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從無到有的過程就如同萬物生長一般,需要適宜的環境來1滋養和呵護。

對於那些久居城市鋼筋水泥森林中的藝術創造者來說,覓一處可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並能為創作帶來靈感源泉的秘境,是他們理想中的藝術烏托邦。


藝術,一個發現和創造美的過程

海口,椰樹、陽光伴著徐徐海風,南國風光賦予了這座瓊州名城“南海明珠”的美譽,大自然的慷慨饋贈造就了這座城市得天獨厚的海島氣質,同時也為藝術創作者營造出一個舒緩身心和培育靈感的“創作溫室”。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縱然建築本身是冰冷的,但在海口溫暖陽光的映照下,透過寶龍地產的匠心營造和設計師馬永剛的精心雕琢,一座理想中的藝術工作室躍然呈現在眼前。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一座囊括舒適的創作環境、靜謐的會客空間以及豐富的休閒娛樂功能的藝術工作室,則是孕育創作靈感的最佳溫床。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這是一個充滿流動陽光的藝術空間。通過水汀石階步入整座建築,分隔內外的不是厚重的牆壁而是橫貫書畫廳的玻璃幕,能夠將棕櫚樹的綠色和海口的日出日落映入廳內。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除了渾然一體的書畫長案和宛如雕塑般的木椅,沒有一分過度的佈置,配以簡約明快的空間線條和大理石材質的素雅本色,“天然去雕飾”的設計理念讓建築內外的界線變得模糊,但又為身處其中的藝術家提供了思考創作所必須的靜謐。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以方形採光井為中軸線,與書畫廳對望的是會客廳,兩者的對稱佈置蘊含著東方美學對空間的構建,功能的相互呼應也彰顯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高雅遺風。在這裡,古典與現代的美相互映照、相互融合。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外圍的玻璃幕以及內部的大量玻璃材質運用,在勾勒出各個區域結構和線條的同時,保留了空間的整體感,讓人目之所致盡是協調與統一之美。客廳牆壁用原始岩石肌理更突顯了藝術家對自然對原始的渴望。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原石材質特有的密實和質樸,天然給人以寧靜、平和的直觀感受,無論是與藝術同仁高談闊論亦或是知己好友小聚暢聊,在這樣的空間中總會讓時間走得很慢。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室內無處不在的自然光,讓這座建築同時具備了現代、極簡、舒適的特點。藝術生活也在其中找到了靈感與平衡點。樓梯的設計有透視效果及平衡作用,使用玻璃及石材的搭配既符合視野的需要,又滿足藝術家的預期。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茶室與書畫廳構成了相互貫通的空間格局,闡述了“茶通六藝”的中式哲學。通過石與木的相互銜接,彷彿將空間也進行了理性和感性的切割。室內的中式傢俱與窗外的草色春光阻隔了外界的塵囂,在此靜心品茗一盞,給心靈以慰藉。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二層工作區域則通過動線的簡單重構,分立出工作、展示和休憩三個獨立的功能空間。工作區沒有過多紛繁複雜的裝飾,卻通過採光井巧妙地鏡框式設計,將窗外的景色凝入“畫境”,畫面隨著四季輪迴、昏晝更替而變化,折射出的自然之美既是空間中的一抹點睛之筆,也是藝術家“師法自然”的靈感源泉。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三面環繞的採光庭院最大限度地將外界景緻引入室內,打破了原本室內空間的侷限感。身處其中,功能各異的休閒區域讓所有娛樂需求都得到滿足,同時從未阻隔你與美妙的自然風光親密接觸的機會。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展示與休憩區則更注重功能性的需要,私密和寧靜的空間佈局和裝飾風格,能夠讓藝術家在其中細細審視自己的每一件作品,同時也能在此舒展身心,讓勞與逸在這方寸之間隨意切換。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無論觀感還是觸感,房屋內外都同樣雅緻,這是一棟極彰顯情感的藝術工作室,溫暖的材質與冷色的傢俱形成鮮明的對比。休息區內,巨大的玻璃窗與細膩的黑木材形成強烈反差,大大提升的區域的亮度和空間感。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盥洗空間,圓形與依次排列的木條結合,也是設計師對不同幾何元素綜合運用的思索與考量。設計師馬永剛相信設計的熱情可以與簡約的美學相結合。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全心工作之餘更要縱情享受生活,負一層著力打造摩登現代的休閒娛樂區域,大量火山石、花崗岩和原木材質的運用,彰顯了建築本身的品位與格調,也為藝術家提供了享受生活,品位人生的絕佳場所。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地下一層陽光溫馨的庭院與冷峻的灰色牆面形成對撞的反差美,平行排列的木質飾面也講述了空間中的線條美,在空間中你會發現很多細節和驚喜。對於不走尋常路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來說,這是一次變革,對每一方都充滿了意義和價值。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酒架與吧檯的貫通式設計,黑色隔板與黑色牆壁搭配出吧檯的展架形體,一瓶瓶美酒依次放置,產生重複的序列美感,讓人產生想要享受美酒佳餚的衝動。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華,設計師馬永剛在藝術家工作室的空間中想要呈現的便是這份剋制之美,它與“南海明珠”的氣質如此相得益彰,遠離塵囂遺世獨立,在質樸的空間設計下蘊藏著不凡的品質。這便是藝術創作者心中的“烏托邦”,理想中的藝術工作室吧。


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 | 長影環球100寶龍城藝術家社區工作室

甲方機構 | 寶龍地產

項目地點 | 中國 海口

項目面積 | 312平方米

硬裝設計 | WAVE瀾舍設計

軟裝方案設計 | WAVE瀾舍設計

設計時間 | 2019年

設計總監 | 馬永剛

設計團隊 | 葛誠雲、藺傑如、張一彪、李冰瑩

甲方設計 | 吳亮

攝 影 | 陳彥銘

藝術家的烏托邦!312㎡工作室,用原石+原木打造自然肌理

馬永剛 / WAVE瀾舍創始人兼設計總監

WAVE瀾舍設計是一家中國前沿設計機構,瀾舍致力於自然與藝術結合的方式解決空間佈局,專注於地產、酒店及商業辦公等空間設計的創新型團隊,憑藉獨特的美學理念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為眾多知名企業及政府機構提供了設計及諮詢服務。除此之外,瀾舍始終關注城市更新下的建造、舊城區更新、城市公共空間激活等,運用現代技術幫助城市拓展更多的可能性。瀾舍以優秀的設計及高品質的客戶服務而聞名,曾為萬科、華潤、寶龍、遠洋、協信等知名房產企業提供專業空間設計服務,深受客戶信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