我们看到了完整的武汉,完整的战疫。疫情不仅仅是让我们来歌功颂德,歌功颂德是战疫的其中一个产物,这种“歌功颂德”代价实在太惨重了,另一种声音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正视问题,我们的“感动”都是源于背后我们选择性忽略掉的问题,这种感动,本不该来的,这是畸形的感动。
  • 那天骂一个人是稻草人,因为他没看过日记,却凭着别人的说辞加上自己的想象,大发议论,痛斥方方老师阴暗消极、煽动情绪,好像在他看来方方老师写这种消极日记就是要造反!忧心如焚!我想当代文坛该有一部作品,不谈感情不谈职场,谈一谈“稻草人”式的普遍现象,在近代,鲁迅写《狂人日记》说封建思想吃人,在当代,更需要一部类似的作品来说一说现在的精神鸦片是怎么吃人。
  • 晚辈以为稻草人有两种:其一,稻草人把自己扎根在一片小天地里,自此便靠着扎根的土地汲取赞歌和谣言作为养分,它自己挪不动地方,只能随风摆弄,墙头草一般,它们没有思想,只是田间地头的一个工具,就如现在一大部分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去求真,只听信谣言,只靠听来的只言片语为自己添加养分,他们沦为了这个社会造谣、传谣、信谣的工具。当然不只是这样的工具,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能看到这一类稻草人的“努力付出”,他们一步步沦为了制造精神鸦片的工具,吸食精神鸦片的瘾君子,直到大脑被吞噬殆尽,成了行尸走肉一般。
  • 其二,如果您记得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就是这样,它充满正义,却无能为力,它发现问题,拼命的用扇子拍打胸脯以求被人发现,结果是问题被忽视,直到最后人们发现了问题,稻草人也倒地了。与其说叶圣陶先生写了童话,倒不如说这是以童话的笔触在教育儿童。晚辈恳切希望,当代文坛不能让方方老师的日记埋没,假如方方老师的日记看做随笔不能以文学论述,那是很遗憾的,我们当代应该有更多类似《狂人日记》的作品传世,让我们的后代回头的时候看到:我们这一代人,在看鲁迅;我们未来的一代人,正在看我们。

当代社会换了一种方式“吃人”,当代文学却慢慢失去了鲁迅。

救救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