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孝莊和慈禧的位置對調,會怎樣?

___Mary


首先,簡介一下孝莊和慈禧,這兩位主兒都是在自己老公駕崩了之後,才嶄露頭角的,所以咱們不論他們夫君輩的,那咱們就把他們對後世的影響對調來討論下。

孝莊:被譽為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輔佐了順治與康熙兩位皇帝。人物特色:大愛,無私

慈禧:咸豐帝駕崩後,聯合慈安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格局,慈安太后去世後,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獨掌大權。後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再度訓政。歷經同治,光緒,溥儀三代帝王。人物特色:自私,權利心。

重點來了,孝莊與慈禧的位置交換,那麼就意味著,慈禧要輔佐順治與康熙兩代帝王,咱們就與攘外與安內兩部分來說說這兩位帝王的貢獻。

順治期間,攘外主要還是對付明朝剩餘勢力,整個天下都是大清的了,還在乎這小打小鬧嗎?安內主要就是多爾袞,當時他勢力太大,也沒幹啥,只有死了之後才被順治褫奪封號,相當於秋後算賬吧!總結一下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

康熙期間,攘外是,親征準爾丹,驅逐沙俄,收復臺灣,領土問題自來便是第一大問題,功不可沒。安內是平三番,除鰲拜。鰲拜和多爾袞一樣,都算權臣了,康熙做了他爹沒做成的事。平三番那對付的是漢臣,分別是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不要小看他們三個,他們可是掌握了藩地的軍隊和賦稅,那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你說好不好打?康熙都做成了,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後稱“千年一帝”。

慈禧的權利之路,前文已經介紹,全是發動政變奪來的,“甲午戰爭”期間,挪用軍費給自己過生日,導致戰敗,簽訂《馬關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危機,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化程度。這樣一個人,能支持康熙那麼龐大的攘外安內?

再來說說孝莊皇后換到慈禧皇后的位置,會發生什麼,大清都亡了,史書上可能就沒有孝莊皇后這個人了......


歷史摸黑看


把孝莊和慈禧對換,慈禧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多爾袞。

睿親王多爾袞和恭親王奕昕不一樣,兩個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人有兵權,一個人沒有兵權。多爾袞能調動正藍旗和鑲藍旗,恭親王沒有可調動私人兵力。



慈禧收拾奕昕輕而易舉,他要想收拾多爾袞那不可能。慈禧要是收拾多爾袞,以多爾袞的能力,再加上他的實力,他能把慈禧剁了吃肉。所以多爾袞在,慈禧掌握權利沒有機會。

多爾袞死後,以慈禧的自私她一定想掌權,垂簾聽政。



順治性格懦弱,遇到強勢的慈禧一定會被控制,不過畢竟順治是皇帝,慈禧的權利慾無法盡情發揮。

順治死後,慈禧機會來了,找一個未成年的小皇帝接班,她可以幕後控制,康熙有才能,想展示,慈禧會不斷打擊他,最後把信心都打沒了,康熙也就泯然眾人矣!

慈禧生活奢靡,為了弄錢,搜刮民脂民膏,賣官鬻爵,必然導致官場腐敗成風。



由於慈禧的出現,本來都康乾盛世不會出現,大清直接就衰落了,享國時間縮短,提前亡國成為必然。

孝莊接手晚清,雖然她很有能力,但大清積弊太深,大清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她改變不了。也許孝莊的存在,大清會多活幾年,但大的變化不會有。


有得觀史


歷史和影視劇是不同的,電視劇裡拍孝莊文皇后不支持清聖祖撤藩,其實不然,其實孝莊文皇后是支持撤藩的。實際上關於“三藩”問題,史界尚有爭論,但我傾向於“逼反”,至少在吳三桂還活著的時候,就冒然撤藩,是不明智的且具有極大危險性的。

可見孝莊文皇后在安撫手握重兵的漢族大員時,其表現並不出色。

但孝欽顯皇后在任用曾國藩、李鴻章時,手段極為高明。

就治國能力而言,孝莊文皇后遠不如孝欽顯皇后,倘若晚清是這位漢化不高的蒙古族太后當朝,滿漢關係或許遠不會如孝欽顯皇后處理得這麼好,國勢或會更糟。


英雄無悔32600128


清朝早亡


用戶肖鋒


如果對調,慈禧在孝莊的時候出現,大清可能在道光的時候可能就沒了。

如果慈禧有孝莊的魄力,像孝莊那麼有正事,清朝就不會被八國聯軍入侵,來那五萬多人都得有來無回。


水瓶座58139384382


兩位都是了不起的女性,一個奠定康 乾盛世基礎,一個面對內憂外患情況下,苦苦支撐幾十年,兩位都作出了突出貢獻,區別在於孝莊精心撫養明君,讓皇帝親政,自己安享晚年,不干涉朝政,慈禧貪權,無心還政於皇帝,自己當家作主,皇帝是傀儡擺設。政治格局和境界,慈禧太后差的太遠了,兩位假設對調,清朝不復存在,孝莊如果在晚清,高超政治手腕,想必清朝不會滅亡。


