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 文初慧 韋穎琛

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往年每到這時候,廣西在京人士歡慶“壯族三月三”活動(以下簡稱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如期舉行,為壯鄉人提供一個敘鄉情、話鄉誼的機會和空間。自1978年起,在國家民委、廣西區政府、北京市民委、廣西區政府駐京辦、北京市少數民族聯誼會,特別是中央民族大學(以下簡稱“中央民大”)的指導、支持和廣西籍人士、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該活動已成功舉辦42屆。筆者有幸參與多屆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的策劃和組織工作。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活動無法如期舉行。在中央民大原副校長、壯族著名學者梁庭望先生,中央民大原副校長、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會長黃鳳顯教授及中央民大教授、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韋曉康的熱情幫助下,筆者梳理出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的發展歷程,是為紀念。

1 活動源起 “三月三”成為中央民大壯族師生的標誌性節日

1978年,中央民族學院(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有12個民族的師生過自己的節日,考慮到其他民族師生要求過自己民族節日的呼聲強烈,校黨委開會討論,決定每個民族選一個節日,每年在學校裡歡度。時任中央民族學院政治系負責人的梁庭望先生為此帶領語文系韋星朗老師、幹訓部藍多民老師、行政部門藍波、政治系學生會主席馬飈、漢語系學生代表覃錄輝進行商討。最初他們想把“七月十四”作為壯族節日,但因其與鬼神相關而被否定,最終他們一致選定“三月三”。上報校黨委同意後,“三月三”便被定為校內壯族的標誌性節日,從此該校廣西籍師生年年都過“壯族三月三”。

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三月三”是一個內涵豐富的節日。據黃鳳顯教授介紹,農曆三月初三既是一個神仙節,即傳說中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又是民間的節慶。民間的“三月三”節,又有南方北方之不同。在中國北方,“三月三”即上巳節。上古時以“干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遊春踏青、曲水流觴等內容。而在中國西南的壯侗民族地區,“三月三”則有著與北方明顯不同的性質和內容。最突出的是,壯族人祓除不祥主要用火而不用水,多以柚葉煮湯沐浴而非“蘭湯沐浴”,且其地春早,若三月踏青則晚矣,處處山清水秀的壯鄉也不必“郊遊”。

壯族的“三月三”,首先植根於古老的稻作文化。農曆三月初,正是壯侗民族傳統的備耕春播時節。此時,人們從村村寨寨、山山公式公式走出來,進行稻種、農具交易,形成一個特殊的“圩”。因其圩場規模盛大,故或在田垌、山坡、公式場中舉行,趕此圩場乃稱“趕坡”“趕山”或“隴垌”“隴端”。“隴”意為從山裡出來、下來,“垌”“端”即田垌、曠野。故廣西崇左一帶稱“三月三”為“隴端節”,雲南文山壯族稱之“隴垌節”。人們由遠路趕圩而聚餐,形成美食圩;因趕圩以會親朋,形成會友圩;青年男女因趕圩相會、對唱山歌,遂成歌圩;圩上人多而舉行搶花炮等體育競賽,乃成花炮圩;男女青年盛裝趕圩,成為服飾圩,等等,不一而足。

壯族“三月三”又與龍母文化和特掘傳說有關。傳說有壯族寡婦於水邊遇受傷小蛇,將其帶回家養傷。小蛇長大成龍,寡婦逐其歸海。關門時誤斷其尾,故稱之特掘(Daeggud),即“斷尾蛇、短尾蛇”。特掘入海,念寡母之恩,常攜魚蝦送至老母門前。寡母去世,葬於河邊。特掘嫌河邊潮溼,三月初三日乘狂風歸來,將寡母遺體運至乾淨巖洞安葬。以後每年“三月三”特掘都回來掃墓,每回必伴隨狂風暴雨。受此影響,人們把“三月三”定為祭掃節,祭祀祖宗親人。後又受中原清明節文化影響,遂形成壯族“三月三”拜山掃墓習俗。

由此可見,壯族“三月三”分為“圩”“墓”兩地,前者萬眾聚集而後者獨家(或家族、宗族)舉行。“三月三”趕圩,由擇種春播、期盼豐收伊始,衍生、拓展為豐富的文化展示與交流,集種子節、貿易節、會友節、美食節、愛情節、山歌節、體育節、服裝節之大成,不啻壯族文化淵藪,其中不計遠近、不分貧富、平等交易、待人以誠、兩心相悅、萌生戀情等,實為壯鄉人們和睦團結、互敬互愛之紐帶;“三月三”掃墓祭祖,則鮮明體現了壯族思親念祖的感恩情結,可謂壯族之感恩節。

“三月三”能被定為壯族標誌節日,理由有四:第一,“三月三”源於Mehgud(短尾蛇之母)救蛇的故事,故事中的寡婦代表人類,被救助的蛇代表大自然。該故事與“三月三”節日均契合壯民族“天人合一”的審美追求。第二,寡婦救受傷的蛇,讚頌了壯族人救助弱者的善良品格。第三,特掘給寡婦送魚蝦、掃墓之舉體現壯民族的孝道精神。第四,龍是漢文化代碼,壯族的蛇最終變成龍,是壯漢文化和諧交融的結果,也是對民族團結的歌頌。

