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價崩盤記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日本在1983 - 1990年間發生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歸根到底其實是一個信用現象。長期的信用增長催生了房地產泡沫,當信用擴張再也無法跟上指數增長的速度後,缺口越來越大,房地產就崩盤了。以東京為例,一個地標--東京帝國廣場,廣場下面一平方英里土地的價格,兩塊相加的價格竟然比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土地價值還高,而一個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

房地產開發商也依靠大量利率低廉的融資,大量拿地,過度開發,新區不斷擴張,以滿足市場需求。人們買入房產之後,並不居住,這導致大量房子被空置。當年的情形,隨處可見的排隊搶房,房子不夠賣,也開始搖號買房,一套房子幾千人搶購,開盤房子就被一掃而空。房地產泡沫破裂,一夜之間,有價無市出現了,房價下跌,開發商率先打折促銷清庫存,炒房者隨即拋售房產,後知後覺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了賣房還貸款的行列。

日本房價崩盤記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房價從高位便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房價暴跌了65%,很多銀行和企業家都背上了不良債務,這一場“鬧劇”,足足給日本留下了將近6000億美元的壞賬。上萬企業家和個人因為還不起債務又或者是巨大的經濟壓力之下選擇了自殺。沒有失業的家庭也遭遇普遍降薪,然而無力償還房貸,只好變賣家產,汽車,以及所有值錢的物件。一部分房子被銀行收回的人,只能露宿街頭,蓬頭垢面,成為流浪漢,撿垃圾為生。不少女性走上深夜街頭,從事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來換錢。一個日本官員曾說到,如果再熬一個冬天的話,日本將只剩下兩種人,一種是死人,另外一種就是瀕臨死亡的人。當時不少中產家庭''一夜返貧'',直到十幾年後,仍然沒有緩過來。

日本房價崩盤記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房價崩盤前沒有買房的人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因為當時的日本房價確實大幅下跌,例如,崩盤前的房價是15億日元,崩盤後直接跌至700萬日元。如果折算成人民幣,就等於幾千萬的房屋直接變成了幾十萬的。真是太糟糕了。崩盤之後,那些原來沒有買房的人買了房子嗎?實際上,那時即使他們有能力購買房屋,也很少有人購買了。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擔心房價會繼續下跌,所以沒人買。

日本房價崩盤記憶:當年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今天日本的租賃系統是導致日本人普遍不買房的一個因素,日本的租賃系統非常完善,而且日本人租房的成本不會超過工資的20%,在日本租房比購房更具成本效益。現在日本的房價仍處於最近10年的新谷底。以''租購併舉、共有產權房以及房產稅''等政策措施為主的一套組合拳,通過發展租購併舉,讓大量公租房、廉租房、人才公寓,以及推出租賃用地,試點集體用地租賃房等進入市場,國家想通過大量供應租賃房把租金降下來。日本房價的一個算法是,一個工作10-15年的普通職員,可以用他的積蓄購房。如果把這個標準放到北京,假定人均年薪8萬元人民幣,每年能攢5.5萬元,那麼北京房價就應在55萬-82.5萬元人民幣之間。這樣說來,日本房價算是比較便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