用戶1599041417269ww



孝莊是輔佐,而且正好輔佐到開國明君;而慈禧是主政,帶的還是不中用的末代之君,工作難易程度和業務水平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

如果真要從歷史大背景來說,其實一切都太明白了。
孝莊所處的年代,正是滿清開國的時候。就像春天時節,生機勃勃萬物生長,整個國家都充滿著旺盛的新生戰鬥力。那時候的八旗軍隊,軍紀嚴明驍勇善戰,身強力壯的巴圖魯們都是對開疆擴土躍躍欲試的虎狼之師。
當時滿清最大的矛盾是內部貴族之間的鬥爭,外部的是南明小朝廷和滿漢民族矛盾。不過南明小朝廷本就腐敗墮落,不用滿清出手,他們內部山頭林立的派系鬥爭和內戰都會把自己玩死;一般平頭百姓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反抗精神。所以孝莊面對的局面雖然問題棘手,但並沒有到強敵環伺幾近崩潰的窮途末路。

再看看慈禧的年代,說是大雪封山的寒冬也不為過吧。要吃沒吃要喝沒喝,大清閉關鎖國積貧積弱多年,整個國家江河日下風雨飄搖。這時的八旗子弟只會抽大煙逛窯子,被菸酒女人敗壞了身體和心志,除了沉湎在溫柔鄉里的精緻玩樂以外什麼都不會。


此時慈禧的對手除了滿清內部以外,還有被壓榨的活不下去想要站起來的人民和力圖改革的精英們。更可怕的是,中國幾千年來都沒遇到的情況,科技生產力超過滿清不知道多少的列強們拿著火槍大炮,堵在紫禁城門口,等著瓜分大清。
一個落後的生產製度走到了山窮水盡,被外部強敵強行打破掠奪,那種情況下,落後腐朽的滿清只能被先進生產力和新時代力量給推翻。時代歷史潮流的力量之強大,非人力可轉變。晚清那種情況不全賴慈禧,不管換上誰都不頂用。就算努爾哈赤再世,都無法力挽狂瀾拯救大清。

孝莊有點比慈禧好的多,就是她生的兒子孫子夠優秀而且她本人比慈禧慈愛和藹。順治康熙都是雄才大略目光長遠鞏固金甌的明君聖主,身體不錯沒不良嗜好孩子生的也多。
她本人能力並非傑出,對順治康熙的政治影響都不大,但可喜的是兒子孫子都非常有政治頭腦有手段,能坐穩江山。除了扶持康熙上位和對康熙成長有正面影響,其是她在政治方面並沒有幫助兒子孫子太多,反而是因為兒子孫子爭氣,世人才把她給推上了功臣的位置。
我一直覺得是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將孝莊的政治能力誇大了,歷經三朝撫育兩代幼主且她處在的年代正好是清朝是走向頂峰的時候,這樣的歷史條件讓孝莊太適合被塑造成神。



而慈禧的丈夫兒子繼子統統都不中用,咸豐平庸好色,同治以逛窯子為己任,光緒懦弱且書生意氣,宣統直接就無能了。別說統治江山,就看生育能力,加上宣統四代皇帝,就咸豐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她參政主政三朝,鬥得過八大臣太平天國,把大權緊緊抓在手裡幾十年,還是挺厲害的。
此時彼時的身體素質和氣數天命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人抗得過鬥爭,但有時候真抗不過命。我一直很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當一個皇朝連嫡系皇嗣都生不出來的時候,不僅身體不能夠符合皇帝這項工作,也許這也是老天給的完結信號之一吧。


內憂外患且皇嗣斷絕的情況下,慈禧一個人就挑起了這副破爛擔子,還能鬥得過八大顧命大臣,手段不可謂不厲害。雖慈禧然過錯也不少,但是她好歹支撐了滿清幾十年,這難道不算厲害?君不見她一死,清朝也就沒了。慈禧對不起的是天下家國和民族大義,但她對滿清皇室的延續絕對有莫大功勞。

再說一點,孝莊若是有點干政的手段和政治謀略,怎麼會連侄女兒的皇后位置都保不住,怎麼會讓順治踩著侄孫女的面子弄出一個什麼孝獻皇后。

轉頭看看人家慈禧,要光緒選誰就選誰,誰動了她侄女兒的皇后位置。阿魯特氏身份高貴又如何,珍妃再橫又怎麼樣,不聽話就是一頓打。清朝後宮,宮女都輕易不捱打的。慈禧可是赤裸裸打同治和光緒的臉,他們敢說一個不字嗎?


父母年代記憶


清王朝不會這麼快滅亡


weiliter


清朝會土崩瓦解


WANGXIANSUO


大清不會滅亡,歷史會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