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随着疫情全球蔓延,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主要市场距离高点都下跌超过20%,进入技术性熊市。可以说,金融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了。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金融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了?

在这个时候,美联储全力救市,压上了所有“本钱”,连续出售,在月末出台无限量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政策。然而,美国还是在26日成为世界上感染新冠肺炎人口最多国家。

而欧洲央行日前出台7500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但各国领导人并未幻想仅凭欧洲央行的举措,就能解除本地区的严重经济危机。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冯·德莱恩:欧委会应制定复苏战略

20国集团(G20)将“不惜一切代价”战胜新冠病毒危机,并在3月25日表示,通过各国措施向全球经济注入5万亿美元,以减轻其影响。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20国集团(G20)将“不惜一切代价”战胜新冠病毒危机

虽然国际分析师不太相信这些行动能阻止全球经济步入衰退,但他们表示,为企业及消费者提供的财务援助,将缓和不安情绪,有助确保一旦需求再次回升时展开强劲复苏。

而欧美的策略也是这个目的,政策制定者认为,给予市场和人民信心,是平衡战胜疫情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力量。

但美联储似乎有些激进了。这次是“all in”啊,可以说“一口气打光了所有子弹”。与此同时,2万亿经济援助计划也最新获参议院通过。货币、财政两大政策都一步提升到历史空前的力度,不少分析观点认为这反映了局势的严重,疫情对美国冲击,远远超过金融危机时刻。

美国为什么推行“强刺激”?

26日,美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数超过82000例,在全球各国中排名第一。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美国的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了中国(81782例)和意大利(80589例)。至今,新冠病毒在美国已造成超过1100人死亡。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美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数超过82000例,在全球各国中排名第一

民众的恐慌反应,推动政府当局采取越来越严厉的抗疫措施,隔离与停工等措施之下,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巨大,资本市场下跌速度,甚至超过了彼时的大萧条爆发。

欧美经济已经开始呈现下降,3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已经下降到90年代以来最低,美国从49.6下降至40.5,欧元区51.6下降至31.4,英国PMI指数由53下降至37.1——50是经济兴衰分界点,正常情况下,跌到45以下已经是十分严厉的经济信号。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美联储全力救市

这个时候,美联储如果再不出手,危机马上来临。因此,《金融时报》认为,目前美联储的“强刺激”也许是称职的,在危机中,我们应该更多相信专业人士。通过无限量购买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重新引入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与加大央行展开美元互换,以提升国际美元供给;降低政策利率到零。这些举措还是非常及时的。

欧盟的“强刺激”效果如何?

欧盟的“强刺激”似乎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虽然震惊全球市场的7500亿欧元,降低了了意大利、希腊、德国、法国等各国政府的融资成本,但是,欧元区领导人之间分歧严重,大家都专注于本国危机的国内政策应对,欧元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欧元区内部很难达成一致

欧盟经济专员保罗•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甚至表示,欧洲如今面对的是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欧洲一体化计划诞生于战争之后。在成功携手战胜这场可怕的大流行疫情后,它可能蓬勃发展,也可能被严重削弱。

欧美“强刺激”,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欧美“强刺激”,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是否也需要“强刺激”?

总体而言,欧美救市,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利的。量化宽松加大了美元供给,国际国内美元的流动性得到改善。资本市场的不安得到部分缓解,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等市场终于止住暴跌走势。而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美国的刺激政策,可以加强流动性,并影响实体

欧美的“强刺激”政策,在疫情同时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避免了流动性冲击蔓延为金融危机的风险。虽然中国抗疫战接近尾声,但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依然非常巨大,在这个关键时刻,欧美经济、全球经济的利好消息,对于中国来说,同样也是好消息。这也是中国为何出手救援身陷疫情的国家的主要原因吧。

中国是否也需要“强刺激”?

那么,结束了抗疫战的中国,需要“强刺激”政策么?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中国各地逐渐复工

中国各地近期公布一系列重磅投资计划,在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引发对于会不会重新走上投资刺激老路的担忧。尤其“新基建”取代传统基建成为热议的高频词,新基建投资规模到底有多大,是否能担当起稳增长重任?

业内人士认为,应理性看待和认识投资问题,首先项目总投资和年度投资规模不能混淆使用,相对于庞大全社会投资规模,目前各地方政府推出的投资计划还谈不上是强刺激;而且中国也需要一定的适度投资,未来关注焦点应该从投资总量转向调控投资结构,不断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投资比重。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中国不会走基建刺激老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所长汪文祥日前撰文称,从目前已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投资规模看,它还谈不上是一个投资强刺激,各地投资计划是包括新开工、在建、续建、储备(拟建)项目在内、需要在今后数年陆续建设的重点项目包,分解到各年度实施的投资规模并不大。

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不需要进行投资强刺激,而且目前地方政府自身的投资增长能力有限;此外从需求看,当前市场上能够承担投资强刺激的投资项目和行业相对缺乏,当前市场运行并不支持和支撑实施投资强刺激活动。

欧美“强刺激”  中国怎么办?

中国也仍然需要一定强度的适度投资

但是,他也认为,从中长期发展看,中国也仍然需要一定强度的适度投资,但这种投资应该是适应结构转型升级的、投资结构优化的、年度运行相对均衡、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适度投资;关注焦点要从投资总量转向调控投资结构,不断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投资比重,遏制无效、低效投资比重。

由此看来,中国的抗击疫情,开拓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并成为范本;疫情之后,在经济发展上,中国依然还要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