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在如今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寫作變成了一個緊跟時代知識變現的流行手段。

寫作這種事情,似乎人人都能提起筆寫兩句,你能寫出十萬加,憑什麼我不能。

一時間,全民掀起了寫作狂潮,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國家的人都麼熱愛文化呢。

今晚刷豆瓣,看到了一個豆友的感嘆,大致如下:

我持續寫作兩年寫作賺了七八萬了,倒不是喜歡錢,而是享受那種憑藉寫作掙錢的快感。因為我自己有公司,寫作兩年其實還不如兩個月的收益。

然而,讓人痛苦的是,我以前為了詩歌、戲劇、歷史、哲學深深著迷,願意為了一本書一部好劇而發狂,可是自從寫作起來,我每天都在追熱點,各種熱門影視劇和書籍都要去看,就是為了及時寫出大家愛看的文章。

雖然賺到了錢,但是真的很累。

看到這番話,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麼說什麼。

兩年憑藉寫作賺了七八萬,要知道單純靠寫稿子,一篇十萬加也頂多掙一兩千塊錢而已,這麼看來這位朋友還算是寫手中的佼佼者了,真要見了面,我還得稱呼一句老師。

可是,把曾經的愛好變成賺錢的手段,寫作的樂趣喪失殆盡,一邊痛苦,一邊又捨不得,這樣的寫作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01 我曾經無比深愛過寫作

我永遠都記得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教我們寫作文的場景。

那時候每週我們都要寫週記,老師佈置一個題目,讓我們每週自己構思一篇文章,週五的時候交上去,週一再一一點評。

因為我比較乖巧聽話,愛學習,所以寫的作文也經常被老師當成範文來讀,這反過來刺激我更加努力去寫出好的作文了。

我記得有一次六一兒童節老師組織全部人去爬山,上去之前老師告訴我們回來要寫一篇遊記。

那座山就在我們學校旁邊,是一座綿延了兩三個縣的大山,最高峰就在我們縣,海拔有四五百米,我們學校後面剛好有一條路可以通往山頂。因為山上比較危險,各種野豬、狼都有一些,一般我們是不敢私自上去的。

那天是我們第一次登頂,特別興奮,一路上各種唱歌、打鬧,大家都特別開心,早就把寫作文的通知忘得乾乾淨淨了。

只有我一直記得寫作文的事情,後來寫作文的時候,我用了一個句子,

“遠處的雲海,一片片連綿起伏不停,彷彿一匹匹飛奔的駿馬向我們湧來”,老師當著客廳讀的時候說,你們還是很有觀察力的,遠處的雲都看到了。

那一次,我是真的為寫好作文開心了。

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孩子王

後來有一次作文競賽,全班去參加,就我一個人進入了複賽。

複賽是去鎮裡參加。大冬天,老師帶著我去鎮上考試,回去的時候,寒風呼呼地刮在臉上,生疼。但是路過一個書店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想進去看看,發現了一本從沒看過的《作文大全》,真的是愛不釋手,老師看我很喜歡還特意買下來送給了我。

後來那本書真的是被我翻爛了,裡面的好多作文的寫法我都用上了各種考試中,一直都初中都還幫了我很多次大忙。

小學和初中,那個時候真的是真心熱愛讀書和寫作了。

雖然也有被老師誇獎和寫作文得高分的刺激,但是寫出一篇好作文,內心裡真的是無比的開心,那種大冬天凍得直哆嗦還要去買作文書的衝動,現在是再也不會有了。

02 後來,寫作就變成了一種回憶了

讀書那時候,真的是內心各種想法都有,無憂無慮,每天都是新鮮好玩的,寫起文章雖然稚嫩,但是天馬行空的,想寫就寫,也不在乎什麼。

有時候就像辛棄疾那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的那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沒有愁緒也要故意裝作發愁,就是為了寫各種好的文章出來。

那時候看書,寫文章,從不是為了賺錢啥的,倒是有時候會幻想,以後能不能成為一個作家,就像語文書上的魯迅,課外看的村上春樹等等,那該多麼光榮。

可是,後來越來越長大,課業繁重,讀課外書本來就不被提倡,更何況學習壓力大,讀書也變成了一種奢侈了,寫文章自然是為了考試,其他爛七八糟的寫了也沒用。

讀書,寫作,就變成了偶爾的回憶了。

等再到了大學,各種新奇的世界,遠遠比讀書寫字更有趣,讀書和寫字更是拋到了一邊去了,雖然也加入了一個文學社,但是終究還是沒有救回來我的文學夢。

現在想來,那時候可能也不是真的不喜歡寫了,而是發現,寫不出想寫的東西了。

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這裡面其實涉及到一個很不想去回答的問題。

寫作,需要天賦嗎?

