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与“反欺凌”的较量谁将胜出

由于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集邮者和投资者的收益早就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负值,并且这个负值仍在不断地下沉,这种情况在次新邮和新邮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涉及的品种最为宽泛,持续的时间最为长久,这一切对于市场的冲击那是最为直接的,产生的效能又是最大的。

由此想到了一个经常在媒体中被提到的“欺凌”问题。“欺凌”的问题体现在社会各个层面,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可长可短,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又被淡化的严重问题。有些问题看似简单,看似一般,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即便是到了法律的层级,也未必能得到顺利的解决。

邮票的打折问题可谓有着悠久的历史,就是来了非常之大的遍地开花的盈利行情,也不一定就能铲除邮票打折的问题,即便是在表面上看不到了,可真实的情况谁都心知肚明,邮票打折的问题会随时卷土重来,甚至比以前更为严重,所持续的时间更长,解决起来的难度更大。

从纯粹投资的角度来讲,编年邮票几乎找不到几套可以放心大胆买进的品种,编年邮票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纯粹的投机层面,它在投机层面的价值可以让许多老纪特、“文”字、编号、JT邮票汗颜,因为编年邮票有着量大价低集中起来办大事的天然优势,而这一点又特别适合资金的集中博弈,价格的强力拉升也就成为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顺势之时的效果更佳,这种情况在历次大大小小的盈利行情中都得到了最为充分地体现。

但是,资金对于编年邮票的博弈也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所停留的时间非常都比较短,而这对于那些盲目跟风的大众投资者又最具杀伤力,这种杀伤力一旦被完全锁定并被锁死的话,市场就会哀鸿遍野,而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新邮和次新邮的持续不断地缩水,这种缩水几乎没有任何底线可言,这也正是新邮和次新邮打折品种越来越多,并且幅度越来越大的一个非常之重要的原因。

新邮和次新邮的大面积大幅度打折,就是对集邮者和投资者不折不扣的“欺凌”,对于集邮者更是如此,因为纯粹的集邮者更善良更单纯更执着,拿他们开刀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但是,投资者或者说投机者就有所不同了,因为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只能由投资者自担,没有人会对你的行为负责,投机就更不用说了,它的风险大无边。

面对越来越高的风险怎么办呢,也就只能尽可能地躲避了,比如说集邮者可以少预订新邮或者根本就不预订新邮了,到市场中去采购,降低自己的集邮成本,这或许就是一种“反欺凌”的措施吧;那些手中握有大量货源的新邮预订投资者或投机者,以最快地速度到市场中集中抛货,尽可能地锁定受益或者说尽可能减少损失,止盈止损缺一不可,这也是一种“反欺凌”。

这种动作的“反欺凌”,远比纯粹的新邮预订者的“反欺凌”更具意义和更具作用,新邮和次新邮成交量的极具萎缩,就是“反欺凌”的一种延伸,这种延伸越充分,才能越发显现出“反欺凌”的价值,才能不断地探出新邮和次新邮的底部价值究竟在哪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邮和次新邮的底部价值尚未真正地探明,也就是说,“反欺凌”的工作还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因为有关部门对于新邮和次新邮的大面积大幅度打折似乎并不十分着急,继续向市场输送着大量的新邮。

打不打折与我何干,完全还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根本就没有拿集邮者投资者投机者被新邮和次新邮的肆无忌惮地“欺凌”当一回事,而集邮者投资者投机者对于新邮和次新邮所进行的“反欺凌”仍旧是不紧不慢,仍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还没有突破他们的最后极限。(周凤迟)


“欺凌”与“反欺凌”的较量谁将胜出

“丙申猴”小版张



“欺凌”与“反欺凌”的较量谁将胜出

“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整版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