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擺渡人》的序語中這樣寫道。

由蘇格蘭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寫就的小說《擺渡人》講述了一個現代版的從塵世到來生的故事。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

在小說中,她將冥河與冥界替換成了一個whimsical(奇異的)充滿令人難以想象山脈的荒原、一個黑色的充滿神秘生物的大湖以及一些企圖獵得遊蕩的靈魂帶到自己巢穴之中貪婪的鬼魂。

為了能夠在這危機四伏的旅程中倖存下來,每一個靈魂都被分配了一位擺渡人,他們通常在人死去的時候出現。

擺渡人將會指引著這些靈魂通過一些旅程中可以保護他們免受魔鬼和其它危險侵害的安全屋從而能安全完成自己的旅途。而擺渡人則會在上一位靈魂達到目的地後被再分配去接應下一個靈魂。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小說《擺渡人》講述了一個蘇格蘭火車事故遇難者,一個15歲小女孩迪倫的故事。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從小與母親一起生活,在學校被同學嘲笑,最好的朋友也轉學了,坐上火車去見多年未謀面的父親,卻在火車上成為唯一一個喪生的乘客,之後她遇到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在人間和天堂之間必須要穿過一片荒原,而這片荒原便是自己的心像,你是什麼,你就會經歷什麼,擺渡人必須保護這個靈魂不被魔鬼捉走從此萬劫不復。

在經歷一路坎坷之後,將靈魂送入最終想回的家。

在經歷一路艱辛之後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而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到達天堂之後的迪倫仍然不顧一切回到荒原去尋找崔斯坦,將崔斯坦帶回人間,成為了崔斯坦靈魂的“擺渡人”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而這份溫暖後勁十足,在我們的心中暗暗發力。

​它像雨水,透過皮膚,進入血液,滋養著我們心中對夢想的執著與對冒險的渴望。

當我們困惑、猶豫、不滿、患得患失,邁出腳步卻又躊躇不前,貪圖安逸卻又渴望改變,它就跳出來,挑動你內心的蠢蠢欲動,告訴你未來充滿未知與變數,你不知道你的選擇會讓形勢變得更好還是更差。

可是,不是當我們可以承受那個最差的結果才去做出抉擇,而是我們有所行動,才有可能有一個更好的結果。

它就化作一道光,照著你前進的方向,緩緩的說:去吧,去吧,那是你真正成為人的路。

畢竟,有夢想有希望有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啊。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佳句欣賞

《擺渡人》:自己的命運,靠自己“擺渡”

如果我真的需要,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迪倫,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倖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各有各的美德和過錯。

有時候,遺忘比記住好得多。

也許人只有在顛沛流離之後,才能重新印證時間在內心留下的痕跡。

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久沉淪的風險嗎?值得。

時間一直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

你之所以相信一個人說的話,是因為他說了你想聽的話。

每個人都要穿越他們自己的荒原。

對於一個思考和感知保持永恆狀態的靈魂來說,年齡又算什麼?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

“你遇到最難纏的靈魂是哪個?”她靜靜的問。“就是你啊。”他笑著說但眼裡卻沒有笑意。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點贊、留言。

歡迎關注,探討,我們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