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請君入甕”原意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放到古代戰爭中,我們可理解為:假裝戰敗撤退,誘使敵人深入到己方的包圍圈中,然後聚而殲之。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結合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一、拋磚引玉。拋棄旌旗金鼓或以老弱糧草引誘敵人上當,“類以誘之,擊蒙也”;二、上屋抽梯。故意露出破綻,誘導敵人深入,切斷後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三、關門捉賊。憑藉有利地形,圍困敵人,進行殲滅,“小敵困之”。

那麼問題來了,兩軍交戰後,一方軍隊撤退而走,是真撤退呢還是假潰敗?是該乘勝追擊呢還是見好就收以免掉入敵人的包圍圈中?

下面我們列舉歷史上的幾個戰例來綜合參考一下: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戰例一:戰國時期齊、魏之間的“馬陵之戰”

公元前341年,魏國出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和孫臏領兵去救。孫臏再次運用“圍魏救趙”的戰法進軍魏國國度大梁,迫使魏軍主帥龐涓回援,孫臏以“減灶示弱”的方法撤軍,誘使龐涓上當,龐涓率輕騎部隊追擊齊軍至馬陵一帶,中得埋伏,龐涓身中數箭,自刎而死。

戰例二:楚漢相爭時期的“垓下之戰”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公元前203年,項羽、劉邦“鴻溝和議”後,項羽領兵東撤,劉邦背信棄約,率領五路大軍(劉邦、韓信、彭越、劉賈、英布),以韓信為大將軍圍攻項羽,韓信首戰故意敗退,將項羽軍引入垓下包圍圈中,在“四面楚歌”之下,項羽僅帶八百騎兵突圍,突圍後迷失方向,漢軍追至烏江,項羽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肯過江,戰至最後,自刎而死。

戰例三:三國時期諸葛亮上方谷火燒司馬懿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時,司馬懿知道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堅守不出,以此來消耗蜀軍。諸葛亮以糧草不足故意撤退,將司馬懿引入葫蘆形狀的上方谷中,以火攻之,眼看司馬懿要被燒死時,突然天降大雨,司馬懿得以逃脫。

以上這幾個例子都是伏擊成功的戰例,即故意先行戰敗,引誘敵人進入包圍圈,然後實施伏擊,取得成功。通俗的來講,就是“請君入甕”,然後甕中捉鱉。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當然,也有真正戰敗的一方,另一方進行成功大追擊的戰例。如《曹劌論戰》中就記述了魯莊公十年齊國和魯國發生在長勺的一次戰爭,魯國在齊國擊完三次鼓後,開始進攻齊國,齊國大敗。魯莊公要追擊齊軍,曹劌先說:“不可”,在察看了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在戰車上遠望齊軍敗退時的隊形後,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軍追擊齊軍,取得勝利。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由此看來,在一方戰敗逃潰時,領軍之將就要快速的分析敵方是否真的敗退,己方是否實施追擊,那麼,如何來判斷呢?

第一、從參戰雙方的兵力上來分析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孫子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意思就是說,有十倍於敵方的兵力,就要圍起來打;有五倍於敵方的兵力,就直接發動攻擊;有一倍以上敵方的兵力,要想辦法把敵人分開來打。

正如前所述,首先要考慮對方國家的實力,共有多少兵力,本次參戰投入多少兵力,假如被圍困,己方在兵力上是否處於劣勢地位,有無後援部隊,以及撤軍對策等等。

當然,這也不排除等量兵力進行圍困的例子。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白起用五十萬秦兵圍困了趙括同樣兵力的趙軍,白起利用山川形石作掩護,截斷趙軍後路,趙軍數次突圍,不能成功,最後趙軍在斷糧四十六天後,被迫投降秦軍。

第二、從追擊路線的周圍環境上來分析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作為領軍將領,還要對周圍的山川地形、河流湖泊等了如指掌、熟記於心,不使自身陷入對方的包圍中。

山勢險要之中善於藏兵,故要提防敵軍埋伏;森林草木乾枯易燃,故要注意風向,防止敵方火攻;河流湖泊的中下游還要防止水攻等等,總之,地勢的高低、險要、平坦與否,路線的遠近、寬闊、狹窄,戰場周圍的環境等因素要統統考慮進內。兵法雲:“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即是這個道理。

馬陵、垓下、上方谷以及長平等地,皆為歷史上的山川險要之地,發生在這些地方的圍困埋伏戰正是利用了山勢的優勢,取得了勝利;三國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孫劉聯軍火燒赤壁、陸遜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等等正是利用了適合適宜的火攻;春秋時智氏水灌晉陽、戰國時王賁水淹魏國國都大梁、三國關羽水淹于禁七軍等等正是利用了水戰。

第三、從敵方撤退的痕跡和隊形上來分析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從《曹劌論戰》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分析:一方軍隊在真正潰敗時表現為兵士四處逃散、不成隊形,戰車車輪碾過的痕跡混亂,旗幟散亂不堪等等。

反之,若是假意撤退的話,則會軍隊有序地朝一個方向逃跑,車輪的痕跡不會散亂、隊形大體不亂、丟棄的錢財物品不多等等。當然,這樣的“假撤退”也太明顯作假了,有時候,為達到引誘敵方的目的,不得不故意製造一些假象來迷惑對方,如以糧草、士兵引誘或丟棄錢財物品等。

比如孫臏正是利用撤退中的“減灶”方法,即減少壘灶的數量來迷惑龐涓,使龐涓誤以為孫臏是真正的撤退而導致兵力減員,龐涓僅憑此項就妄下判論,率領騎兵冒險急進,最終在馬陵陷入了孫臏的包圍中,身死名裂。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此外,在戰爭中還包括了天氣狀況、軍心士氣、軍隊紀律、後勤保障等等諸多因素,領軍將領只有結合以上種種情況,綜合考慮分析,才能準確的作出判斷,而不致於最後落個“請君入甕”的後果。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總之,要分清古代戰爭中的“真撤退”與“假潰敗”,就要同時具備知天時、曉地利、明人和的綜合分析能力,要充分的瞭解自身所處的優勢和缺點,還要分析敵軍的長處和短項,才能做到在戰爭中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百戰不殆。

真撤退與假潰敗,如何看待古代戰爭中的“請君入甕”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不是千篇一律的,正如流水沒有固定的形態一樣。古代戰法形式多樣,古代兵法浩瀚如煙,以上所述不過冰山一角,也可能以偏概全,只望窺其一二,拋磚引玉,引發大家些許靈感,不要被事情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是從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去分析、去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