2 初始階段 首次活動在地下室舉辦卻轟動全校

從1979年開始,在1978年成立的中央民族學院壯文化研究小組老師們的指導下,學生們開始在地下室組織開展“三月三”活動。籌備組成員有梁庭望、藍多明、藍波等教師和馬彪、覃錄輝等學生。梁庭望教授憶起當年的情景時說:“1979年我們第一次在地下教室過‘三月三’,除了壯族師生,還邀請了廣西其他民族的代表參加,裝甲兵司令莫文驊中將、海軍檢察長吳西少將、郵電部鍾福祥部長3位領導出席了這次活動。因為他們名望很大,所以第一次‘三月三’活動轟動全校。當時過節很簡單,學校給每個學生、老師發一元錢,活動現場只有茶水和糖果,活動節目也是學生自導自演的。”

儘管當時的活動場地設備簡陋,活動內容簡單,但這是壯族第一次在中央民族學院得到展示,廣西籍師生分外自豪自信,參與熱情高漲。此後,中央民大作為北京“壯族三月三”的發源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直至現在都是活動的主要陣地。

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198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韋國清,國務院副總理楊靜仁蒞臨當年在民族文化宮舉行的“壯族三月三”活動現場,與廣西在京各界人士歡度壯族傳統佳節。中央電視臺對此事進行報道,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因此第一次登上央視。

3 成長階段 得到在京廣西籍人士認可支持

在國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至2003年,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一直在該委的多功能廳舉辦,國家民委領導及黨和國家有關領導同志多次出席。

從1997年至今,黃鳳顯教授一直負責組織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談到這一時期,他說:“1997年梁庭望老師就給我交代任務,說以後的‘三月三’活動就由我來籌備。我們成立了‘三月三’籌備組,顧問有3個人,一個是吳西老將軍,一個是水電部副部長嚴克強,一個是教育部副部長韋玉。籌備組主任是江家福(時任國家民委副主任),副主任是謝啟晃(時任國家民委民族博物館館長)、梁庭望、我,成員有10來個。下面分了若干個工作組,有秘書組、後勤組、會務組、文藝組、報道組等。舉辦活動經費籌集很重要,我多次騎自行車從中央民大到廣西駐京辦申請經費,還給國家民委、北京市少數民族聯誼會、廣西民委、中央民大打報告,還得到馬飈主席的支持,努力獲得經費上的幫助。”

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2004至2009年,在廣西政府特別是廣西政府駐京辦的指導和支持下,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的文藝演出轉移到北京廣西大廈舉行,“壯族三月三”期間中央民大舉辦各種學術和體育活動。這一階段,在國家民委、廣西區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形式愈加多樣,活動層次大幅提高,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得到廣大在京廣西籍和曾經在廣西求學、工作過的各界人士的認可和支持,參與人員也逐漸從中央民大的廣西籍師生擴大到在京廣西籍各界人士。

4 成熟階段 漸成北京廣西文化活動品牌

2010年開始,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重新回到中央民大舉辦。經過42屆的連續舉辦,如今的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已發展為趣味性強、民族性突出、號召力廣的廣西文化活動品牌。系列活動歷時半個多月,內容方面也已基本定型,主要包括4種形式的活動:一是文化講座,邀請在京廣西籍文化界專家學者向在京廣西籍人士特別是學子講述廣西文化故事,增強廣西人的文化自信。近年來,聶震寧、梁庭望、黃鳳顯、李錦芳、賈仲益、韋曉康、周浩、林志捷等專家學者都曾受邀作主題講座。二是民族文化展,主要分為文化區、舞臺區、食品區三個部分,其核心是展示獨特的廣西文化元素。三是體育運動會,以籃球賽和排球賽為主,同時還設有拋繡球、搶花炮、三人板鞋、拔河等趣味性較強的少數民族傳統運動項目。四是大型聯歡會,這是每年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分為戶外歡歌與內場表演兩個部分。戶外歡歌在中央民大大禮堂前方空地舉行,包括山歌對唱、多耶舞、拋繡球等壯鄉特色節目表演。內場文藝演出以凝聚廣大在京桂籍人士為出發點,以推介廣西各地文化元素和旅遊資源為落腳點。演出人員既有在京廣西籍文藝界人士和高校學生(以中央民大學生為主),也有廣西各市縣派出的專業演員。

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滿載壯鄉情 凝聚“桂”人心 ——記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源起及發展歷程


據不完全統計,1979年至今,黨和國家領導人韋國清、楊靜仁、李鐵映、丁關根、阿沛·阿旺晉美、程思遠、布赫、鐵木爾·達瓦買提、司馬義·達瓦買提、李兆焯、馬飈等曾多次出席北京“壯族三月三”活動,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晚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等媒體都曾對活動進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