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坐落在韩城古城东南端的文庙碧瓦红墙、翠柏苍苍,以其深厚的人文意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文庙里的一棵千年古柏,树龄已达1500年左右。这棵柏树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它的树枝自然长成了孔雀、仙鹤、鹿等动物造型,自然天成,形象逼真,妙趣横生。它的树干自然均匀地分成了五枝,俗称“五指柏”,也有人称之为“五子登科柏”。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这样一种吉祥祝福的寓意使得这棵千年古柏有了一种特殊的“功能”,据说,古人在赶考以前都要来到文庙膜拜孔子,并且要抚摸一下它的树干,以求科场高中,心想事成,给自己带来好运。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在韩城,“五子登科”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明代嘉靖年间解家五兄弟,三个中进士,一个中举人,一个中贡生,谓之“五子登科”。相传,他们的母亲出生于渔村(苏东乡)一个小户人家,25岁那年,嫁给解家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小两口勤勤恳恳,丈夫每天辛苦种田,兼做小生意,妻子则每天步行十多里,到县城东关粮食市场,靠捡拾交易中遗留在土中的废弃粮食度日。十年里,他们连生五子。为了能改换门庭,培养儿子成才,他们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坚持供五个儿子读书。明万历年间,这座穷窝里飞出了5个金凤凰,他们的三儿子解经邦,明万历廿三年中了进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儿子解经雅、二儿子解经傅于万历二十九年同登进士,可谓凤毛麟角。其后四儿子经达、五儿子经铉先后中举人、贡生。老太太的五个儿子皆登科第,人称“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名副其实的“五子登科”。韩城人以此为荣,常常以解家五子作为“五子登科”的典范广为弘扬,所以每当游人来到文庙,讲解员总会不失时机地提到这棵千年古柏,并偏爱地认为文庙内这棵闻名遐迩的“五子登科”古柏名字的来历就源于此。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韩城作为文史之乡,这样一个崇文尚教之地,历来出现过不少精英人才,且不说古代的一代史圣、两朝状元、祖孙巡抚、父子御史……古有“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今有“一门四子三清华”等等众多的精英人才。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五子登科”作为一种吉祥祝福语,寄托了人们内心美好的祝福和祈求,寄托了人们期望子女都能获取功名、心想事成,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这种美好的期望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五子登科”在弘扬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五子登科”作为一种引导,引导莘莘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有远大的抱负、宏大的志向,奋发图强,终会靠近理想,梦想成真。

陕西韩城古城文庙里的千年古柏“五子登科”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