人人都能寫,只要有隻手,會寫字,即使沒有讀過書,其實都能寫,並且我們發現,有的小孩子寫的東西反而還很有不錯。

這就造成了一個大家普遍的認知,寫作不需要天賦,需要的是你勤奮加一些技巧。

但是就像王蒙老爺子說過的一樣:寫作這種事其實跟唱歌一樣,都是很需要天賦的,只是唱歌唱得好不好一開口就知道,寫作寫得好不好卻很難被察覺。

就像我們我們看過的電影《黃金時代》裡面蕭紅,蕭紅的文字多美啊:

1、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2、河水是寂靜如常的,小風把河水皺著極細的波浪 。月光在河水上邊並不像在海水上邊閃著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裡去了,似乎那漁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來似的。

讀《呼蘭河傳》讓我深受震動,這樣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是我深深知道,我寫不出來的。

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我曾經也認為自己是有天分的,或許是曾經真有罷,但是真的到了大學的時候,我已經發現自己寫不出自己喜歡的好文章了,寫出的東西都是拼拼湊湊,或者乾乾巴巴的,有的或許表面能唬人,但是我自己知道騙不過我自己。

既然寫不好,那就儘量少寫,不寫,寫得少了自然寫得更不好了,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了。

工作之後,平常都加班加點,週末要不睡覺要不就出去玩,讀書寫作就更是一個遙遠的夢了。偶爾想抬起筆寫點,就發現真的寫不出來了,詞語的生澀匱乏,腦子裡一片漿糊,什麼都寫不了。

03 重新喚回讀書寫作夢

重新找到寫作夢還是要感謝這幾年的知識變現狂潮。

這幾年從最開始的各種讀書視頻,到後來的讀書分享會,再到語音付費,再到現在的讀書課程,一波又一波的讀書寫作大潮襲來,我們很難不受到影響。

我也是親歷了好幾輪這種洗禮,被強逼著開始讀書,群規規定每週讀什麼書,看多少頁,最後寫多少感悟,大家互相監督打卡。

這樣強逼著,真的也讀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真的認識了不少熱愛讀書的好朋友。

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還有一個更關鍵的點了,那就是有對於讀書寫作,我的看法開始發生了轉變。

以前讀書寫作,我對標的對象都是各種能青史留名的文學大家,現在把眼光放下來,心沉下來,你會發現,身邊其實就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寫作對象。

不一定一定要往文學家的方向去努力,身邊不少寫各種專業性的文章,甚至小說,也寫的非常好。

如果你能夠把自己的故事系統化地輸出出來,可能也是一些很精彩的文章,例如蔡崇達的《皮囊》,其中描述自己的母親的故事曾經感動了無數網友,那並不算經典,但寫的也很美。

如果你能夠把你的經驗系統化的組織分享出來,你也可以像秋葉老師一樣,他寫的《秋葉: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說服力—讓你的PPT會說話》,幫助了無數大學生和剛剛進入職場的人士。

這些都是寫作的典範,其實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04 寫作讓我重新找到價值

寫作能不能成為賺錢的手段?

這個時代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回答,寫作當然可以用來賺錢。

但是如果把寫作等同於賺錢,這種說法其實就太低級了。

純粹為了賺錢去寫作,那樣也很難一直寫好的。

就我自己的感悟來看,寫作其實就是一次把你自己掌握的東西系統化輸出的過程。

你能不能寫好一篇文章,其實就代表著你能不能好好思考一個問題,能不能把自己的腦子裡面想的東西轉化成可以看得見的成果。

在工作中,我們也經常需要撰寫各種文件報告,你能夠把他們有條理地梳理清楚嗎?能夠寫出一篇精彩的報告嗎?這些其實都需要寫作能力。

在我看來,寫作能夠帶給我以下三種好處:

①敏銳的觀察力。一個好的寫作者一定是個好的觀察者,他必須對身邊發生的各種變化深入洞察,大的例如國家宏觀的變化,小的例如身邊同事和領導的變化,他都必須去發現,這是成為好的寫作者的第一步;

②深入的系統化的思考能力。想要寫出好文章,你就必須有自己的思考,當你發現了一些變化,當你攝入一些新的東西,你必須在腦子裡對這些資料分門別類地整理,然後進行深入思考提煉總結,形成自己的觀點。

③強大的輸出能力。光想還不行,你必須得拿得出來,要用什麼樣的精煉、容易懂得文字讓大家知道你的想法,那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能把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能夠把專業的問題讓門外漢也能看懂,那你的能力該有多強!

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以上就是寫作的好處了,我現在已經在這麼做,並且能夠感覺到寫作正在給我帶來改變了。

當然,我的進步還遠遠不夠,但是最重要的是開始寫,而不是隻想著收穫。

種一棵樹最合適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就像阿多尼斯說的那句: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讓你閱讀自己,聆聽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